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露灣

鎖定
露灣(拉丁語“Sinus Roris”)是月球上的一個小月海區,靠近月球正面西北側邊緣。事實上,通過一條地峽與風暴洋冷海相連,其邊界並不清楚。
中文名
露灣
外文名
Sinus Roris
地理位置
月球正面西北側
拼    音
lù wān

露灣名稱和範圍

露灣之名是1651年由喬萬尼·巴蒂斯塔·裏喬利所命名,1935年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認可接受。在古代,該月灣還有其他的名稱:1645年荷蘭天文學家米迦勒·弗洛倫特·範·朗倫稱之為“君主灣”(拉丁語“Sinus Principis”);1647年波蘭天文學家約翰·赫維留命名它為“許珀耳玻瑞亞灣”(拉丁語“Sinus Hyperboreus”)。
以前的許多月面學家對露灣範圍的理解不像現在,範圍的界定都較為隨意,在月圖所標明的區域往往更大。向西遠達傑勒德環形山和雷普索爾環形山、東則到哈爾帕盧斯隕石坑,而往南直至北緯44°,逼近呂姆克山,遠遠超出它的實際範圍。其中:裏喬利和赫維留對露灣的理解是範圍為450×200公里的暗地,中間坐落着明亮的哈爾帕盧斯隕石坑;朗倫則認為連接整個風暴洋北側邊緣,約有700公里長。相反,國際天文聯合會將哈爾帕盧斯隕坑到冷海的東北區縮小了一半。2016年MAC地圖上標註的“露灣”範圍是中心座標為北緯50.3°、西經50.8°,直徑約200公里的區域。

露灣描述

露灣西南側併入風暴洋,東北與冷海相連,東南岸是虹灣中一座直徑260公里隕石坑的側壁。露灣的覆蓋層顯示出很強的反照率差異,靠近風暴洋部分的熔岩區通常較冷海的更暗。另外,月灣部分地區覆蓋着哈爾帕盧斯隕坑發亮的濺射物。覆蓋月海的熔岩年齡相當小,根據撞擊坑計數估計為15±5億年,但哈爾帕盧斯隕坑東北區則為33-37億年。月灣表面高度位於月面基準海撥2.1-2.6公里之下,與相鄰月海處於同一水平。

露灣地貌

沿月灣東南側坐落着劉維爾夏普、傅科和布格隕坑,西北側則有馬爾可夫恩諾皮德斯、巴貝奇、索思、羅賓遜、赫瑞鮑等隕坑。月灣表面直徑40公里的哈爾帕盧斯隕坑覆蓋着年青的熔岩並被一圈發亮的光環包圍,在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月圖中被標在月灣的東北邊界。此外,月灣周圍還分佈着許多衞星隕坑。其中之一是月灣面部的-“劉維爾 DA”同心環坑,它由至少有兩個環及一些山丘構成;另一座位於風暴洋露灣西南邊緣的同心環坑幾乎被熔岩和光環淹沒,還有一座位於月灣西側邊緣的馬爾可夫隕石坑附近。
在月灣南端蜿蜒着一條狹窄的夏普月溪(Rima Sharp),它起源於風暴洋並向南延伸。月灣從北至南邊沿分佈着一道長長的無名嶺,其東南部山嶺較低。風暴洋靠近露灣的地方坐落着一座大型複雜的火山-呂姆克山,還有一座更小,但明顯分開的是"梅拉諾 T"火山。
早期由沃納·馮·布勞恩提出的登月概念,就是設想在露灣建立一個永久性月球基地。這些領先的概念,在很大程度上改進了阿波羅計劃
亞瑟·查理斯·克拉克的小説《月海沉船》(A fall of Moondust)虛構了一個位於露灣的“渴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