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靈渡寺

鎖定
靈渡寺為中國香港最早的寺廟,港地佛教的發源地。位於香港元朗廈村西側。創建於東晉末年,相傳梁代禪師懷渡留居此地而得名。
中文名
靈渡寺
釋    義
香港最早的寺廟
地    位
港地佛教的發源地
位    置
香港元朗廈村西側

靈渡寺基本介紹

靈渡寺 靈渡寺
靈渡寺為香港最早的寺廟,港地佛教的發源地。位於香港元朗廈村 西側。創建於東晉末年,相傳梁代禪師懷渡留居此地而得名。唐朝時曾改名大雲寺;宋朝時改名碧霞宮;元朝時改作白雲觀;後才改為靈渡寺。

靈渡寺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地理位置
位於新界元朗廈村鄉的古剎--靈渡寺近已重修竣工,日昨舉行剪綵開光禮,地方官紳鄉民 善信三千多人,絡繹入寺晉香求神賜福,香火鼎盛,非常熱鬧。廈村鄉鄉事委員會、靈渡寺重修委員會主席鄧致祥致詞時説,靈渡寺相傳已有一千五百年歷史,根據寶安縣志記載,南北朝時,高僧杯渡禪師曾在此弘揚佛法,前賢認為此地風水奧妙,龍脈奇偉,層巒聳翠,山花奇石,礦泉溪水,深具大自然景色,堪可作為佛門淨土,同時又可成為旅遊勝地。

靈渡寺修復工程

該寺重修過多次,今次亦因年湮代遠,風雨侵蝕,日久失修,經該寺司理鄧英來授權廈村鄉事會發起組成重修委員會招商動工重修,如今全寺內外,畫棟雕樑,金彩繽紛之佛像神像,金堆玉砌,煥然一新。位於香港新界元朗廈村西側之靈渡山大頭山上,與杯渡山相對。創建年代不詳,僅知宋、明兩代嘗加修建,清道光二十年1840遷至現址重建,咸豐十一年1861改建,民國十一年1922重修。

靈渡寺考古記載

靈渡寺南北朝

靈渡寺 靈渡寺
廣東考古輯要釋老篇及寶安縣誌人物略載,於南北朝宋文帝元嘉初年,杯渡禪師以杯渡海,駐錫屯門山即杯渡山,後遷駐屯門山數里外之小山,稱為靈渡山,山中有寺,即靈渡寺。靈渡山之地形頗似猛虎踞地,本寺即位居虎頭處。寺旁之林壑,地湧清泉,稱為杯渡井,甘冽醇郁, 千年未枯竭。寺境有古鐘一口,造於道光年間。五台現存建築建於1840年,是目前香港僅存的清代形式的古寺。寺門外有1000斤銅鑄爐鼎,香炎甚旺。寺內有口“懷渡井”。

靈渡寺懷渡禪師

相傳懷渡禪師住寺時曾親自開井,用這口泉井的水泡茶,甘冽清涼,令人回味不止。靈渡山之地形頗似猛虎踞地,本寺即位居虎頭處。寺旁之林壑,地湧清泉,稱為杯渡井,甘冽醇郁,千年未枯竭。寺境有古鐘一口,造於道光年間。

靈渡寺歷史故事

靈渡寺 靈渡寺
相傳靈渡寺建於唐代,但亦有説是建於南北朝期間。據《廣東考古輯要--釋老篇》及《寶安縣誌--人物略》所載,南北朝元嘉初年公元424至430年,杯渡禪師以杯渡海,駐錫屯門之杯渡山即今日的青山,後又到數里以外的靈渡山開創靈渡寺。原址比現今寺院的位置稍高,宋明 兩代均多次修葺及重建。據資料所載,清代道光二十年1840年重修時,將寺院稍向下遷移至現今位置。現時所見的寺貌是1970年由廈村鄉的鄉民,集資大修建後的形狀。當時恭請聖一法師上香,新界民政署署長陸鼎堂先生剪綵,盛極一時。寺內古物有清代才子宋湘題的小篷瀛匾額,梁耀樞題的道從此入橫匾及陳澧寫的對聯。此外還有一塊先父寵榮公軼事碑記,系廈村鄧惠麟於光緒三十年(1904年)所立,記載其父鄧寵榮在33歲那年重病,鄧惠麟的祖母叔叔每日徒步去靈渡寺虔誠祈禱,後來鄧寵榮之病痊癒。他們認為這是菩薩顯靈,於是立碑記載其事。該寺是目前香港、九龍佛教朝拜的聖地和遊覽佳境。 [1]  位於屯門及元朗的杯度寺、靈渡寺及凌雲寺合稱香港三大古剎1,是香港佛教發展的根源標誌。杯度寺和靈渡寺的由來可追溯到南北朝劉宋年間的杯度禪師。根據《高僧傳》的記載,杯度禪師有神異奇力,當時的人不知其姓名,但因常乘大木杯渡河,無假風桌,輕疾如飛,俄而度岸,故稱杯度禪師。據稱杯度禪師 曾來香港,後人為了紀念,就有杯度寺的出現,亦成為香港第一間佛寺3即現在的青山禪院。此外,靈渡寺相傳原是一間小茅篷,其創建亦與杯度禪師有關。
靈渡寺 靈渡寺
靈渡寺 靈渡寺
二次大戰後,宗教活動慢慢復興,香港佛教界亦開始涉足社會的慈善事業,如大光義學就是在戰後創辦的,香港佛教聯合會亦於1945年成立。隨着國內政治動盪,金融幣制出現危機,大量難民再次湧入香港,其中包括來自五湖四、大江南北的出家人。那個時候,全港大小寺院都有僧多粥少的現象,有些僧人更流浪街頭乞食。後來由於東普陀寺的茂峯法師海單接眾,眾多僧人才得到安頓。到了八、九十年代,香港佛教呈現柳暗花明的局面。由於西方文化和價值觀在本港普遍受到追捧,東方文化宗教便相對地被視為落後和迷信。至於從香 港佛教內部來分析,當時弘法的僧人不足,有青黃不接的現象。此外,在山上修行,過着簡樸農禪生活的出家人,被社會人士視為消極避世,而僧人佛事超度亡者,又被視為不祥。於是,佛教便出現了形象的問題。再加上經書流通不廣,以致當時佛教在香港發展受到很大限制。但是在這個年代,二次大戰後出生的嬰孩已長大成人,由於他們所受的教育程度普遍提高,視野廣闊,一神教已不能滿足部分人的需要,繼而在大專院校興起一股知識分子研究佛法的風氣。其時,能仁書院新亞書院的佛學課程都有相當的發展,而羅時憲、唐君毅、牟宗三諸位教授的佛學著作亦相繼出版

靈渡寺內部介紹

靈渡寺黃大仙

靈渡寺是香港香火 [2]  旺的地方,創立於公元1921年,經過數十年的悉心經營,現金碧輝煌,建築雄偉,是一座中國式道教寺。它坐落在高聳的市民住宅和華廈之間,裏面所供奉的黃大仙,以前原是個牧羊人,後來經路過神明的指點,因而學會如何治療各種疾病。在現代香港的社會裏,身為掌管賭徒財運的黃大仙非常受歡迎,同時也庇佑那些擔心生病或已經生病的人,和那些在生意上需要協助的人。是香港的精神寄託,無論保平安,求事業,問姻緣或者任何疑難雜症,可以來這裏求解迷津。在農曆過年前後,是黃大仙廟香火最鼎盛的時候,善男信女紛紛前來求問一整年的運勢。靈渡寺是香港有史據可查的三大古剎之一,位於新界元朗廈村之靈渡山山谷。此山又名大頭山,狀似老虎之頭,山勢奇雄,而靈渡寺所處的位置,流泉林木,山野花香,清幽雅緻,身在其中,自有人間淨土的感覺。到靈渡寺,最簡便的方法,是在輕鐵的洪水橋站旁乘657號循環線巴士,到田廈路的新生村村公所站下車,沿着單線車路,蜿蜒登山,步行約半小時即可抵達。也可開車至屯門的田廈路轉入新生村,有單線車路可直抵山門。由於靈渡寺歷史悠久,寺內懸掛不少極有歷史價值和資料價值的名聯。正門的對聯為雲石所刻,金字“靈氣所鐘山獨秀,杯渡而至石猶新”。顯見與杯渡寺今青山寺的淵源有關。

靈渡寺拱門

在二進的拱門上,有清朝狀元梁耀樞之題額道從此入,此外,各殿之門前均有不少名對。至於正殿右旁的壁間,有光緒三年鄉人鄧惠麟所立的《先父寵榮公軼事碎記》石刻,頌揚寺內所奉之佛,極為靈驗,普渡眾生,曾使其父寵榮公病癒並延壽。靈渡寺自五十年代起流水分兩旁繞着寺院而下,寺後與寺前的空地,尚可見種菜之田疇,據説寺旁的流溪,曾有一泉水湧出,舊稱為杯渡井,但因經年沙石所填塞,井已不復見,但仍有泉水輕滲。寺內均以泉水煮食烹荼,荼味清香甘洌,遊人至此,除上香禮佛,享用齋宴外,不忘品茗清溪香荼,當可頓滅塵俗之煩惱。靈渡寺相傳原是一間小茅篷,其創建亦與杯度禪師有關。

靈渡寺香港第一間佛寺

據《新安縣誌.山水略》所載:靈渡山在縣南三十里,與杯度山對峙,舊有杯度井,亦禪師卓錫處。靈渡寺至今仍然存在,位於元朗廈村,過去在唐、宋兩個朝代都曾重修,而最近一次的重建開光是在2003年。位於屯門及元朗的杯度寺、靈渡寺及凌雲寺合稱香港三大古剎。據稱杯度禪師曾來香港,後人為了紀念,就有杯度寺的出現,亦成為香港第一間佛寺即現在的青山禪院

靈渡寺歷史價值

靈渡寺 靈渡寺
香港最早的寺廟,靈渡寺港地佛教的發源地。位於風景秀麗的元朗廈村西側。相 傳梁代禪師懷渡留居此地而得名。寺內最早的建築始於唐代,後經陸續擴建。現有的主體建築建於1840年。1860年重新修建,至1927年完成。寺內保存有歷史價值的大鐘、懷渡井等文物古蹟

靈渡寺風水

清代粵中名儒陳澧題匾稱:雲動山移,泉飛石立,池平樹古,水曲花回。該寺是目前香港、九龍佛教徒朝拜的聖地和遊覽佳境由於此地山形肖虎,寺廟所處是虎頭所在,為風水關係,所以在1970年大修建後,已將寺門改移至寺內大雄寶殿的左側,原先正向大雄寶殿的門框,尚可在已封上的牆上隱約可見。現時大雄寶殿內有金身佛像,村民以香火及水果供奉。兩旁分別為禪房客房,中有露天的透光的花砌,前面是韋馱寶殿,左邊為關帝寶殿,供奉關帝,右邊為純陽寶殿,供奉呂祖,顯示了此寺院早期曾一度是道教的道場。整座寺院面積不大,但設施一應俱全,而且由大門進入,穿過一道道圓型拱門建築,清幽古樸,素淨出塵,寺貌莊嚴。

靈渡寺人文景觀

靈渡寺 靈渡寺
鍾靈古剎--元朗靈渡寺靈渡寺 [2]  是香港有史據可查的三大古剎之一,位於新界元朗廈村之靈渡山山谷。此山又名大頭別出,狀似老虎之頭,山勢奇雄。而靈渡地所處的位置,流泉林木,山野花香,清幽雅緻,身在其中,自有人間淨土的感覺。相傳靈渡寺建於唐代,但亦有説是建於南北朝期間。據《廣東考古輯要-釋老篇》及所載,南北朝元喜初年424-430年,杯渡禪師以杯渡海,駐錫屯門之杯渡山即今日的青山,後又到數里以外的婁渡山開創靈渡寺,原址比現今寺院的位置稍高,宋明兩代均多次修葺及重建。據資料所載,清代道光二十年1840年重修時,將寺院稍向下遷移至現今寺院位置,由 於此地山形肖虎,已將寺門改移至寺內大雄寶殿左側,原先正向大雄寶殿門框,尚右在已封上的牆上隱約可見。現時大雄寶殿內有金身佛像,村民以香火及水果供奉。兩旁分別為禪房和客房,中有露天的透光花砌,左邊為關帝寶殿,供奉關帝,右邊為純陽寶殿,供奉呂祖,顯示了此寺院早期曾一度是道貌岸然教的道場。
靈渡寺 靈渡寺
整座寺院面積不大,但設施一應俱全,而且由大門進入,穿過一道道圓型拱門建築,清幽古樸,素淨出麈,寺貌壯嚴。由於靈渡寺歷史悠久,地內懸掛不少極有歷史價值和資料價值的名聯。正門的對聯為雲石所刻,金字“靈氣所鐘山獨秀,渡杯而至石猶新”。在二進的拱門上,有清朝狀元梁耀樞之題額:道從此入,此外,各殿之門 前均有不少名對。至於正殿右旁的壁間,有光緒三年鄉人鄧惠麟所立的《先父寵榮公軼事碎記》石刻,頌揚地內所奉之佛,極為靈驗?斬芍諫蠱涓賦樅俟靈渡寺自50年代起,由果普法師任住持,歷四十多年。1994年果普法師圓寂。現由鄉民委派之管理員看守並供奉香火,假日至此旅遊者亦有不少人預定午膳的齋菜。寺外的後山斜坡,可見百年蒼松,千竹掩映,流水分兩旁紅着寺院而下,寺後與寺前的空地,尚可見種菜之田疇。據説寺旁的流溪,曾有一泉水湧出,舊稱為杯渡井,但沙石所填塞,井已不 [1]  見,但仍有泉水輕滲。寺內均以泉水煮食烹茶,茶味清香甘洌,遊人至此,除上香禮佛,享用齋宴外,不忘品茗清溪香茶。

靈渡寺佛教文化

靈渡寺傳統禮教

靈渡寺 靈渡寺
早期的香港人口稀少,一般居民以打魚耕種為生。在信仰上,大多供奉天神、地主灶君家神,拜祭天后娘 娘、洪聖爺,亦有把孩子契予觀音娘娘,以祈求保蔭家居人口平安、作務順利。村莊之中一般設有祠堂,以供奉祖先,保留着中國人慎終追遠的傳統禮教。但是,在當時的香港,正信 佛教基本上並不普遍流行。

靈渡寺南京條約

香港隨着1842年不平等的《南京條約》之簽訂,被割讓予英國成為殖民地。由於環境相對安定,受戰火牽連的中國難民開始流入,以致香港人口膨脹。這一股移民潮,為香港帶來了重要的人力資源,而佛法和僧人亦隨之南移,令當時香港佛教發展興旺,人才眾多。在南移來港的僧人中,包括有寶蓮禪寺的開山祖師紀修和尚和二祖筏可和尚,東普陀寺的茂峯法師,東蓮覺苑的靄亭法師和香海蓮社的寶靜法師等大德。當時皈依學佛的居士亦不乏官紳名流。現在很多的寺院,譬如寶蓮禪寺、東普陀寺、志蓮淨苑、東蓮覺苑,乃至大嶼山荃灣等大大小小的茅篷,都是在那時候興建的。可見當時香港的佛教是百花齊放,一片欣 欣向榮的景象。

靈渡寺國佛教開始復興

靈渡寺 靈渡寺
在文化大革命後,國內宗教政策得以落實執行,人民重獲信仰宗教的自由,中國佛教開始復興;而在台灣,佛教在印順法師、星雲法師等大德領導下,亦有非常蓬勃的發展。以上種種因素,令香港佛教進入了一個新的局面。因而隨着推廣在1983年佛教青年 團體聯合舉辦首屆的《此岸彼岸》弘法活動,佛教的真理和慈悲精神開始滲入民間,學佛門徑增多,佛學班更比比皆是。知識分子學佛、有錢人捐款和皈依、明星出家、歌星為佛教籌款、台灣法師來港舉辦大型弘法活動等,都改善了佛教在港人心目中的形象,令本港佛教更上一層。

靈渡寺平等宗教政策

1997年,香港迴歸祖國,特區政府實行了平等的宗教政策。由覺光法師帶領爭取了多年的佛誕公眾假期,在1998年正式得到落實,而香港佛教聯合會每年於佛誕舉行的大型慶祝活動,亦成為香港人生活的一部分。1999年志蓮淨苑的重建落成,其古雅的仿唐建築羣亦成為本港一個重要的標誌。於2001年,香港大學成立了佛學研究中心,並在2002年開辦佛學碩士博士課程。此後,佛教開始成為香港主流文化的一部分,而學佛的人,在社會各階層也逐漸增多。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