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霍山縣小南嶽文學社

鎖定
霍山縣小南嶽文學社是安徽霍山的一個民間文學團體,旨在弘揚霍山本土文化,締結霍山人的文學情緣。
中文名
霍山縣小南嶽文學社
機構性質
地方性民間文學團體
成立時間
1983年10月3日
社員規模
30多人

霍山縣小南嶽文學社基本概況

霍山縣小南嶽文學社是經文化主管部門批准,民政部門正式登記註冊的民間文學團體。社員全部以自願的方式加入,現有社員三十多人,來自社會各行各業。自成立以來,文學社始終堅持黨的文藝方針和政策,以宣傳改革開放成果、繁榮文學事業為宗旨,以創作謳歌時代精神的文學作品為目標;以培養和發現文學新人為己任;積極地為推動霍山縣文化事業的發展做貢獻。 [1] 

霍山縣小南嶽文學社發展歷程

文學社換屆選舉會議 文學社換屆選舉會議 [2]
霍山縣小南嶽文學社成立於一九八三年十月三日。那天,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在館長張書聖的倡議下,館員張震亞召集了8位文學愛好者聚集在文廟的西廂房裏。於是,這個古時被稱為衡山國的土地上,誕生了有史以來第一個傳播文學、從事文學創作事業的羣眾團體組織。小南嶽文學社的成立也是我省改革開放後第一個組織嚴謹、活動規範、經合法登記的文學團體。文學社通過選舉產生了第一屆社委會。社長餘方林,付社長張震亞、謝明,秘書長張宏雷,社務主任褚進龍。二000年十月三日,文學社進行了新一屆社委會選。金從華任社長;張震亞、尹傳俊為副社長;褚進龍為秘書長;張世明為社刊主編。 [1] 

霍山縣小南嶽文學社團體影響

小南嶽文學社從成立起便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霍山縣委、政府一直給予高度重視和關懷,社會各界和相關部門也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和支持,特別是受到了省內外很多知名作家的鼓勵和扶持,先後有十餘位知名作家來文學社指導、進行文學創作講座。我省著名作家魯彥周、江流、劉祖慈、苗振亞、祝興義等多次來霍山看望文學社社員,充分地肯定了文學社的活動和創作成果。江流先生於88年11月12日在《安徽青年報》撰文“盛夏賞小荷”盛讚小南嶽文學社。2000年10月,中國作家代表團來霍山採風,王蒙、鄧友梅、吳泰昌、邵燕祥、張賢亮、雷霆、葉兆言、孫靜軒、鄧剛、馮苓植、王麗萍等接見文學社部分社員。張賢亮還欣然為文學社題寫了社名。 [1] 

霍山縣小南嶽文學社豐碩成果

一九八四年十一月,小南嶽社刊《小南嶽》問世。金從華任社刊主編。二00三年八月,《小南嶽》文學報問世,並於二000年和二00四年編髮了《霍山縣小南嶽文學社優秀作品集》和《小南嶽》成立二十週年紀念專刊。一九八六年三月,文學社舉辦了首期大型文學講座活動。來自全縣十幾個文學團體的文學愛好者八十餘人,接受了省內主要報刊的作家及編輯的培訓,將全縣的文學創作活動推向了高潮;同年五月六日,《皖西報》以整版的篇幅首發了小南嶽文學社社員作品專輯;以後,《皖西報》又多次編髮了文學社社員的作品專輯。一九八六年五月二十六日,一九八八年八月三日,《安徽日報》副刊以整版的篇幅,兩次刊登了小南嶽文學社社員的作品專輯,在省內外引起強烈反響,使得文學社及社員享有了崇高的榮譽感和使命感。該兩個作品專輯是迄今為止《安徽日報》唯一編髮的文學社團作品專輯。
文學社成立以來,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讀書活動。一九八九年五月,文學社被安徽省讀書自學活動指導委員會、省總工會授予“安徽省讀書自學活動先進集體”稱號。一九九三年六月,文學社女子團體獲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全國職工讀書自學活動先進集體”稱號。文學社社員、顧問吳南江,於89年被省總工會授予“全省自學成才獎”稱號,2000年被全國總工會授予“中華全國讀書自學積極分子”稱號。二十年來,文學社培養了一大批人才,他們不僅在文學事業上獲得了豐碩的成果,也在各行各業顯露身手,成為各自崗位的中間力量和業務骨幹。很多社員都多次被授予“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等光榮稱號。
文學社成立二十年來,已有7位社員被吸收為安徽省作家協會會員,6位社員出版了個人作品專輯,一百多篇(首)作品被十多家出版社收錄結集,公開發表各類作品三千多篇(首),有十二位社員獲得省級以上文學獎三十多次。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