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霍亂菌

鎖定
霍亂是因攝入的食物或水受到霍亂弧菌污染而引起的一種急性腹瀉性傳染病。每年,估計有300萬~500萬霍亂病例,另有10萬~12萬人死亡。病發高峯期在夏季,能在數小時內造成腹瀉脱水甚至死亡。霍亂是由霍亂弧菌所引起的。霍亂菌是引起人體消化道嚴重病患的弧菌。
中文名
霍亂菌
釋    義
引起人體消化道嚴重病患的弧菌

目錄

霍亂菌發現

霍亂是由霍亂弧菌所引起的。O1和O139這兩種霍亂弧菌的血清型能夠引起疾病暴發。大多數的疾病暴發由O1型霍亂弧菌引起,而1992年首次在孟加拉國確定的O139型僅限於東南亞一帶。非O1非O139霍亂弧菌可引起輕度腹瀉,但不會造成疾病流行。是在亞洲和非洲的一些地區發現的新的變異菌株。據觀察認為,這些菌株可引起更為嚴重的霍亂疾病,死亡率更高。

霍亂菌傳播

霍亂弧菌存在於水中,最常見的感染原因是食用被患者糞便污染過的水。霍亂弧菌能產生霍亂毒素,造成分泌性腹瀉,即使不再進食也會不斷腹瀉,洗米水狀的糞便是霍亂的特徵。

霍亂菌致病原因

霍亂弧菌為革蘭染色陰性,對乾燥、日光、熱、酸及一般消毒劑均敏感。霍亂弧菌產生致病性的是內毒素及外毒素。正常胃酸可殺死弧菌,當胃酸暫時低下時或入侵病毒菌數量增多時,未被胃酸殺死的弧菌進入小腸,在鹼性腸液內迅速繁殖,併產生大量強烈的外毒素。這種外毒素具有ADP-核糖轉移酶活性,進入細胞催化胞內的NAD+的ADP核糖基共價結合亞基上後,會使這種亞基不能將自身結合的GTP水解為GDP,從而使這種亞基處於持續活化狀態,不斷激活腺苷酸環化酶,致使小腸上皮細胞中的cAMP水平增高,導致細胞大量鈉離子和水持續外流。這種外毒素對小腸黏膜的作用引起腸液的大量分泌,其分泌量很大,超過腸管再吸收的能力,在臨牀上出現劇烈瀉吐,嚴重脱水,致使血漿容量明顯減少,體內鹽分缺乏,血液濃縮,出現周圍循環衰竭。由於劇烈瀉吐,電解質丟失、缺鉀缺鈉、肌肉痙攣、酸中毒等甚至發生休克及急性腎衰竭 [1] 

霍亂菌特徵

菌體彎曲如弧形或逗點狀,長1~3微米,寬0.3~0.6微米。直接從病人排出的米泔水樣糞便作塗片鏡檢,常可見弧菌彼此連接,平行排列如“魚羣”狀。在人工培養基上培養稍久,菌體可變成桿狀。革蘭氏染色陰性,無芽孢和莢膜,細胞一端有單鞭毛,運動活潑。
特殊的是,其含有一大一小兩個環裝DNA分子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