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露
- 讀 音
- lòu;lù
- 注音字母
- ㄌㄡˋ ,ㄌㄨˋ
- 部 首
- 雨
- 總筆畫
- 21
露字源演變
編輯“露”字是形聲兼會意字。篆文從雨,路聲。由“路”字和“雨”字組成,本義是露水。《禮記·孔子閒居》中説“風霆流行,庶物露生。”露水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時變成水滴附着在固體上,古人以為是天降下來的雨,故從雨。露珠歷歷在目,不像霜與霧那樣看不清,故又引申為顯露的意思,由此也引申為泄露之義。後又引申為酒的代稱,如薔薇露。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圖1);隸書(圖3)、楷書構形均來自於篆文(圖2)。從各、從路,均表音讀,是不示義的聲符,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2-3]
[6]
露詳細釋義
編輯讀音 | 詞性 | 釋義 | 例句 | 英譯 | 例詞 |
lù | 名詞 | 夜晚或清晨近地面的水汽遇冷凝結於物體。俗稱露水。 | 《詩·召南·行露》:豈不夙夜,謂行多露。 唐·杜甫《月夜憶舍弟》詩: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魯迅《〈偽自由書〉後記》:好像他們的一羣倒是吸風飲露,帶了自己的傢俬來給社會服務的志士。 | dew | 晨露;寒露 |
恩澤。 | 《説岳全傳》第五三回:未曾受享君恩露,先向泉台泣夜螢。 | kindness | 露雨 | ||
糖漿,糖汁。 | 《紅樓夢》第六十回:前日那玫瑰露,姐姐吃了沒有? | drink distilled from flowers,fruit or leaves;syrup | |||
俄羅斯舊譯露西亞的簡稱。 | 章炳麟《箴新黨論》:洪王起於金田,虜始振動,旋踵亦滅。外有晰人之禍,北露西歐交徵諸夏。 | ||||
通“輅”。古帝王所乘之車。 | 《史記·楚世家》:昔我先王熊繹闢在荊山,蓽露藍蔞以處草莽。 裴駰集解引服虔曰:蓽露,柴車素木輅也。 | ||||
通“路”。道路。 | 《詩·邶風·式微》: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周書·武帝紀上》:朝羣臣於露門。 | road | |||
水氣。 | 蘇軾《赤壁賦》:白露橫江。 | hydrosphere; vapor; moisture | |||
姓。 | 《國語·魯語下》:公父文伯飲南宮敬叔酒,以露睹父為客。 漢應劭《風俗通·佚文·姓氏》:露氏,漢有上黨都尉露平。 | ||||
酒的代稱。 | 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七:壽皇時,禁中供御酒名薔薇露。 明·宗臣《過採石懷李白》詩之一:為君五斗金莖露,醉殺江南千萬山。 | 玫瑰露 | |||
動詞 | 滋潤。 | 《詩·小雅·白華》:英英白雲,露彼菅茅。 | moisten | ||
庇護。 | 《國語》:智子之道善矣,是先生覆露子也。 | protect; shelter; shield | |||
顯露;顯現在外;暴露。 | 《禮記·孔子閒居》:地載神氣,神氣風霆,風霆流形,庶物露生。 孔穎達疏:言眾物感此神氣風霆之形,露見而生。 《漢書·揚雄傳下》:今樂遠出以露威爾。 顏師古注:露謂顯暴不深固。 唐·韓愈《石鼓歌》:剜苔剔蘚露節角,安置妥帖平不頗。 | show;become visible;reveal | 坦胸露乳;兇相畢露 | ||
宣佈;揭露。 | 《後漢書·孔融傳》:前以露袁術之罪,今復下劉表之事。 唐·劉肅《大唐新語·孝行》:王君操父,大業中為鄉人李君則毆死。貞觀初,君則以運代遷革,不懼憲綱……遂詣州府自露。 | ||||
破敗;敗壞。 | 《莊子·漁父》:故田荒室露,衣食不足,徵賦不屬,妻妾不和。 郭慶藩集釋:荒露,謂荒蕪敗露。 《荀子·富國》:入其境,其田疇穢,都邑露。 王念孫《讀書雜誌·荀子三》:露者,敗也,謂都邑敗壞也。 | corrupt; ruin | |||
羸弱;瘦弱。 | 《左傳·昭公元年》:於是乎節宣其氣,勿使有所壅閉湫底以露其體。 杜預注:露,羸也。壹之則血氣集滯而體羸露。 孔穎達疏:氣不散則食不消,食不消則食少,食少則肌膚瘦,肌膚瘦則骸骨露也。 《列子·湯問》:丹氣甚猛,形甚露,計粒而食,順風而趨,雖怒,不能稱兵以報之。 張湛注:有膽氣而體羸虛,不能舉兵器也。 | ||||
lòu | 動詞 | 泄露;敗露。 | 《後漢書·張酺傳》:司徒固疾,司空年老,公其傴僂,勿露所敕。 唐·白居易《得乙盜買印用法直斷以偽造論》:潛謀斯露,竊弄難容。 清·侯方域《寧南侯傳》:《良玉初聞世威往,以為捕之,繞牀語曰:“得非丘磊事露耶?”走匿牀下。 |
露古籍釋義
編輯露説文解字
《卷十一》《雨部》 洛故切
露説文解字注
潤澤也。
澤與露㬪韻。五經通義曰:和氣津凝為露。蔡邕月令曰:露者,陰之液也。按露之言臚也。故凡陳列表見於外曰露。亦叚路為之,如孟子神農章羸露字作路是也。
從雨路聲。
露廣韻
洛故切,去暮來 ‖各聲暮部
露康熙字典
《戌集中》《雨字部》
《唐韻》洛故切。《集韻》《韻會》《正韻》魯故切。𠀤音路。《説文》:潤澤也。從雨路聲。《玉篇》:天之津液,下所潤萬物也。《釋名》:露,慮也。覆慮物也。《大戴禮》:陽氣勝,則散為雨露。《五經通義》:和氣津凝為露。蔡邕《月令》:露者,隂之液也。《白虎通》:露者,霜之始。《禮·月令》:孟秋,白露降。《詩·召南》:厭浥行露。箋:厭浥然濕,道中始有露,謂二月中嫁娶時也。
又《小雅》:英英白雲,露彼菅茅。屈原《離騷》:朝飮木蘭之墜露。《前漢·鼂錯傳》:覆露萬民。注:如淳曰:覆,䕃也。露,膏澤也。春秋緯:武露布,文露沉。注:甘露降其國,佈散者,人尙武。沉重者,人尙文。
又《玉篇》:露,見也。《集韻》:彰也。《禮·孔子閒居》:風霆流形,庶物露生。疏:露見而生。《左傳·襄三十一年》:其暴露之。《戰國策》:諸侯見齊之罷露。注:在野曰露。
又《左傳·昭元年》:勿使有所壅閼湫底,以露其體。注:露,羸也。疏:肌膚瘦,則骸骨露也。
又《正字通》:軍中捷書曰露布。《後漢·禮儀志》:請驛馬露布。《文心雕龍》:露布者,露版不封,布諸視聽。
又台名。《史記·孝文紀》:常欲作露台。
又《史記·楚世家》:蓽露藍縷。注:服虔曰:蓽露,柴車素大輅也。《後漢·靈帝紀》:得民家露車共乗之。
又揚子《方言》:覆結或謂之承露。
又《正字通》:庫露,器名。皮日休詩:襄陽作髹器,中有庫露眞。注:玲瓏空虛,故曰庫露。今諺呼書格曰庫露格。
又《前漢·董仲舒傳》:玉杯蕃露。注:皆其所著書名也。《字彙補》:繁露,冕之繅旒也。董仲舒春秋繁露,程大昌演繁露,皆取此義。
又𠂹露,書法也。王愔《文字志》:其阿那若濃露之𠂹。
又《爾雅·釋草》:蔠葵,繁露。注:承露也,大莖小葉,華紫黃色。
又《汲冢周書》:渠叟以䶂犬。䶂犬者,露犬也。能飛,食虎豹。
又白露、寒露,𠀤節𠋫名。見《後漢·律曆志》。
又《詩·邶風》:胡為乎中露。傳:中露,衞邑也。
露字形書法
編輯露字形對比
露書寫演示
“露”字是上下結構。上面是一個“雨”字,下方是一個“路”字。在第八筆一點結束“雨”字書寫,在“雨”字正下方開始“路”的書寫。在第二十一筆一橫結束“露”字書寫。
露書法欣賞
露音韻彙集
編輯露中上古音
時代 | 聲韻系統名稱 | 韻部 | 聲母 | 韻母 |
先秦 | 高本漢系統 | ɡl | ɑɡ | |
王力系統 | 魚 | l | a | |
董同龢系統 | 魚 | l | ɑɡ | |
周法高系統 | 魚 | l | aɣ | |
李方桂系統 | 魚 | ɡl | agh | |
兩漢 | 西漢 | 魚 | ||
東漢 | 魚 | |||
魏 | 魚 | o | ||
晉 | 魚 | o | ||
南北朝 | 宋北魏前期 | 魚虞模 | o | |
南北朝 | 北魏後期北齊 | 魚虞模 | o | |
南北朝 | 齊梁陳北周隋 | 虞模 | u | |
隋唐 | 擬音/高本漢系統 | l | uo | |
隋唐 | 擬音/王力系統 | l | u | |
隋唐 | 擬音/董同龢系統 | l | uo | |
隋唐 | 擬音/周法高系統 | l | uo | |
隋唐 | 擬音/李方桂系統 | l | uo | |
隋唐 | 擬音/陳新雄系統 | l | u |
露韻書集成
字形 | 小韻 | 韻攝 | 聲調 | 韻母 | 聲母 | 聲類 | 開合 | 等第 | 清濁 | 反切 | 擬音 | |
廣韻 | 露 | 路 | 遇 | 去聲 | 暮 | 來 | 合口呼 | 一 | 次濁 | 洛故切 | luo | |
集韻 | 遇 | 去聲 | 莫 | 來 | 合口呼 | 一 | 次濁 | 魯故切 | lo | |||
遇 | 去聲 | 莫 | 來 | 合口呼 | 一 | 次濁 | 魯故切 | lo | ||||
韻略 | 去聲 | 暮 | 魯故切 | |||||||||
增韻 | 去聲 | 暮 | 魯故切 | |||||||||
中原音韻 | 路 | 去聲 | 魚模 | 來 | 次濁 | lu | ||||||
中州音韻 | 去聲 | 魚模 | 郎都切 | |||||||||
洪武正韻 | 路 | 去聲 | 暮 | 來 | 來 | 次濁 | 魯故切 | lu | ||||
分韻撮要 | 路 | 陽去 | 孤 | 來 |
- 參考資料
-
- 1. 國務院發佈關於《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國政府網[引用日期2020-04-20]
- 2. 李學勤主編;趙平安副主編.字源[M]:天津古籍出版社;遼寧人民出版社,2013.07:1025
- 3. 露 字源演變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0-04-20]
- 4. 露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08]
- 5. 平水韻部 七遇 .搜韻[引用日期2020-04-20]
- 6. 谷衍奎編 .漢字源流字典.北京:語文出版社,2008.01:2016-2017
- 7. 中國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編纂.漢語大詞典 [M]: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86.11:16093
- 8.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406
- 9. [東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 説文解字 2 全注全譯版[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08.05:2292
- 10.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0.07:367
- 1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8.08:1368
- 12. 《康熙字典》書影1378頁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0-04-20]
- 13. 《説文解字》書影406頁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0-04-20]
- 14. 《説文解字注》書影2292頁 .國學大師[引用日期2020-04-20]
- 15. 露 中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20]
- 16. 露 上古音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20]
- 17. 露 韻書 .漢典[引用日期2020-04-20]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