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稱
- 電話普及率
- 英文名稱
- penetration
- 定 義
- 按行政區劃全部人口計算,平均每百人擁有的話機數。計量單位為:部每百人。
- 應用學科
- 通信科技(一級學科),政策、法規與管理(二級學科)
以上內容由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佈
- 中文名
- 電話普及率
- 外文名
- penetration
- 單 位
- 部/百人
目錄
- 1 作用
- 2 電話普及率指數的計算
電話普及率作用
編輯電話普及率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電信通信水平的重要尺度,是反映這個國家或地區科技文化水準及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
我國的電話通信經過了漫長的發展過程。在新舊交替過程中,出現了步進制、縱橫制、程控制共存並充分利用的局面。進入改革開放年代,電信事業有了快速的發展。1992年,長途電話、市內電話發展明顯加快,進入長途電訊網的市、縣已達到1400個,比上年增加330個;市內程控電話達900萬門,增加332萬門。
隨着信息技術興起和傳輸技術、交換技術和數字技術的發展,現代通信系統已由單一的傳遞電話通信業務向傳遞多種非話音業務信號發展,即向用來傳輸用户電報、圖像、數據、傳真等多種信號的綜合業務數字網的方向發展,使通信更為方便、可靠、靈活和經濟。因此,發展通信事業,提高電話普及率,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是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的需要。
[2]
電話普及率電話普及率指數的計算
編輯設電話普及率D為30%時,電話普及率指數S7為1,D為2%時,s7為0,則:
s7=1 ,當解>=0時
s7=3.57D-0.07 ,當解1>解>0時
s7=0 ,當解<=0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