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霜浦歸漁圖

鎖定
《霜浦歸漁圖》是元代畫家唐棣創作的絹本淡設色畫,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圖畫坡石間喬松、枯木及雜樹叢立,暮色已起,林邊小徑上漁人負罾罩等漁具罷漁而歸。叢樹佔據畫幅的主要部分,遠處的叢林樹梢在雲靄中隱現,令人遐想。並立的喬松,虯曲多節的枯樹,雜樹樹葉或用夾葉法,或用漬點法。該圖人物線描熟練準確,形神俱得。 [1] 
中文名
霜浦歸漁圖
材    質
絹本
作    者
唐棣
創作年代
元代
規    格
縱144釐米,橫89.7釐米
畫作類型
淡設色畫
現收藏地
台北故宮博物院

霜浦歸漁圖畫作內容

《霜浦歸漁圖》 《霜浦歸漁圖》
此幅描繪在清朗、寧靜的仲秋季節,岸邊溪旁,漁父捕魚歸來的情景。畫面近景為參天的秋樹雜生,雙松挺立,枝葉繁茂,盤根虯曲,樹幹粗直,枝葉紛披,這組叢樹為此畫的主體。其松針、夾葉、點葉,向背俯仰的蟹爪、鹿角樹枝,有的枝葉茂密,有的枝葉疏落,無一類同。遠景繪有茂密叢林,濃郁蒼茫。作為畫面主要部分“歸漁”,人物活動,安置在畫的左下方,即將三個捕魚者被處理在中景位置,三位漁父,前者肩負着大漁網,後者揹負滿筐鮮魚,中間一人前後呼應,顧盼有致,漁翁笑歸。 [2] 
此圖自題“至元又戊寅冬十一月,吳興唐棣子華作”,鈐“唐棣”、“唐氏子華”兩印。 [3] 

霜浦歸漁圖創作背景

唐棣早年曾被譽為“奇童”。詩文書畫都很有名,所作華潤蓊鬱,別有情趣。根據圖上自題可知,該圖作於至元四年(1388年),為其四十二歲盛年作品。 [3] 

霜浦歸漁圖藝術鑑賞

霜浦歸漁圖構圖

三位漁父在圖中的地位醒目突出,其人物勾描嚴謹細密,彼此顧盼笑語的舉止刻畫入微。這是此畫的成功之處。此畫構圖在平正中求變化。 [2] 

霜浦歸漁圖技法

《霜浦歸漁圖》局部
《霜浦歸漁圖》局部(2張)
該圖中作者採用近深遠淡的手法,主要部分墨色濃重,用筆嚴謹;遠景部分則以淡墨寫出,彼此呼應,相輔相成。從此幅中明顯看出,凡沙岸坡石和枯木筆法源自郭熙,但設色清麗,山石皴擦少,用墨淡逸,靠勁挺的線條來塑造形象。墨法乾濕並用,以濕墨為主,參以幹筆飛白,蒼潤互現,使坡石極富濕凝厚重的質感。人物刻畫細密,自然生動,富有生活情趣,表現了現實風土人情、富有生活氣息。 [2] 
此畫以工筆為主,而又有多種變化,構思佈局細密精整,法度嚴謹,筆墨豐潤。樹石法自郭熙,喬松並立,枯樹虯曲多節疤,雜樹樹葉或用夾葉法,或用漬點法。 [4]  該圖人物線描熟練準確,形神俱得。 [1] 

霜浦歸漁圖名家點評

當代書畫家陳振濂:如果説像《松蔭聚飲圖》這樣的作品還只是令人想見宋人畫式的一般技巧格式的話,那麼《霜浦歸漁圖》不但可以更進一步地上溯宋人宏大的畫面氣勢,同時還能反映出唐棣本人的全面能力。他可以為十分工整的細筆人物,又可以為十分粗獷的樹石皴擦。 [5] 

霜浦歸漁圖歷史傳承

此圖舊為清內府及梁清標收藏,著錄於《石渠寶笈》,畫上有梁清標收藏印兩方,清乾隆諸璽及乾隆題詩。 [3]  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霜浦歸漁圖作者簡介

唐棣(1296—1364),元代畫家。字子華,湖州(今屬浙江)人。“以茂才異等起家”。官至吳江知州。早熟,稱“神童”,工畫山水,“嘗遊翰林公之門”,得趙孟頫指授,並師法李成、郭熙,善於佈置景物,點綴人物尤佳,筆力堅硬,畫風清森華潤,猶存宋人遺法。曾參與集慶(今江蘇南京)龍翔寺及元宮嘉熙殿作壁畫,晚年兼學高克恭。明鑑賞家張醜推舉他為“元人中之巨擘。”傳世作品有《霜浦歸漁圖》軸、《雪港捕漁圖》軸等。 [6] 
參考資料
  • 1.    於明主編.中國名畫欣賞 宋 遼 夏 金(二) 元朝(一):青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04月第1版:222
  • 2.    蔣文光主編,中國曆代名畫鑑賞 (上冊),金盾出版社,2004年09月第1版,第1062頁
  • 3.    伍蠡甫.中國名畫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3年11月第1版:529
  • 4.    張婷婷編著.中國傳世山水畫 卷三:中國畫報出版社,2013.09:193
  • 5.    陳振濂著.陳振濂談中國繪畫史 二 南宋~元末: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9:158
  • 6.    蔣文光主編.中國曆代名畫鑑賞 (上冊):金盾出版社,2004年09月第1版: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