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霍州州署大堂

鎖定
霍州州署大堂,位於中國山西省臨汾市霍州市東大街16號,重建於元大德八年(1304年),為中國國內現存較完整的古代州衙建築 [2] 
霍州州署大堂為霍州署主體建築,與譙樓、儀門、甬道、戒石亭等共列於州署中軸線上 [2]  。大堂坐北朝南,面闊進深各5間,東西通面闊22米,南北總進深15.1米,佔地面積332平方米,坐落在高出堂外地面1.2米的月台上,單檐歇山頂,通高10米,前有明代所建抱廈 [4]  。大堂用料加工粗糙,使用自然材稍加歐制而成,屬山西元代地方手法。霍州州署大堂為研究中國古代政權機構的發展演變以及衙署規劃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 [2] 
1996年11月20日,霍州州署大堂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 [1] 
中文名
霍州州署大堂
地理位置
中國山西省臨汾市霍州市東大街16號
所處時代
佔地面積
332 m²(僅大堂範圍)
保護級別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開放時間
全年08:00-18:00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文保編號
4-119-3-41 [1] 

霍州州署大堂歷史沿革

霍州州署大堂正景 霍州州署大堂正景
霍州署衙最早據載為隋朝中將宋老生的幕府,後成為唐朝尉遲恭的帥府行轅,李淵建唐後,改霍山郡為呂州,自此作為州治衙署,已歷時1400多年 [5] 
元大德七年(1303年),唐代所建州署因地震倒塌 [3] 
元大德八年(1304年),霍州州署大堂進行重 [4] 
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霍州署因戰事發生,大部被火焚燬,只有大堂倖存 [4] 
明、清兩代多次對大堂等州署建築進行了增補修葺,州署建築逐漸形成現有的規模 [4] 
1996年5月,霍州署大堂院對外開放 [5] 
2007年4月28日,霍州市人民政府全部遷出衙署,結束了署衙千餘年來政府辦公的歷史 [5] 

霍州州署大堂建築格局

霍州州署大堂主體建築

霍州州署大堂與抱廈 霍州州署大堂與抱廈
霍州州署大堂位於中國山西省臨汾市霍州市東大街16號霍州署內,為霍州署主體建築,與譙樓、儀門、甬道、戒石亭等共列於州署中軸線上,處於中軸線建築羣的中心位置,是歷代知州舉行重大儀式、盛典、處理重大事項、判處大案要案的地方,是衙署內最古老的建築,也是衙署內僅存的一座元代遺構 [2]  [4] 
大堂坐北向南,面闊進深各5間,東西通面闊22米,南北總進深15.1米,佔地面積332平方米,坐落於高出堂外地面1.2米的月台上,單檐歇山頂,通高10米。從遠處看,高大雄偉,古樸典雅,巍峨壯觀,等級森嚴;到近處觀,堂內上下左右,既不雕樑畫棟,又不彩壁繪牆,樸實無華,莊嚴肅穆。大堂營造法式為五間六椽,前後乳袱用4柱,堂內減柱造,明間金柱全部減去,僅有前後4根檐柱,大梁內額跨度長,明間開闊;14根頂梁大柱,直徑均在0.5米左右;6根粗壯大梁,直徑均在0.8米以上 [4] 
大堂前有抱廈,與大堂緊密相聯、渾然一體,為明代所建,但建築風格有所不同。抱廈面闊三間31.8米,進深一間6.3米,四椽袱柱,捲棚灰瓦懸山頂,斗拱四鋪作,單下昂計心造,共七組,但無一組放在柱頭之上,這一結構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絕無僅有 [4] 

霍州州署大堂關聯建築

  • 綜述
衙署坐北朝南,中軸線佈列有譙樓、儀門、甬道、戒石亭、大堂,大堂之後設有二堂、內宅,兩側有陳公祠、靜怡軒、綠雲山館、花園等大小建築70餘間 [2] 
  • 古霍名郡牌坊
牌坊與譙樓 牌坊與譙樓
古霍名郡牌坊位於影壁後、譙樓前,臨街而立,挺拔氣派,明代之前叫承流宣化坊,當時是教化百姓的場所。牌坊高13.5米,寬14米,底部由四根並列大柱支架構成3個門,中間寬大,兩邊較小,重檐懸山頂,由圓椽、方桷、斗拱、筒瓦構成,琉璃剪邊,絢麗奪目。為宣揚霍州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明代知州蕩克寬將牌坊南面正上楣的“承流宣化”改為“古霍名郡”,左右兩側楣分別題“平理”“保釐”,這是對過去霍州衙署行政職能的高度概括。北面正上楣題“保障三城”,指清代直隸霍州管轄範圍。此牌坊解放初期被毀,1999年重建 [4] 
  • 譙樓
譙樓,位於牌坊北35米處,雄偉高大,宛若城門,居衙門前端,是整個衙署的制高點與城市的瞭望台和信息台,古時發佈政令、張貼布告,均在譙樓和城門。譙樓下部基座為磚石結構,上部為木質樓閣,十字歇山頂,通高19.6米,基座東西長15米,南北寬11米。磚砌拱券式門洞上部鐫“拱辰”兩個大字,出自《論語》“以政為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意思是執政者如能以德感人,則近者悦,遠者來,天下歸順。此樓始建於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1985年倒塌,1990年復建 [4] 
  • 丹墀
丹墀是譙樓與儀門之間的署內廣場,東西寬約35米、南北長約60米,紅色地磚鋪就,是知州舉行儀式和羣眾“鬧社火”、集會的場所。每年開春,為祈求一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知州都要在這裏舉行隆重儀式祭拜天地。丹墀東側廊房為快班、捕署、土地廟所在地。西側為司獄司,即監獄,且分男監、女監,佔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監獄北邊,設獄神廟,供奉管理監獄的獄神,獄官獄卒祈求監獄平安無事,囚徒人犯祈盼得到公正判決 [4] 
  • 儀門
儀門 儀門
儀門是霍州衙署的第二道正門,位於丹墀北部,取其“有儀可象”之意,是知州舉行重大禮儀活動的地方。古代各級官員到訪、降旨,必須在儀門前落轎下馬,然後拾級步入。儀門為高台基建築,台基距地表2.5米,房脊距地面8.3米,高高在上,肅穆威嚴,東西長15米,南北寬10米,面寬、進深各三間,四梁八柱,五檁四椽,設斗拱七組,灰瓦懸山頂,大門前有4.5米寬的台階18級,在古代九為大,選擇兩個九作為台階步數,暗寓本處衙門為本州最高施政機關。儀門東西兩側各設一門,東為人門,供平時行人和車馬出入;西為鬼門,被判死刑的犯人即由此門推出斬首 [4] 
  • 甬道
甬道與戒石亭 甬道與戒石亭
甬道位於儀門之後,磚石鋪築,長62米,寬6米,高出地面1米,直達月台和大堂,供知州迎送貴賓及官員 [4] 
  • 戒石亭
戒石亭是甬道中間建立的一座木牌坊,專為安置和展示箴言警語等提醒官員的戒石而立。亭形似古霍名郡牌坊,仍為四柱三門形制,中寬邊窄,但體量大大縮小,橫額北邊木雕“清慎勤”,南為“天下為公”,民國年間所刻 [4] 
  • 二堂
二堂又稱鑑心堂,是知州初審民事、刑事案件及處理日常事務的場所,面寬、進深各3間,東西長17.8米,南北寬8.9米,通高6.3米,硬山頂,4椽4鋪作單昂斗拱。堂後設迴廊,康熙四十二年(1073年)聖祖皇帝西巡,路宿霍州署,親筆御書:“日色才臨仙掌動,香煙欲傍袞龍浮”賜於知州李紹祖,後製匾恭懸於此 [4] 
  • 內宅
內宅位於二堂之後,為明代建築,是知州及其家眷生活起居的地方,也是衙署中軸線上最後的一組建築,面闊、進深各三間,懸山頂,東西長12.6米,南北寬3.2米,通高6.5米 [4] 

霍州州署大堂建築風格

霍州州署大堂內景 霍州州署大堂內景
大堂用料加工粗糙,使用自然材稍加砍制而成,屬山西元代地方手法。所有樑架檁柱選材用料均不刨不旋,順其自然,粗頭盡其材,細頭稍加墊。這種獨具匠心的木結構營造法式屬歷史罕見,更體現了元代粗獷豪放、莊重威嚴的建築風格 [2] 
大堂前抱廈與大堂緊密相聯,渾然一體,但建築風格迥然不同,樑柱均經刨旋,兩頭粗細相同,椽檁彩繪,富麗堂皇,與大堂樸實無華的建築風格形成鮮明對比,為明代所建。抱廈面闊三間31.8米,進深一間6.3米,四椽栿柱,捲棚灰瓦懸山頂,斗拱四鋪作,單下昂計心造,共七組,但無一組放在柱頭之上,這一奇特結構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上絕無僅有 [4] 
二堂與大堂緊密相聯,渾然一體,但建築風格迥然不同,樑柱均經刨旋,兩頭粗細相同,椽檁彩繪,富麗堂皇,與大堂樸實無華的建築風格形成鮮明對比 [4] 

霍州州署大堂文物遺存

霍州州署大堂與月台 霍州州署大堂與月台
霍州州署大堂前戒石亭下有戒石兩塊,東寫“公生明”,西寫“廉生威”,出自《荀子》,用以警戒官吏;碑兩塊,西碑刻“爾奉爾祿,民膏民脂”,東碑刻“下民易虐,上天難欺”,這是後蜀孟昶所撰《戒官僚》中的四句, 宋太宗親書賜予郡國,命立石堂前,進出熟視,誡勉不忘 [4] 
大堂月台南沿邊伏卧石虎、石獅各一對,其中石虎為唐代遺物,證明霍州衙署距今已有1300餘年歷史 [4] 

霍州州署大堂歷史文化

成書於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的《霍州志》敍述了州署的歷史沿革,元代時的霍州州署,已發展成相當規模的建築羣,是當時皇帝出遊巡幸的行宮 [4] 
霍州州署大堂及其內牌匾 霍州州署大堂及其內牌匾
主體建築結構形式和細部作法較晚期衙署建築更為自由。明清衙署無論是平面佈局、主體造型,還是營造法式、局部作法均非常嚴謹,王權至上的文化主題深深滲透於地方衙署建築之中。然而,霍州衙署作為元代中期建築是例外。1934年8月,已故建築學大師梁思成偕夫人到霍州署進行調查,在《梁思成文集·晉汾古建築預查紀略》中曾有敍述:“在霍縣的政府大堂的結構上,得見到滑稽絕倫的建築獨例。大堂前有抱廈、面闊三間,當心間闊而梢間稍狹。四柱之上,以極小闌額相聯,其上卻託着一整根極大的普柏枋,將中國建築傳統的構材權衡完全顛倒,這還不足為奇;最荒謬的是這大普柏枋之上,作者竟將斗拱在結構上之原意完全忘卻,隨便位置。斗拱位置不隨立柱安排,除此一例外,惟在以善於作中國式建築自命的慕菲氏所設計的南京金陵女子大學得觀之。”這種作法與中國現存的總督署、知府署、知縣署相比,明顯是一種“僭越”。究其原因,概是因為元代山西地處蒙漢交界地帶,戰事頻繁,政權更迭,社會動盪,民生凋敝。表現在建築上,不像唐宋時期體量宏大壯觀,用材嚴謹規整,在細部作法上也顯粗糙豪放。梁思成先生以紀實而幽默的筆法,一語道破霍州署大堂及其抱廈在中國建築史上的獨特和珍貴之處 [4] 
作為古代基層政府機構,它無論佈局規模,還是建築形式,都遵循着封建規制的規範,包含着尊卑等級的理念,體現着中國古代建築含蓄、自制的內向形態,是封建社會各級官府活動的縮影,映射着當時社會的文化內涵。衙署建築羣橫向分為中軸線和東西輔線三大部分,縱向分為州前坊(古霍名郡坊)、譙樓、丹墀、儀門、月台、抱廈、大堂、二堂、內宅等九大建築羣,整體給人以空曠肅穆之感。為了更加強調大堂的莊重嚴肅,在大堂前佈置了一系列庭院和建築。二龍戲珠影壁、古霍名郡牌坊、譙樓、儀門等建築和寬闊的丹墀廣場,渲染烘托出大堂的重要地位,體現了統治階級的權威。在平面佈局上特別強調軸線對稱,中央廳堂,兩側輔助,尊卑有別,井然有序。衙署建築以中央甬道為中心,將主要建築放在中軸線上,遵循“左文右武”“左尊右卑”“前朝後寢”的佈局思想,構成前後貫通的數進四合院,每進院落以主要建築為中心,左右對稱設置配房、廂房、廊房、過廳等次要建築,這種佈局集中體現了舊時官衙莊重、肅穆的威嚴氣勢,適應中國古代社會的宗法和禮教制度,便於安排成員的住所,使尊卑、長幼、男女、主僕之間有明顯的區別。這種刻意設計的建築佈局,實際上反映的是一種人間秩序,表達出封建社會的政治、生活倫理 [4] 

霍州州署大堂文化價值

霍州州署大堂是中國現存保存較為完整的古代州級衙署,與北京的故宮、保定的直隸總督署等建築,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式建築文化體系 [4] 
霍州州署大堂為研究中國古代政權機構的發展演變以及衙署規劃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 [2] 

霍州州署大堂文物保護

1965年5月24日,霍州州署大堂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佈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 
1996年11月20日,霍州州署大堂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霍州州署大堂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霍州州署大堂位於山西省臨汾市霍州市東大街16號
  • 開放時間
霍州州署大堂全年08:00-18:00免費對外開放。
  • 交通信息
可乘坐公交車霍州1路、霍州2路至前進街公交站步行125米即可到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