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靈泉池

鎖定
宜春作為一座擁有幾千年歷史、並且築城位置基本穩定的古城,在走過了漫長的歲月後,孕育了眾多頗有歷史文化積澱的街巷。隨着歷史的變遷和社會的發展變化,那些彌足珍貴,充滿濃郁傳統特色的街巷和建築也很多不復存在了。昔日活生生的實物如今大多隻是抽象為地名和故事裏的符號。過去在外相遇的宜春籍人,多以能説出“九街十八巷”名稱,才算真正的宜春人。九街十八巷之由來,始自何時,無從考證。同時街巷名稱,因時而變,故各個時期所指,也不盡相同。但不少街巷名都有着獨有的來歷和悠久的故事。記者採訪了市史志辦的袁贛湘副調研員,走訪了一些古街古巷,查詢了《袁州縣誌》等,在這裏找尋到了不少有趣的故事。
中文名
靈泉池
地理位置
宜春
南接中山中路,向北後轉向西至靈泉池,成曲尺形。此處原有一株大柳樹,歷稱柳樹下。1940年以巷的西面靈泉池為巷名。有建於三國時期宜春城現存最古老的塘井—————靈泉池等。後來有人考證認為,靈泉池即是宜春泉,而宜春則是以宜春泉而命名的。古書記載:因城側有泉,“瑩媚如春,飲之宜人”,故名宜春,也就是説宜春因泉而得名,因為先有“宜春泉”,後有宜春縣。在漢代的時候,用靈泉池裏的水釀的酒是當時的貢品,享譽全國。靈泉池現存於秀江賓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