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青姑

鎖定
青姑,讀音qīng gū,漢語詞語,意思是道家認為在人身中作祟的三尸神之一。
中文名
青姑
拼    音
qīng gū
注    音
ㄑㄧㄥ ㄍㄨ
出    自
《酉陽雜俎·玉格》

目錄

青姑解釋

1.亦稱"青古"。
2.道家認為在人身中作祟的三尸神之一 [1] 

青姑出處

唐·段成式 《酉陽雜俎·玉格》:“三尸一日三朝,上屍青姑伐人眼,中屍白姑伐人五藏,下屍血姑伐人胃命”。
《雲笈七籤》卷一零四:“三尸者一名青古 ,伐人眼,是故目暗、面皺、口臭、齒落,由是青古之氣穿鑿泥丸也。”三尸亦有其他説法。
《雲笈七羲》卷八一引《三尸經》曰:“上屍名彭倨,在人頭中,伐人上分,令人眼暗、發落口臭、面皺、齒落;中屍名彭質,在人腹中,伐人五臟,少志多氣,令人好作惡事,食物命,或作夢寐倒亂;下屍名彭僑,在人足中,令下關搔撓,五清勇動,淫邪不能自禁。此屍形狀似小兒,或似馬形,皆有長毛二寸,在人身中。”並稱“三尸神”常以庚申日上告天帝,以記人之造罪,分毫錄奏,欲絕人生籍,減人祿命,令人速死。
《酉陽雜俎》前集還説,三尸神"一居人頭中,令人多思欲,好車馬";"一居人腹,令人好飲食,恚怒";"一居人足令人好色,喜殺"。按照此説,它又是人們做壞事的教唆者。
《宣室志》卷一亦稱三尸姓彭,“常居人身中,伺察其罪,每至庚申日,籍於上帝”。道教因此有守庚申的禮儀,就是每至庚申日,修道者晝夜不眠,持經誦咒,防止三尸神待人睡着後,離開身體上天告狀。若持之以恆則三尸滅。故道教雲:七守庚申三尸滅,三守庚申三尸伏。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