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震源參數

鎖定
地震發生時,震源處的一些特徵量或震源物理過程的一些物理量,稱為震源參數。震源參數包括震源斷層面的走向、傾向和傾角,震源斷層兩盤錯動的方向、幅度,震源斷層面的長度、寬度,斷層破裂的擴展速度,震源主應力狀態等。上述震源機制斷層面解就是通過地震波的特徵求解震源參數的一種途徑。此外,還可由等震線特徵、地表地震斷層和裂縫帶、大地測量資料等求解,下面介紹其它的求解途徑。 [1] 
中文名
震源參數
類    型
地質學術語
釋    義
震源處的一些特徵量或震源物理過程的一些物理量
等震線的幾何特徵用宏觀烈度調查所得的等震線圖來求解震源斷層面的走向和傾向是最為可靠的。等晨線圖上最內一根震線的長軸方向就是震源斷層面的走向。例如,1970年1月5 日雲南通海M7.7地震時,其最內等震線的長軸方向既與地面地震斷裂帶走向一致,也與由地震波求得的一個斷層面解一致。該等震線長軸兩側基本對稱,説明震源斷層面是近乎直立的。若等震線不對稱,等震線稀疏的一側則為斷層面的傾向; 不對稱愈顯著,説明斷層面愈緩。由於等震線的展布還與地震被傳播介質的性質有關,故在運用這方面資料時需慎重。
參考資料
  • 1.    唐輝明.工程地質學基礎:化學工業出版社,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