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霞坑村

(安徽省歙縣下轄村)

鎖定
霞坑古稱蛇坑,形狀為蛇而得名,歙縣城關出東門60裏,發源於清涼峯北側的槐源河,流涇60裏在霞坑河谷地段,衝擊成一長條形5里長、裏許寬的平川,是多山少地的歙縣南鄉面積最大的一塊平谷。村前面對著名的柳亭山,是被今日國內外攝影師稱為人間仙境的石潭九坑十八(士太)眾山莊,霞坑村的後面的龍山可一直蜒棉到七姑尖、清涼峯
中文名
霞坑村
外文名
Xiakeng villgae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安徽省歙縣
氣候條件
温帶大陸性氣候
著名景點
黃山,徽州古城,十八拐
機    場
黃山國際機場
火車站
歙縣火車站
車牌代碼
皖J
方    言
本地土方言
説    明
歷史悠久

目錄

霞坑村歷史背景

歷史有記載的開闢霞坑河谷的主要為方、吳二姓,著名人物有吳三桂,吳桂月等人。在明、清代以後陸續有周、潘、洪、李、許、黃、胡、錢、王、姚、葉、鄭等姓氏遷入,雖吳姓占主導地位,但各姓和睦相處,成為徽州罕見的各姓雜居的村莊。
解放後在霞坑村成為鄉、公社、鎮的行政機關後,陸續有其他姓氏遷入。
方蒙遷居霞坑左昌乾和方氏十二派 方氏始祖在漢平帝元始間,即公元零零年間,漢黟侯方儲的祖父方紘公避王莽篡位難,於公元000九年過江,遷居歙縣之東鄉即今之淳安縣,方儲公第三十七世孫方蒙,於宋太祖乾德二年(960-970年)始遷居霞坑左昌幹,即今霞坑鎮政府與河政所在地一帶,方氏祖先於宋代就修建了左昌碣,灌溉着下游的幾百畝水田,這是歙縣最早修建的水碣之一。方蒙公的後裔再遷到附近的蘇村,並由蘇村遷淳安幫源、佘坡、(石番)溪、老竹源、柘源、茆田、臨河、聯墅、潛口、後市等地,從這些地方又分遷江蘇、浙江、福建、江西、廣西直至台灣,衍繁為方氏十二大派。
石潭吳氏主要居住地 霞坑村古時為石潭鄉管轄,是石潭吳姓兩堂的主要居住地,今霞坑村的坑士川、半源、利石、霞井、壩坑幾個居民點吳姓自都是明代就遷自石潭,並在各地建了分祠。
霞坑的興起得益於杭徽公路,自1936年杭徽公路建設後,成為附近幾大村鎮裏方、石潭、金村、上幹、溪上及昌溪水南等地的交通要衝,自起商業手工業興起,解放後成為鄉、公社、鎮的所在地,尤其是近30年人口急增,成為附近山莊移民的第一站。

霞坑村宗祠

霞坑村原有祠堂四座,即方氏真應廟、吳氏餘慶堂、潘氏祠、李氏祠,今全部被毀。
方氏真應廟 歷史最為悠久,可以説是徽州建立宗祠之始。宋代為紀念方氏始祖方儲,宋政和七年(1114年)丁酉,奉敕建立廟宇,名曰真應廟,在歙邑南柳亭山下。明清以後又由專祠(專門紀念漢黟侯方儲)轉化為方氏宗祠,後成為方氏十二派總祠堂,即全國方氏總祠,有“萬派朝宗”和“散處留千派,尋源總一家”之稱,歙縣柳山方氏的真應廟建於北宋初年,這在當時徽州甚至全國開闢了以姓氏為中心的宗族祠廟先河。可見柳山方氏真應廟在國內在徽州的地位是別無僅有的。
二十卷的《柳亭山真應廟方氏會宗統譜》是今國內外研究徽州宗族的主要資料,今存美國日本各一套。廟存譜文革被毀。
方氏真應廟在五八年大躍進時辦農具廠,1968年文革時拆其磚木修建霞坑中學,徹底被毀,今僅留地基。
吳氏餘慶堂即戲台址,解放後為霞坑糧站,文革時拆毀。
潘氏宗祠五八年成為公社政府辦公用,後被拆。
李氏宗祠,長毛後就破敗,土改時分給唐姓居住。

霞坑村古蹟

左昌寺 宋紹興四年建在柳亭山頂,明季毀。
左昌碣和天井潭 左昌碣在槐源橋旁,灌田一百八十畝餘,之上有天井潭,深四十餘丈,旁有石筍,高出水面,潭畔石壁崖橫一石磴,可坐以垂釣,風景絕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