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贔屓

(中國古代神獸)

鎖定
贔屓,是古代漢族神話傳説中龍之九子之六子 [5]  ,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祥獸。贔屓又名霸下、鰲、龜趺(fū)、天下、龍龜等。外形似龜,善馱重物,多用以馱負碑礎。古人為給死後的帝王聖賢樹碑立傳,歌功頌德,常用巨大的石碑立於贔屓背上,意在依靠他的神力,可以經久不衰,千秋永存。
贔屓一方面為實用之物,用來做碑座,俗稱“神龜駝碑”,另一方面,又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意義。它的象徵以“長壽吉祥”為依據,並帶有地位級別、圖騰崇拜、巫術崇拜等方面的涵義。 [1] 
人們在廟院祠堂裏,處處可以見到這位任勞任怨的大力士。據説觸摸它能給人帶來福氣。
中文名
贔屓
別    名
霸下
龜趺(fū)
填下
龍龜
形    狀
似龜
傳    説
據説觸摸它能給人帶來福氣
象    徵
財富、吉祥、長壽
讀    音
bì xì
神話體系
中國神話

贔屓歷史起源

關於它的起源相傳有兩種説法:
龍龜説
龍與龜圖騰的直接結合。根據摩爾根聞一多的圖騰學説,可以將圖騰的形成分為以下幾種:
1. 合婚圖騰,表示兩族的聯姻關係,兩族徽根常作為並置排列形,或連體排列,或作交連形。此為合婚族徽根。
2. 父母雙親系分化的子女系圖騰,作為父母雙親組徽根連體排列,並以下傳血親的族根為主體位。即若以母系下傳則以母系徽根為本體複合父系徽根,反之亦然。
3. 子女氏族重新冊命分氏,另立原生圖騰,本氏原生圖騰為主體形象,或所自出祖先氏族徽根銘於原生圖騰形象某側的次要地位,複合為新的族根。
所以説,贔屓的形成是以龜圖騰為主,龍圖騰為輔的一個複合衍生族徽。是一個氏族的象徵。
但這種説法僅是從理論上得到的,而在考古方面沒有得到證實,所以説這種説法僅是種猜測。
玄武説
贔屓圖集
贔屓圖集(3張)
玄武的變體。《楚辭·遠遊》:“召玄武而奔屬”,王逸注:“呼太陽神使承衞也。”洪興祖補註:“説者曰:‘玄武為龜蛇,位在北方曰玄,身有鱗甲故曰武’。”蔡曰:“北方玄武,介蟲之長。”《文選》注:“龜與蛇交,曰玄武。”《禮記·典禮》注:“行前朱鳥而後玄武。”孔穎疏:“玄武,龜也。”《後漢書·王梁傳》:“玄武,北方之神。”
可見玄武是龜與蛇的聯合體。是古代顓頊族的族徽。顓頊族與東夷太昊北狄黃帝西戎炎帝均有血緣關係。黃帝天黿氏,少昊玄枵(鷙)又作玄囂。玄囂為蒼龍,枵為鳳,即風姓。玄枵與玄囂分別表示了少昊與太昊間的聯繫。囂、黿,上古皆魚屬。所以軒轅裔鯀又寫作鯀,實際是黿,三足黿為能。顓頊亦黿屬,為大龜,龜亦魚類,即有甲之魚。所以《山海經》説顓頊死則復甦,化為魚婦,或半人半魚。是示其祖先為魚類。然北狄之地本是天黿氏大本營,南下征服東夷太昊、少昊、蚩尤後接受蚩尤的蛇圖騰,畫蚩尤像威行天下,於是使蚩尤餘部歸降,進而融合,遂有黃帝族內的蛇族,並使其師衞於軒轅丘帝都四野。黃帝蚩尤族合族徽即是玄武,顓頊之父族為韓流(豚韋),為黃帝裔,故顓頊繼承黃帝王族族徽玄武,為帝位象徵,便是“北宮玄武”。
而自古“龍”即是“蛇”,這從以下幾點可以看出:
1. 從迄今為止的地下出土的文物來看,無論玉龍、陶器龍紋或用蚌殼、卵石擺的龍,形象都是蛇身
2. 古代典籍中保存了大量關於龍就是蛇的記載。王允在《論衡》裏説:“龍或時似蛇,蛇或時似龍。”又説:“龍鱗有文,與蛇為神;鳳羽五色,與鳥為君。”點明龍是神蛇。鄭玄注《尚書大傳》雲:“龍,蟲(蛇)之生於淵,行於無形,遊於天者也。屬天。蛇,龍之類也,或曰:龍無角者曰蛇。”《述異記》引漢族民間傳説:“水虺百年化蛟,蛟千年化為龍,龍五百年為角龍,千年為應龍。”確定龍是由蛇化來。
3. 自古以來“龍蛇並提”幾曾見過“龍鱷”連文,這是原始龍以蛇為原型,幾千年來形成的民俗心理的反映。
4. 《史記》與《漢書》中記述到劉邦酒後斬了一條白蛇,後來編選為赤帝子殺白帝子的故事。“帝子”當然是龍,可他的本相又是蛇。若沒有千古相傳的民俗作為心理依靠,劉邦豈能用這樣的鬼話來愚弄人心?
5. 從傳統觀念來看,龍未昇天時,它的習性與蛇相同,也是蟄伏在泥土中。所謂“龍蛇之蟄”(《易·系詞下》)“龍蛇泥蟠”(《後漢書·張衡列傳》),而蛇得了神性也可“騰雲駕霧”(《韓非子·難勢》)。
6. 原始龍的形象,在上古時代就通過族羣遷移和族間文化交流向域外傳播了。古印度佛經中多龍王、龍女故事。但龍的概念,實自古代中國傳入的。從佛經經典,對龍的描寫來看,龍也是蛇屬之長。《善見論》卷一七:“龍者,長身、無足。”顯然是原始龍蛇的本體。
7. 漢人常把蛇與龍聯繫起來看,因為從形體上看,蛇與龍極相似,在十二屬相中,漢族民間稱蛇為“小龍”,又稱蛇蜕(蛇皮)為“龍皮”,宜興一帶有俗語云:“成了龍,還是蛇肚裏出生”湖南歌謠中有“南蛇蜕皮就變龍”的歌詞。《夢廣雜記》卷十説:“潮州土俗,以蛇之有青色者為青龍,奉之如神。每歲二月望到,經塗為輿,管絃鉦鼓,舁之以迎。名曰迎青龍。”
8. 明楊基眉庵集》八《天妃宮題贈道士沈雪溪》詩:“月明貝闕金銀氣,日暖龍旗贔屓紋。”楊慎《引庵全集》八一《龍生九子》:“俗傳龍生九個,……一曰贔屓,形似龜,好負重,今石碑下龜跌是也。”

贔屓外貌形態

在古代蛇與龍是一體的,蛇即是龍,龍即是蛇。又因為有“龍,鱗蟲之長;麟,毛蟲之長;鳳,羽蟲之長;龜,介蟲之長。”所以在漢族民間蛇與龜的結合,常被龍與龜的結合替代。贔屓由最初的龜狀(玄武)演變為龍頭龜狀,這也是漢族民間流傳很廣的玄武形象。
這種説法有一定的根據,因為在唐宋之前的贔屓頭為龜形,狀玄武,以後逐漸龍化,至明清純為龍首,獨角,角於頭頂中身生。贔屓作為龍之子,是中國獨特文化的一個表現,是中華文明幾千年沉積的結果。是廣大勞動人民的智慧,在經意或不經意間創作出來的文明結晶,值得我們珍惜。

贔屓神獸寓意

贔屓從古代到近代,一直都有很重要的文化象徵的意義。
  1. 權利地位的象徵;
  2. 長壽吉祥的象徵,人們崇拜龜,一直把龜奉為長壽的象徵;
  3. 地域文化的象徵;
  4. 圖騰崇拜與神仙方術崇拜盛行,代表了人們對神仙方術的追求。
“龍生九子”之一的贔屓,是中國古代獨特的文化現象,是中華文明幾千年沉澱的結果。當代人們仍舊喜歡把贔屓當做長壽吉祥的象徵,比如説,現代很多寺廟、陵園建築中都有重建或保存完好的贔屓。 [1] 
贔屓有多種解釋:壯猛有力貌;指作氣用力之貌;凝重貌,強勁貌;大而重貌;蠵龜的別名。舊時石碑下的石座相沿雕作贔屓狀,即取其力大能負重之義;用來代指石碑;負載;引申為擔負重任。

贔屓傳説典故

相傳贔屓為龍的九子之一,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祥獸,善馱重物,外型似龜,多用以馱負碑礎。古人為給死後的帝王聖賢樹碑立傳,歌功頌德,常用巨大的石碑立於贔屓背上,意在依靠他的神力,可以經久不衰,千秋永存。
龍子的各類説法中贔屓一般都排在九子之首。漢族神話傳説贔屓在上古時代常馱着三山五嶽,在江河湖海里興風作浪。後來大禹治水時收服了它,它服從大的指揮,推山挖溝,疏遍河道,為治水作出了貢獻。洪水治服了,大禹擔心贔屓又到處撒野,便搬來頂天立地的特大石碑,上面刻上贔屓治水的功跡,叫贔屓馱着,沉重的石碑壓得它不能隨便行走。贔屓和龜十分相似,但細看卻有差異,贔屓有一排牙齒,而龜類卻沒有,贔屓和龜類在背甲上甲片的數目和形狀也有差異。贔屓又稱龍龜,是長壽和吉祥的象徵。它總是奮力地向前昂着頭,四隻腳頑強地撐着,穩步的向前走,總是不停步。
中國一些顯赫石碑的基座都由贔屓馱着,在碑林和一些古蹟勝地中都可以看到。民國二十二年《河南通志·睢縣採訪稿·袁可立墓碑》:"袁尚書可立墓碑,在城南四里許。碑高八尺,上蛟螭,下贔屓,高約丈餘,尚稱體制。" [2] 
百科x混知:圖解霸下 百科x混知:圖解霸下

贔屓史書記載

有關贔屓的關聯文章和句子,經查閲有以下幾例:
1. 明·楊慎《升庵集·八一卷九五》
明·楊慎《升庵集·八一卷九五》:“俗傳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一曰贔屓形似龜,好負重,今石碑下龜趺是也;二曰螭吻,形似獸,性好望,今屋上獸頭是也;三曰蒲牢,形似龍而小,性好叫吼,今鐘上紐是也;四曰狴犴,形似虎,有威力,故立於獄門;五曰饕餮,好飲食,故立於鼎蓋;六曰蚣蝮,性好水,故立於橋柱;七曰睚眥,性好殺,故立於刀環;八曰金猊,形似獅,性好煙火,故立於香爐;九曰椒圖,形似螺蚌,性好閉,故立於門鋪首。”
2. 《玉篇
玉篇》贔屓,作力貌。
3. 《文選·漢張衡<西京賦>》
《文選·漢張衡<西京賦>》:“綴以二華,巨靈贔屓,高掌遠蹠,以流河曲,厥跡猶存。”三國吳薛綜《注》:“贔屓,作力之貌也。”
4. 《元詩選·柳貫待制集·<浦陽十泳>》
《元詩選·柳貫待制集·<浦陽十泳>》:“朱鳥前頭森贔屓,蒼龍古角見嵯峨。”猛壯有力貌。
5. 《左思·吳都賦》
《左思·吳都賦》:“巨鰲贔屓,首冠靈山。”
6. 《本草綱目·介部》
本草綱目·介部》:“贔屓者,有力貌,今碑趺象之。”
7. 《疏·正義》
《疏·正義》:“西京賦雲巨靈贔屓以流河曲。”

贔屓文物出土

北京
贔屓 北京東嶽廟藏 贔屓 北京東嶽廟藏
在拆除北京舊城牆時,在東便門西便門的城牆下各發現半個贔屓,因此有贔屓馱着北京城之説。
河北正定
河北正定開元寺贔屓基座
河北正定開元寺贔屓基座(5張)
2000年6月在正定縣府前街出土了一尊巨型贔屓殘碑基座,長8.4米,寬3.2米,高2.6米,重107噸,體量之大為國內同類石刻之首。經有關專家考證為後唐遺物,距今約1200餘年,是研究中國後唐至五代時期歷史的重大發現,具有極高的文物價值。現安放於河北省正定縣開元寺 [3] 
江蘇徐州
徐州市工地挖出明朝70噸馱石碑贔屓,獸頭丟失。
位於江蘇徐州市中心的蘇寧廣場工地內挖出一座扛着石碑的贔屓(bìxì),引起廣泛關注。經專家鑑定,這是明朝景泰年間文廟內的石碑。該石碑已置於博物館保管。
河北吳橋
2013年3月26日,河北省吳橋縣安陵鎮小齊村的村民們偶然發掘出5塊石雕,包括一對贔屓、兩塊碑額和一件石墩。初步鑑定,這些文物為明代寺廟遺存,對研究當地明清時期的風土人情和宗教活動有一定意義。
這些“寶貝”的發現很偶然。3月26日,小齊莊的村民們自發修路,來到村北頭的土崗上取土,沒想到剛挖下去1米多,就挖出了這5樣東西。這對贔屓身長約2米,寬1.3米,高約80釐米,是一雌一雄,每隻重約1000公斤。兩塊碑額方方正正,每面都雕刻着三條龍,形象生動,碑額正面中心刻有“重修法藏寺記”的字樣,另一面為篆書,字跡暫時無人能識別。贔屓和碑額均為青石雕刻
吳橋縣文物保管所負責人楊雙印介紹,這一地區曾建有寺廟,名為法藏寺,據推算始建於唐朝,最後一次修繕在明代。根據《吳橋縣誌》記載,法藏寺毀於清光緒年間,僅留台基。楊雙印介紹,贔屓和碑額可能是該寺廟功德碑的一部分。該寺廟台基全省文物普查中已被列入文物保護點,已發現的遺存已按照相關程序上報上級文保部門,等待進一步發掘。
山東青州
2013年10月17日從山東省青州市博物館獲悉,日前在該市偶園街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從偶園街南側發掘出土了一尊大型贔屓,經青州市博物館相關人員鑑定為明代贔屓。
這尊贔屓身後側斷裂,背上雕刻有精緻的花紋,眼睛、耳朵、頸部雕刻都很生動,其頸部向一側彎曲,全長約2.6米(還不包括斷裂的後半部分),寬約1.2米,整體呈龜形,背部中央位置,有一處寬約0.66米,深約0.3米的石槽(石槽後面殘缺,無法測量石槽長度)。最具特點的是這尊贔屓的頸部向左側彎曲,眼睛、耳朵以及頭頂、背部的精緻花紋加上贔屓身上刻有的爪子及頸部紋路,使這尊贔屓栩栩如生。
青州市博物館副研究館員明軍稱,根據贔屓的石質以及雕刻工藝來看,應該和衡王府石牌坊同時期,但就其呈現出來的特點看,在古代石雕贔屓中不多見,甚至在歷史記載上也很少見。莊明軍還介紹説這尊贔屓也有可能是鎮街的祥獸,也或者是放在石牌坊兩側的。 贔屓為古代祥獸,是傳説中龍的九子之中最小的兒子,力氣很大,只有皇帝御碑或者規格非常高的碑才會是贔屓來馱碑。
安徽碭山
2013年5月,碭山縣高鐵新區王集村村民在麥田裏挖出了一個重約四五噸的大石龜。據文物部門鑑定,該石龜約建於400年前明崇禎年代,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在王集村一片麥田裏,大石龜“斜躺”在一個近3米深的大坑裏,滿身黃土。石龜長約2米,寬約1.6米,厚約0.7米,龜身各部位保存完整,龜甲紋理依稀可見,龜背上有一個長方形的斷切面。
村民王忠生説,解放前,這裏有一座王家廟,石龜就在廟裏,龜背上還馱着一塊石碑。碑文上説是崇禎十二年立碑,已有近400年的歷史了。後來,王家廟逐漸敗落,石碑被人拉走,由於石龜太重,難以移動而保留了下來,後來因其佔地面積大,耽誤種地被村民埋在了地下。鄭徐高鐵修建經過這裏,石龜才被扒了出來。
據縣文物管理所所長徐德平介紹,這隻石龜其實是贔屓,和龜相似,細看有差異。贔屓是龍頭龜身,是功德、長壽和吉祥的象徵,在各地的宮殿、祠堂、陵墓經常可看到其揹負石碑的樣子。碭山縣境內現僅保存3個贔屓,這個是最大的,由此也可以推測出當年王家廟的規模很大。這個贔屓因長期埋在地下,保留比較完整,龍頭沒有損壞,具有很高的文物價值。 [4] 
河南安陽湯陰縣
2013年12月6日,湯陰縣旅遊局稱在岳飛廟景區挖掘出4座碑額和6座碑座。經初步考證,這些均是明清時期的文物,具有很高的文物研究價值。而其中一座刻有“御製”字樣的碑額和一座贔屓形狀的碑座十分引人注目,但“御製”碑額和贔屓碑座是否與乾隆親撰御碑有關,還需進一步考證。
此次共挖掘出4座碑額和6座碑座,分別暫存在兩個庭院內。其中一座碑座為贔屓形狀,贔屓前足緊收,伸脖抬頭,全身長約1.7米、寬約0.91米、高約0.5米,其背上刻有精美的花紋,眼睛和頸部雕刻都很生動。隨贔屓出土的還有一座長約1.1米、寬約0.94米的碑額,上為二龍戲珠浮雕圖案,中為篆體“御製”二字,周邊雕刻有盤龍紋飾,線條流暢,栩栩如生。經初步考證,這些均來自明清時期,有很高的文物研究價值。而刻有“御製”字樣的碑額和贔屓形狀的碑座也表明碑主人身份的尊貴。
岳飛廟相關負責人推測,或為保護石碑而埋於地下。這些碑額和碑座是岳飛廟景區在進行安防、消防工程的施工中發現的。據現場施工負責人黃師傅介紹,當消防管道鋪設至肅瞻亭院內時,施工人員正在挖掘地面泥土,只向下挖了二三十釐米就露出了其中一座碑額的一角。發現後就立即向景區負責人進行了彙報。首先挖出的是1座碑額,之後向周邊順勢進行挖掘,共挖出3座碑額和3座碑座,其中就有“御製”字樣的碑額和贔屓形狀的碑座。隨後管道鋪設至西邊的覲光亭院內時,又挖掘出1座碑額和3座碑座。
岳飛廟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碑額和碑座埋藏較淺,推測埋藏時間應該不是很長。文革時期,因“破四舊”,很多石碑遭到破壞。岳飛廟管理人員為了保護石碑,將一些碑刻埋藏於岳飛廟內。新出土的這些碑額和碑座可能就是文革當時埋入地下的,不過中間的碑身卻沒有被發現。
河北廊坊
河北廊坊霸州信安鎮村民李硯峯在家中掘土時發現一古代文物,經當地文物管理處工作人員鑑定,為距今800年金代贔屓,已被收藏在霸州市文物管理處。
2014年10月初,李家準備翻蓋房屋,挖土到50釐米時發現有一石頭露出來,李怕不小心破壞了,立即給文物管理處打了電話。10月9日,文物工作人員小心翼翼把“石頭”挖掘出來,這尊出土文物經鑑定為贔屓,該村之前是萬佛寺遺址,萬佛寺於金朝所建,所以推測贔屓為金朝時期雕刻而成的。
出土贔屓全長約1.6米、寬約1.3米、高約0.4米,重約兩噸,整體呈龜形。這尊贔屓頸部向左側傾斜,眼睛、耳朵以及頭頂、背部的捲雲紋清晰可見,十分逼真傳神,贔屓背部留有承放石碑的凹槽,但在現場未找到石碑。
台灣地區
台灣現存有清乾隆皇帝為了表彰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事件,特賜十塊以金門“麻糬石”雕刻而成的龜趺御碑。每塊碑高3.1米,寬1.4米,其中四座全刻滿文,四座全刻漢文,二座漢滿文合刻。龜趺御碑運抵台南府時,其中一龜座不慎掉入港內,就另以砂岩仿造一座,原座直到1911年才被台南漁民撈起,供奉在保安宮內。碑座中的九座在赤崁樓中保存,另漢滿文合刻的一座則立於嘉義,這碑座經數次遷移,最後安置於現址嘉義公園為福康安紀功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