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靈武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代管縣級市)

鎖定
靈武,寧夏回族自治區下轄縣級市,銀川市代管。 [1]  介於東經106°11'~106°52’,北緯37°35’~38°21’之間,位於寧夏平原中部、黃河東岸。東與鹽池縣相連,南與吳忠市利通區紅寺堡區接壤,西與永寧縣隔河相望,北以明長城為界與鄂托克前旗毗鄰,總面積4010平方千米。 [1]  2020年,靈武市常住總人口294156人。 [5]  截至2021年10月,靈武市下轄1個街道、6個鎮、2個鄉。 [3] 
靈武,古稱靈州。西漢,置靈洲縣 [1]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將靈州之南金積堡析出改設寧靈廳,將同心堡、紅寺堡析出改設平遠縣,將花馬池分州(今鹽池縣)改為鹽捕廳。1950年,吳忠市析出。 [4]  2002年,靈武改由銀川市代管。 [1]  靈武市屬典型的中温帶大陸性氣候, [1]  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地形分為西部平原,東部台地。已形成由鐵路、公路、航空3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絡。 [29] 
2020年,靈武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33.2億元,增長4.8%。其中,第一產業13.56億元,第二產業441.4億元。第三產業78.3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2.5:82.8:14.7。 [5] 
中文名
靈武市
別    名
靈州
行政區劃代碼
640181
行政區類別
縣級市
所屬地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
地理位置
寧夏平原中部、黃河東岸
面    積
3846 km²
下轄地區
1個街道、6個鎮、2個鄉、1個農場
政府駐地
東塔鎮
電話區號
0951
郵政編碼
751400
氣候條件
中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人口數量
294156 人(2020年,靈武市常住總人口)
著名景點
水洞溝遺址、靈武明長城
機    場
銀川河東國際機場
火車站
靈武站靈武北站
車牌代碼
寧A
地區生產總值
533.2 億元(2020年)

靈武歷史沿革

靈武
靈武(1張)
靈武,古稱靈州
約1.6億年前的中生代侏羅紀,就有大型蜥腳類恐龍活躍於靈武地區。
3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晚期,古人類在水洞溝一帶繁衍生息。 [1] 
夏、商二代,靈武是土方羌方的居地。
西周時期,靈武境內的部族謂之戎狄。 [4] 
戰國秦惠文王更元五年(前320年),其勢力已達今靈武市。
靈武 靈武
秦統一六國後,屬秦北地郡轄地。
西漢初,屬北地郡富平縣;惠帝四年(前191年),置靈洲縣 [1] 
三國,靈洲縣屬雍州所轄。
東晉十六國,靈洲先為前趙後趙,繼為前秦後秦大夏之地。
北魏太延二年(436年),改置靈洲為薄骨律鎮。孝昌二年(526年),改薄骨律鎮為靈州。北魏分裂後,靈州初屬東魏,後屬西魏。天平三年(536年),東魏遷靈州至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陽縣城關)置僑治靈州。大統六年(540年),西魏在原地復筑州城,改靈州為臨河郡,下轄回樂縣。大統十二年(546年),恢復靈州。北周取代西魏後,靈州屬北周。靈州轄境當為今之寧夏平原。北周設置總管府,下轄普樂郡懷遠郡臨河郡、歷城郡4郡。
隋大業元年(605年),罷府為州,仍為寧夏平原最高政區機構,下轄回樂、弘靜縣懷遠縣、靈武、鳴沙縣豐安縣6縣,今之靈武市境屬回樂縣。隋末,靈州改為靈武郡,轄今銀南地區銀川市石嘴山市大部分地域。
唐初,恢復靈州舊名,復置總管府,武德七年(624年),改都督府,治回樂。轄回樂、弘靜、懷遠、靈武、鳴沙、保靜縣6縣,及管轄安置突厥、回紇等少數民族的羈縻州。貞觀元年(627年),州縣省並,靈州屬關內道。開元九年(721年),在靈州又置朔方節度使,統七軍府,管理單于都護府和夏、鹽等6州及3受降城。天寶元年(742年),改靈州為靈武郡。天寶十四年(755年),升靈武郡為大都督府。
五代十國,始終為朔方軍節度使駐地。
宋開寶二年(969年),廢節度使存州,靈州領縣一:回樂(州治),管八鎮:清遠、昌化、保安、保靜、臨河、懷遠、定遠、靈武,其轄境約今之寧夏平原 [4]  鹹平五年(1002年),党項族首領李繼遷以靈州為都,稱“西平府”。 [1]  寶元元年(1038年),李元昊正式立國,遷都興慶府(今銀川市),靈州設置翔慶軍司。 [4] 
元代,仍為靈州,先後屬西夏中興路行省和寧夏府路。
明代,靈州改置千户所,屬寧夏衞陝西都指揮使司。下轄屯堡十三、城十。洪武十六年(1383年),置靈州河口守禦千户所。
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靈州千户所為靈州直隸州,隸屬寧夏府,下轄花馬池分州(今鹽池縣)與36堡。大致包括今靈武、同心、鹽池三縣全部和吳忠市部分地區。同治十二年(1873年),將靈州之南金積堡析出改設寧靈廳,直屬寧夏府。將同心堡、紅寺堡析出改設平遠縣,屬固原州。將花馬池分州改為鹽捕廳。
民國二年(1913年),改靈州為靈武縣,屬寧夏省,將靈武縣東南之萌城、隰寧、惠安、鹽積4堡劃出併入鹽池縣
靈武 靈武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靈武縣屬寧夏省,政區分為1市(吳忠市)6區。
1950年,吳忠市析出。
1954年,寧夏省撤銷併入甘肅省,設河東回族自治區,靈武縣屬之。
1958年,成立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縣屬自治區管轄。
靈武 靈武
1972年,成立銀南地區,靈武縣屬之。 [4] 
1996年,撤銷靈武縣,設立靈武市 [1] 
1998年,撤銷銀南地區,設立地級吳忠市,代管靈武市。 [2] 
2002年,靈武改由銀川市代管。 [1] 

靈武行政區劃

靈武區劃沿革

1955年,郭家橋鄉金銀灘劃屬吳忠市。 [4] 
2003年5月,靈武市郭家橋鄉和新華橋鎮龍一村、龍二村、華二村、華三村4個村整建制及大泉鄉沙江村的雙亭子自然村劃歸吳忠市利通區
2004年7月,臨河鎮橫城村劃歸銀川市興慶區
2010年6月,靈武市白土崗鄉白塔水村整村建制劃歸紅寺堡,靈武市白土崗鄉西溝沿、南梁、五里坡、海子井四個村劃歸利通區 [1] 

靈武區劃詳情

截至2021年10月,靈武市下轄1個街道:城區街道、6個鎮:東塔鎮郝家橋鎮崇興鎮寧東鎮馬家灘鎮臨河鎮、2個鄉:梧桐樹鄉白土崗鄉、1個農場:靈武農場 [3]  共轄15個居民委員會、70個村民委員會。 [28]  市政府駐城區街道靈州大道北側鼓樓東。 [29] 

靈武地理環境

靈武位置境域

靈武市,位於寧夏平原中部、黃河東岸。介於東經106°11'~106°52’,北緯37°35’~38°21’之間。東與鹽池縣相連,南與吳忠市利通區紅寺堡區接壤,西與永寧縣隔河相望,北以明長城為界與內蒙古自治區鄂托克前旗毗鄰。南北長98千米,東西寬54千米, [1]  總面積3846平方千米。 [27] 

靈武地質

靈武市處於鄂爾多斯地台西緣斷皺中段,靈鹽台地與銀川地塹之間的結合部。地勢東高西低,東山、西川自然形成兩大地形區,即東部所屬靈鹽台地構成的“山區”和西部所屬銀川平原東南邊沿構成的“川區”。 [4] 

靈武地形地貌

靈武市地處銀川平原的東南邊緣,西臨黃河,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地形分為西部平原,東部台地。西部為黃河東岸沖積平原,屬銀川平原的東南邊緣,由第四系河湖相砂礫質沖積洪積物淤積而成。 [1]  地勢平坦,渠系發達,多湖沼濕地;東部台地系鄂爾多斯台地西南部、靈鹽台地西部的一部分。從北向南主要有馬鞍山、旗眼山、豬頭嶺、牛布郎山、面子山、楊家窯山、紅砂梁等低丘。境內最高海拔1652米,最低海拔1104米。 [29] 

靈武氣候

靈武市屬典型的中温帶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晝夜温差大,雨雪稀少,蒸發強烈,氣候乾燥,風大沙多。年可照時數4434.7小時,平均每天12.1小時。靈武地區日照強度一般都在10勒克斯以上,太陽輻射總量年平均6056.2兆焦耳/平方米。年平均降水日數49.4天,以雨為主、雪在降水中僅佔2%。 [1] 

靈武土壤

靈武市土壤類型分為7大類。 [1] 

靈武水文

靈武市境內河道除東部與鹽池交界處部分地區屬內流區外,其餘均屬黃河流域。黃河和山水溝(苦水河)為過境河流,使之西部平原為富水區。黃河流經境內47千米,年均經流量312.12億立方米;山水溝流經境內白土崗鄉、郝家橋鎮、崇興鎮入黃河,流程由原70千米縮減至60.4千米,年均徑流量1250萬立方米。東部台地為缺水區,境內有大小山洪溝54條,除邊溝、西天河、長流水溝等有泉水注入的地段,其餘均只在雨季出現暫時水流,一般順地勢由東或東南向西或西北,或注入黃河,或為內陸徑流,年徑流總量896萬立方米。 [29] 

靈武自然災害

靈武市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暴雨山洪、霜凍、冰雹、沙塵及地震地質災害。佔靈武面積88.96%的東部台地,乾旱是生產、生活和生態建設的主要威脅。 [29] 

靈武自然資源

靈武土地資源

靈武市農用地面積214393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比重71.25%,其中:耕地面積23863公頃,園地面積4001公頃,林地面積26425公頃;牧草地面積153133公頃,其它農用地面積6971公頃。
靈武市建設用地面積28333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比重9.42%。其中:城鎮建設用地面積4052公頃,農村居民點3734公頃。採礦用地1302公頃,其他獨立建設用地12435公頃。交通水利用地6270公頃,其他建設用地540公頃。
靈武市其他土地面積58178公頃,佔土地總面積的比重19.33%。其中:水域面積3977公頃,自然保留地54201公頃。 [25] 

靈武生物資源

  • 植物資源
靈武市有林地、灌木林和四旁植樹摺合面積49977.2公頃,佔全市土地總面積14%。全市牧草地230928.5公頃,佔土地總面積65.15%,正常年景每年可產草2.8億千克。
靈武市重點保護植物境內有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植物4種:麻黃科麻黃屬的草麻黃,豆科沙冬青屬的沙冬青,木墀科沙拐棗屬的沙拐棗,薔薇科薔薇屬的玫瑰。主要分佈在東部緩坡丘陵區和沙漠區。另有寧夏地方保護植物3種:木賊麻黃、鹽生肉從蓉、文冠果
靈武市木本植物以落葉灌木為主,有全國面積最大的天然檸條林16666.33公頃,喬木樹種種類及數量較少,主要分佈區域為東部緩坡丘陵區和沙漠區。藥用植物以野生為主,少數為人工種植(主要是人工甘草、麻黃),主要品種共17科19種。 [1] 
  • 動物資源
據寧夏脊椎動物區系調查結果統計,境內野生脊椎動物約有141個種和亞種,佔全區脊椎動物種數32.4%,屬5綱21目39科70屬。其中,有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黑鸛大鴇等22種,自治區級保護動物23種。
靈武市有各類昆蟲264種,屬2綱9目55科。其中國家級檢疫對象5種:楊乾透翅蛾、黃斑星天牛、棗大球馱、梨園馱、雙條杉天牛。自治區級檢疫對象4種:光肩星天牛、芳香木蠹蛾、金緣克丁蟲、白楊透翅蛾。 [1] 

靈武礦產資源

  • 煤炭資源
靈武礦區位於寧東煤田(又稱靈武煤田)的北部,含煤面積約1110平方千米,探明儲量約161.84億噸,佔全區煤炭儲量的52.48%,集中分佈於橫城、碎石井、鴛鴦湖、石溝驛4個礦區。礦區面積合計535平方千米。橫城礦區為古生代石炭、二疊紀較深變質的焦性煤(氣煤、肥煤),其他均為中生代侏羅系低變質煙煤中的不黏煤,屬具有較高發熱量的優質動力煤和化工原料煤。 [1] 
  • 石油資源
石油主要分佈於東部台地三疊繫上統延長羣和侏羅系中下統延安組地層中,以延長羣為主。已探明的有馬家灘油(氣)田、李莊子油(氣)田和徐莊子礦點,含油構造面積5.95平方千米,探明儲量401.55萬噸。 [1] 
  • 天然氣資源
靈武市境內天然氣有油型氣、煤成氣和混合氣3種成因類型。已在劉家莊構造的二疊系石盒子組、山西組地層中,發現7個氣層段。據8毫米油嘴測試,日產天然氣57864立方米﹐屬大型工業氣藏。橫山堡地區任6井二疊系石盒子組﹐日產天然氣78224立方米,屬工業氣藏。馬家灘、李莊子油田也儲存有天然氣,生產的原油中﹐油氣比為1噸:5(立方米)。 [1] 
  • 水泥石灰岩資源
靈武市水泥石灰岩資源出露於橫山堡黑山地區,屬早奧陶世水泉嶺組海相地層。礦體長2700米,厚103.7米,儲量約7300萬噸,為優質水泥工業原料。 [1] 

靈武人口

2020年,靈武市常住總人口294156人。其中回族人口130668人,佔總人口44.4%;漢族人口162282人,佔總人口55.2%。城鎮人口200920人,鄉村人口93236萬人,城鎮化率68.3%;男性160984人,女性133172人,男女性別比是120.88%(女為100%)。 [5] 

靈武經濟

靈武綜述

2020年,靈武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33.2億元,增長4.8%。其中,第一產業13.56億元,增速1.4%。第二產業441.4億元,增速5.0%。第三產業78.3億元,增速3.8%,三次產業結構為2.5:82.8:14.7。
2020年,靈武市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887元,增長1.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312元,增長8.0%。
2020年,靈武市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1.8%,其中,食品煙酒上漲5.3%,衣着類上漲0.4%,醫療保健上漲0.4%,教育文化和娛樂類下降0.7%,居住類上漲1.9%,生活用品及服務類下降0.4%,交通和通信類下降3.2%,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1.5%。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下降2.6%,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指數下降7.9%,商品零售價格指數上漲0.5%。
2020年,靈武市地方財政收入33.1億元,增長7.2%。公共財政預算收入29.2億元,增長8.2%,其中税收收入23.4億元,增長9.1%,税收佔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比重80.2%,比上年增加0.6%。地方財政支出74.0億元,下降9.9%。公共財政預算支出64.5億元,下降6.6%。市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4億元,增長0.2%;市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7.8億元,增長9.9%。
2020年,靈武市固定資產投資下降1.7%。市屬固定資產投資上升5.4%,其中建安投資下降17.4%。分產業投資,第一產業投資下降58.1%,所佔比重由上年同期的2.8%下降至1.2%;第二產業投資上升12.1%,所佔比重由上年同期的62.4%升至71.2%;第三產業投資下降22%,所佔比重由上年同期的34.8%降至27.6%。分行業投資,工業投資上升12.1%。其中:製造業投資下降4.9%,佔工業投資比重由上年同期的86.7%下降至73.6%;電力、熱力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上升165.7%,佔工業投資比重由上年同期的9.5%上升至22.5%。分經濟類型投資,國有及國有經濟控股投資上升16.7%,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19%上升至22.5%;民間投資下降1.1%,佔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由上年的59.1%上升至59.5%。 [5] 

靈武第一產業

2020年,靈武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9.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6%。其中農業產值11.4億元,下降1.8%;林業產值0.3億元,下降21.8%;畜牧業產值15.9億元,增長0.9%;漁業產值0.4億元,增長45.6%;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1.4億元,增長0.9%。
2020年,靈武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25.42萬畝,增長0.4%;其中小麥播種面積0.42萬畝,下降48.8%;水稻播種面積10.6萬畝,下降12.0%;玉米播種面積14.4萬畝,增長20.4%。
2020年,靈武市糧食產量14.98萬噸,增長5.0%;其中小麥產量0.15萬噸,下降51.6%;水稻產量5.83萬噸,下降7.0%;玉米產量9.0萬噸,增長17.3%。肉類產量25718噸,下降5.4%;其中豬肉產量8434噸,下降11.7%;牛肉產量4767噸,增長1.3%;羊肉產量10185噸,下降1.4%;禽肉產量2288噸,下降12.0%。生豬存欄7.84萬頭,增長9.3%;牛存欄數8.1萬頭,增長51.1%,其中奶牛存欄數4.9萬頭;羊只存欄數44.72萬隻,增長9.0%;家禽數34.02萬隻;下降31.05%。禽蛋產量1747噸,下降20.8%。牛奶產量136820噸,增長68.3%。 [5] 

靈武第二產業

工業
2020年,靈武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305.1億元,增長2.3%,規模以上工業大中型企業增加值243.7億元,下降1%。按輕重工業分,輕工業增加值4.1億元,下降24.2%;重工業增加值300.9億元,增長2.7%。按經濟類型分,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218.7億元,下降2.2%;股份制企業增加值245.9億元,下降4.2%;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資企業增加值33.9億元,增長33.9%。
按行業分,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增加值74.2億元,增長15.4%;石油加工、煉焦業增加值36.6億元,下降15.5%;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增加值70.0億元,下降14.8%;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製造業增加值92.0億元,增長7%;紡織業增加值0.2億元,下降100.7%。規模以上非公有制工業企業增加值86.4億元,增長14.6%。
2020年,靈武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銷售產值1097.9億元,下降0.4%,工業產品銷售率96.3%;工業企業營業收入985.3億元,增長1.2%;營業成本760.3億元,增長6.4%。工業企業税金總額88.5億元,增長12.7%;利潤總額57.4億元,下降25.8%。工業品出口交貨值3.2億元,虧損企業虧損32.6億元,企業虧損面27.6%,應收賬款96.3億元,資產負債率71.9%。 [5] 
建築業
2020年,靈武市具有資質等級建築業企業15個,建築業總產值11.77億元,增長51.6%。房屋建築施工面積5.67萬平方米,下降73.10%;房屋建築竣工面積1.29萬平方米,下降91.02%。
2020年,靈武市房地產開發投資5.39億元,下降16.95%,其中:住宅投資3.61億元,下降14.45%;商業營業用房投資0.25億元,下降了73.4%。 [5] 

靈武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2020年,靈武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6457.1萬元,下降10.8%,其中:批發業零售額31913.4萬元,下降22.9%;零售業零售額274925.2萬元,下降7.8%,;住宿業零售額650.4萬元,下降55.7%;餐飲業零售額38968.1萬元,下降17.6%。分城鄉看,城鎮零售額269550萬元,下降10.2%,鄉村零售額76907萬元,下降12.9%。分限上看,限上批發零售業住宿餐飲零售額77392.1萬元,下降8.0%,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25%,其中:限上批發業零售額24407.7萬元,下降16.4%,限上零售業零售額48797.9萬元,下降2.0%,限上住宿業零售額476.4萬元,下降58.5%,限上餐飲業零售額3710.1萬元,下降6.6%。限下批發零售住宿餐飲零售269065萬元,下降11.6%,比2季度收窄5個百分點。 [5] 
金融
2020年,靈武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222.6億元,增長11.8%,其中,住户存款148.4億元,增長13.8%。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99.2億元,增長10.5%。 [5] 

靈武交通運輸

靈武市已形成由鐵路、公路、航空3種運輸方式構成的交通運輸網絡。
鐵路大古線、銀太線、銀西鐵路、 [1]  銀蘭高速鐵路 [26]  過境,其中大古線起自寧東鎮古窯子,設古窯子站、甜水河站、果園站,通往大壩電廠,為運煤線,境內長60千米;銀太線由銀川通往太原,在境內設有靈武站。
青銀高速(G20)王圈樑至銀川段、G307線、GS3線高速公路過境,其中青銀高速(G20)王圈樑至銀川段境內長50.5千米,雙向4車道,通往青島;GS3線高速公路(石壩至太陽山)境內長98.3千米,雙向4車道,通往陝西。省道103線、203線、302(高古)線、303線(狼南路)均過境,其中省道103線境內長175千米,雙向四車道,通往甘肅;省道203線境內長428千米,雙向四車道,通往河南;省道303線(狼南路)境內長165千米,雙向4車道,通往內蒙古。有縣鄉級公路736條,總長1330.493千米。
航空運輸中的河東機場位於本市臨河鎮境內。 [29] 
2020年,靈武市航空週轉量持平,鐵路週轉量下降6.0%,公路週轉量下降24.8%。年末公交車17條線路,公交車營運車輛數94輛。實有出租汽車數247輛。 [5] 

靈武政治

靈武市主要領導
市委書記
市長
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
王 喆
截至2021年7月,參考資料來源: [6]  [30] 

靈武社會事業

靈武教育事業

截至2020年,靈武市共有88所學校,其中中等職業學校1所,普通中學9所,小學學校33所,幼兒園43所。全市共有教職工3567人,其中中等職業學校教職工數125人,普通中學專任教師1033人,小學專任教師1214人,幼兒園教職工數1096人。全市學生數46919人,其中中等職業學校學生3906人,普通中學學生14912人,小學學生19412人,幼兒園幼兒人數8689人。 [5] 

靈武文化事業

靈武市有國家二級圖書館1個:靈武市圖書館。 [7] 
2020年,靈武市公共圖書館圖書總藏量20.9216萬冊,劇場影劇院2個,體育場1個。 [5] 

靈武醫療衞生

2020年,靈武市實有衞生機構牀位1562張。 [5] 

靈武社會保障

2020年,靈武市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6.2092萬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17.3萬人,職工失業保險參保1.6258萬人。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137户,人數1944人;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793户,人數6259人。 [5] 

靈武歷史文化

靈武文物古蹟

  • 綜述
靈武市文物古蹟有水洞溝遺址、靈武明長城、水洞溝遺址和恐龍化石遺蹟。
  • 水洞溝遺址
水洞溝遺址,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際學術界赫赫有名的舊石器時代文化遺產地。該遺址由若干地點組成,散佈在黃河的支流邊溝河兩岸,埋藏着距今4萬年至5000年前不同時期、不同人羣、不同生存活動所留下的遺物與遺蹟。 [8] 
  • 靈武明長城
寧夏境內明代長城又稱“邊牆”,全長400多千米,主要由西長城、北長城、東長城連接而成,東長城即指靈武境內的明長城。
靈武境內明長城蜿蜒55千米,是寧夏最長也是保存較好的一段長城,西起黃河東岸橫城堡,向東南行經水洞溝、紅山堡,施家窯、將家窯、清水營、東灣、楊家莊等地,穿過鹽池縣進入陝西定邊縣。牆體為黃土夯築,基寬5~8米、殘高3~6米、夯層10~13釐米,城牆每段拐彎處各有墩台。 [9] 
  • 水洞溝遺址博物館
水洞溝遺址博物館,位於水洞溝旅遊景區大門西側100米處,建築面積4308平方米,為局部二層建築。博物館外形仿水洞溝遺址出土的石葉石器造型,由地上環廊展區和下沉式展區兩部分構成。 [10] 
  • 靈武國家地質公園恐龍化石遺蹟園
靈武國家地質公園恐龍化石遺蹟園,位於靈武市寧東磁窯堡區域,佔地面積2平方千米。是我國發現面積較大、分佈集中、保存完整、周邊環境未遭破壞的遺存。對研究蜥腳類恐龍形態學、分類學和系統演化具有重要意義,它提供了中生代地理及全球古生物地理區系的形成的重要信息。 [11] 

靈武名稱來歷

靈武因歷史上處於黃河主流和支流環繞的洲渚上,唐顏師古注《漢書》曰:“水中可居者曰洲。此地在河之洲,隨水高下,未嘗淪沒,故號靈洲……”西漢初置縣時曰靈洲,南北朝後、北周保定二年(562年)、隋大業三年(607年)、唐天寶元年(742年),靈州、靈武迭用。靈武一名遂沿用。 [29] 

靈武風景名勝

2020年,靈武市共有旅遊景點4個,其中五A級景點1個,三A級景點1個,兩A級景點2個。 [5] 
白芨灘自然保護區為國家建立較早的國家級荒漠類型保護區,位於毛烏素沙漠西南邊緣。景區總面積74843公頃,由低山丘陵、緩坡丘陵和沙漠低山丘陵三個類型組成,屬荒漠草原和流動沙丘等荒漠類型生態系統,主要特點是孕育着較為豐富的荒漠區域所特有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有中國最大的天然檸條灌木林地1.67萬公頃、貓頭刺近2萬公頃及沙冬青羣落。保護區內有維管植物53科170屬306種,有動物23目47科115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1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2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2種,國家二級保護動物20種,列入國際貿易公約的保護動物23種;保護區內還有甘草、麻黃、黃英、歡蓉等野生中草藥多種。 [29] 

靈武地方特產

  • 綜述
靈武市地方特產有靈武長棗、銀川鯉魚和寧夏大米。
  • 靈武長棗
靈武特產
靈武特產(2張)
靈武長棗,寧夏靈武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靈武長棗是經過多年自然篩選出來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優質特色棗產品,果實長橢圓形,色豔、肉厚、脆甜適口、汁液多,平均單果重18.1克,最大單果重達40克。抗逆性強,果實營養非常豐富,不僅含有多種有機酸,還含有糖、脂肪、蛋白質及多種礦物質,尤其是鮮棗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2006年5月24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靈武長棗”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12] 
  • 銀川鯉魚
銀川鯉魚,寧夏銀川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銀川鯉魚肉鮮味美,肉質細膩而有彈性,且無腥味,口感較好,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魚肉中不僅含有高蛋白質,高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另外還有鈣、磷、鐵和10多種氨基酸,也是鯉魚產生美味的主要成分。2010年05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銀川鯉魚”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3] 
  • 寧夏大米
寧夏大米,寧夏回族自治區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寧夏引黃灌區是中國北方的一個古老稻區。寧夏平原灌區種稻始於6世紀後半葉,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寧夏平原沿河兩岸,地勢平坦,享黃河之利,旱澇無虞,是寧夏農業的精華之地。水稻一年一熟,多與旱作物輪種,實行稻旱三段輪作制或兩段輪作制,局部低窪鹽鹼地實行連作種稻。寧夏稻區氣候乾燥,日照充足,晝夜温差大,病蟲害輕,污染源少,生產的大米表面光滑,晶瑩剔透,細膩油亮,入口粘而不膩,滑潤爽口,口感較佳。2008年12月0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寧夏大米”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14] 

靈武著名人物

王有德
王有德回族,中共黨員,1953年9月生,寧夏靈武人,帶領職工推進防沙治沙,營造防風固沙林60萬畝,控制流沙近百萬畝,有效阻止毛烏素沙漠的南移和西擴,探索形成“寬林帶、多網絡、多樹種、高密度、喬灌混交”的防沙治沙模式,為全國防沙治沙提供寶貴經驗。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治沙英雄”“改革先鋒”等稱號。 [16] 

靈武榮譽稱號

2011年10月,靈武市榮獲第二批"城市礦產"示範基地稱號。 [23] 
2014年9月,靈武市榮獲國家園林城市稱號。 [21] 
2015年,靈武市榮獲2014年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先進集體一等獎稱號。 [1] 
2015年,靈武市榮獲2014年度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先進集體一等獎稱號。 [1] 
2015年,靈武市榮獲2014年度農民增收先進集體一等獎稱號。 [1] 
2017年12月,靈武市入選國家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名單。 [22] 
2018年3月,靈武市入選第七批國家級出口工業產品質量安全示範區名單。 [24] 
2019年11月,靈武市入選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名單。 [15] 
2021年1月,靈武市榮獲2018-2020週期國家衞生城市稱號。 [20] 
2020年1月,靈武市入選第二批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名單。 [17] 
2020年11月,靈武市榮獲第六屆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稱號。 [19] 
2021年1月,靈武市入選全國農村創新創業典型縣名單。 [18] 
2022年8月,入選壹城智庫“2022全國縣域發展潛力百強縣”,排名第27。 [31]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