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靈峯村

(福建省泉州市石獅市靈秀鎮下轄村)

鎖定
靈峯村位於福建石獅市靈秀鎮,1994年正式成立,東與水坑相望,南與彭田連接,西臨靈秀山北麓,北與二房為鄰。因建居在靈秀山下而得名。
靈峯村位於石獅市西南角,總面積1.6平方公里,由山下、二房2個自然村組成,東南臨服裝城,西南靠靈秀山森林公園,又有千年古剎金相院,具有旅遊資源優勢。全村現有人口1727人、477户,村民代表50人,村民小組6個。支部黨員57人,村“兩委”成員7人。村民大部分從事經商、創辦企業、務工等職業,入住企業100多家,外來務工人員3000左右人。2020年村集體經濟收入近42.3萬元,村民人均收入2.3萬元。曾獲得省級生態村、福建省文明村、泉州市文明村、泉州市民主法治村以及石獅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平安村居等榮譽稱號。 [3] 
中文名
靈峯村
別    名
靈峯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福建石獅市靈秀鎮

靈峯村村莊簡介

原屬容卿,以“二房”和“山下”合併而成,位於靈秀山麓而得名。在石獅市中心區西環城路以西有座海拔最高的山叫靈秀山,與泉州市城東的靈山、晉江南部的靈源山互為犄角,合稱為泉州“三靈”。靈秀山下有個村莊叫靈峯村,1994年,靈峯村從容卿村分出,獨立掛牌行使行政村職能 [1] 
本村位於城鄉結合部,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小山村。這裏地勢較高,地形複雜。村莊總面積1.6萬平方米,轄7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1500多人,外來人口2000多人。

靈峯村二房自然村

東與強房相鄰,南與山下連接,西依靈秀山,北與西坑相連。因其開基始祖居兄弟之次而得名。

靈峯村山下自然村

東與水坑相望,南與彭田連接,西臨靈秀山北麓,北與二房為鄰。因建居在靈秀山下而得名。
靈峯村土地資源貧乏,土地貧瘠,但卻有着較好的地理優勢,市西環路、外西環路從本村通過,南臨服裝城,北靠即將投建的靈秀山森林公園,又有千年古剎金相院,具有旅遊資源優勢。
據説道光《晉江縣誌》記載,金相院始建於隋代,五代開平二年,即公元908年,如默和尚進行過一次重建,原名棲真寺。
《隆慶府志》記載:靈秀山“上有上巖,昔人結庵其側,海潮至則石潤,即則石燥,因名海潮庵”;《閩書》又載:“山舊有空相院”.據此可知金相院原名棲真寺,曾改名海潮庵,再易名空相院.此後,空相院屢毀屢修,到上個世紀二十年代,轉博和尚再次修復後便改名金相院一直延用至今。這裏山勢逶迤,丘陵起伏,林木蒼鬱,山石崢嶸。山門處有一石牌坊,上書“空門”,有柱聯:“淨地何須掃,空門不用關”。語含禪機令人一見脱俗。最難忘昔日崢嶸歲月酬。

靈峯村經濟發展

靈峯村的成長曆程雖然才短短的12年,但這12年來,各級領導從物質到精神的關懷,從規劃到發展的指導,激勵着靈峯人艱苦創業,鼓舞着靈峯人譜寫出了工貿雙興的華彩篇章。
建村之初,村兩委依靠借來的7000元人民幣和村民們熱心捐贈的辦公桌椅開始運作、辦公。村容村貌破爛不堪,村中沒有一條象樣的道路,村民月收入不到一百元,當時是石獅市的八個貧困村之一,原泉州市市委副書記薛祖亮擔任扶貧組長,與該村持鈎,指導該村走出困境,引導步入經濟發展的軌道。
村兩委深深明白: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村領導一班人首先從黨建抓起,始終堅持以黨支部為核心的基層組織建設,逐步形成了一個團結、進取、有凝聚力、號召力和戰鬥力的基層領導班子,也正是有了這樣一個帶領羣眾脱貧致富的堅強基層領導集體,才有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績。積極組織多種形式的學習、講座、並邀請黨外人士為黨建工作建言獻策。多年來,支部堅持給每位黨員訂閲黨報黨刊,黨員認真學習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從而強化了宗旨教育和信念教育。在黨員目標管理和流動黨員管理環節個個不放鬆,黨員教育培訓和村“兩委”廉政建設,成為頭等大事。支部為最大限度實現羣眾利益,下大力,動真格。積極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及先進文化理論武裝廣大黨員,提高廣大黨員的思想素質。聘請各階層羣眾擔任廉政監督員,使大事小事“公開”“透明”“有説法”,黨員聯户制度,更是將支部工作貼在羣眾心坎上,贏得了羣眾的良好的口碑,真正起到了黨員的先鋒模範帶頭作用。靈峯村成立以來,共發展黨員10多名,黨員平均年齡從建村初期的50.5歲,減少到現在的平均年齡40歲,實現了黨員隊伍的年輕化,使支部戰鬥堡更加朝氣蓬勃。情為民系,利為民謀。靈峯村兩委從羣眾的實際利益出發,為羣眾解決實際利益出發,為羣眾解決實際問題,為羣眾排憂解難。靈峯村成立起一支護村隊,對轄區範圍內的出租房和廠區,分片分區落實安全責任,建立起羣防羣治的堡壘。護村隊員常年在轄區裏巡邏,保護一方羣眾和企業的生活和生產安全。建村以來,該村未發生過大的治安案件,為石獅市創建“平安石獅”活動作出貢獻。靈峯村兩委針對村長期喝水難問題,積極向上級有關部門反映,尋找解決。在市有關部門和靈秀鎮政府的關心下,靈峯村兩委幹部帶領村民共同集資,設計施工圖紙,公開招投標,挖掘村中公共道溝,使這個小山村的幾千名羣眾和外來人員在當年9月底喝上潔淨的自來水,2006年,全村全部完成户户通自來水、有線閉路電視、電網改造等。
1997年,靈峯村脱掉了貧困村的帽子,村民的年純收入也超過了4000元。2005年村民的年純收入達到了6350元。2005年獲得泉州市寬裕型文明村榮譽。計劃生育靈峯村採取分片包乾責任到人的措施,狠抓外口生育,定期的“兩查”工作,成為村民和外來人口計生的瞭望哨,外口計劃生育台帳,成為村外口計生的風向標,多年來,靈峯村多次獲得省和泉州市計生部門的肯定。2001的獲得計劃生育合格村稱號。村容村貌在抓好經濟建設、帶領羣眾奔小康的同時,該村兩委認真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建設文明新村為目標,從每個家庭入手認真實施了文明建設的“細胞工程”,不斷提高了全村羣眾的整體素質,初步實現了內增凝聚力、外增吸引力、提高向心力、發展生產力的目標。村幹部一條心。村民齊心協力,村容村貌在短短几年裏改天換地。華僑民捐資建設了村辦公樓700平方米。改善了辦公條件。建設了老人活動中心400多平方米、兩個燈光籃球場、80個垃圾集中點、8個公廁和一個自動沖水廁所。多方籌集資金500多萬元,建設村道路一萬平米,投入30多萬元,對村道路兩側和老人活動中心周圍環境進行了綠化美化。2005年,靈峯村在全市衞生檢查評比中獲得第一名。

靈峯村文化娛樂

讀書中心、文化活動中心,成為居民娛悦身心的好去處,靈峯村經常組織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演唱南音、文藝表演、猜謎語等文化活動,極大的豐富了村民和外來人口的文化生活。村結合節假日、精心組織策劃了籃球、燈謎等比賽,使小山村的夜晚充滿了歡聲笑語和體育氛圍。靈秀山、工業因地制宜,發展經濟。村兩委充分利用地理優勢,帶領羣眾開發市場、發展旅遊業,靈秀山森林公園將建成以翠林、奇巖、秀峯、碧水為特色,以滿足市民休閒觀光、健身旅遊等為定位,建成閩南地區較有影響力的森林生態旅遊勝地。利用土地開發工業。目前靈峯村有大小80多家企業,村兩委積極為企業生產、發展排憂解難,使之走上健康、有序的繁榮道路。華鵬印務有限責任公司、華源燭業工藝製品有限公司、仁興服裝廠等等,一步步拓展了新天地。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