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電視問政

鎖定
電視問政,是湖北武漢電視台的一檔直播節目,其形式是有普通民眾當場質問政府官員關於社會安全、食品安全、關乎民生的問題,武漢市紀委宣教室副主任吳忠新認為,電視問政會讓政府官員意識到,自己是個被監督的對象,應該對老百姓負責。這種新的問責形式一經誕生,就被多個電視台效仿。
2012年12月17日,武漢市治庸問責辦公室主辦的為期5天電視問政正式開場,多個政府部門的主要官員現場向百姓評委交出答卷。2013年7月3-7日,加大點評力度,通過高水平的專家評點,跳出局部觀全局,透過現象看本質,尋找體制機制缺陷及其解決路徑。
截至2014年10月09日,有20名市領導、67名責任單位主要負責人先後作出整改承諾,曝光問題280多個,333名責任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組織處理,促進政府建章立制60餘項。 [1] 
中文名
電視問政
類    型
直播節目
發生時間
2012年12月17日
播出頻道
湖北武漢電視台

電視問政節目介紹

電視問政,是來自湖北武漢電視台的一檔直播節目,截至2012年12月多個地方電視台正在效仿。
電視問政節目現場 電視問政節目現場
這場直播的節目,是由湖北省紀委主辦的三農問題“電視問政”。2012年7月和8月的兩個月,湖北省紀委曾在暗訪中發現了騙取退耕還林補助、投資百萬元的水利設施不達標等“三農領域”的問題,在一個半小時的電視直播中,現場的5位官員將對這些問題做出現場答覆。如果答覆無法令人滿意,他們還會面對現場200位農民代表舉起的綠色“哭臉”表情牌。
2011年,“電視問政”這一新的問責形式,已經出現在湖北、湖南、廣東、河南等多個省市。而作為2010年在湖北省內首個推行電視問政的城市,武漢市紀委宣教室副主任吳忠新認為,電視問政會讓政府官員意識到,自己是個被監督的對象,應該對老百姓負責。
“這對官員的執政理念和執政方式都會有所改變。” 吳忠新説。
事實上,就在那台三農問題的電視問政節目裏,改變已經顯而易見地發生了:有的官員被問得説不出話,有人面露尷尬,腦門上被汗水浸得發亮,還有人聲稱“第一次聽説這個問題”。而這一切,都通過電視、收音機以及電腦,傳遞給數百萬的普通民眾。
此節目創意可以追溯到2005年蘭州市的“一把手上電視”欄目,時任蘭州市委書記的陳寶生於五月份提出構想,6月17號,“一把手上電視”開機儀式在蘭州電視台演播廳舉行,市委書記陳寶生第一個帶頭出鏡。

電視問政2013年

以“兑現承諾轉變作風優化環境”為主題的武漢2013電視問政“期中考”,在歷經“問作風、問執法、問服務、問管理、問環境”五天五場“交鋒”之後落下帷幕,“十個突出問題”整改承諾單位負責人36人先後登上問政台,接受羣眾考評。問政暫時告一段落,將城市建設的理性思考留給每個人。
昨晚的最後一場問政,重點關注中心城區與新城區接合部亂象問題。面對電視問政曝光的三起填湖事件,江夏區區長鬍亞波、黃陂區區長吳祖雲、東西湖區區長劉子清表示這些問題都已經整改。
武漢大學教授尚重生説:“聽完區長們的這些解釋。我擔心明年還會填湖。不管是黃陂、東西湖還是江夏,填湖都不是一日完成的。我想請問胡亞波區長,30畝湖面是一天填完的嗎?作為一個有責任心的區長,在填湖開始時,有沒有到現場去過?”
江夏區區長胡亞波迴應説:“説實話,這件事情曝光那天我才知道。”尚重生説:“湖泊保護的‘三線一路’,一定要作為管理者的高壓線。不能説填了也不知道。不能懈怠,不能冷漠。”胡亞波表示:“尚教授的批評我接受。不管是湖泊保護,還是政府管理,我認為有四方面要到位,一是教育認識到位,二是制度措施到位,三是監督落實到位,四是總結獎懲到位。我擔任區長後,一共查處了三起填湖事件。此外,我還提出了五個‘第一時間’,即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制止,第一時間報告,第一時間查處還原,第一時間問責。”
主持人提出:前不久,武漢市通報的20起違法填湖事件中,僅黃陂就有8起,為何“中標率”這麼高?黃陂區區長吳祖雲認為:“武漢市湖岸線劃分不明確。”居民代表問:“黃陂區長對湖泊保護到底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今後如何保證填湖事件不再發生?”
吳祖雲當場表示:在填湖事件中,他作為區長、“總湖長”,負有領導責任,向全市人民道歉。同時他表示,曝光的“填湖”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了。黃陂的經濟發展在提速,違法填湖的慾望也在增加,今後湖泊一點不能少,請看我們的實際行動。
五場電視問政全部結束,對於問政曝光的問題還亟待解決。武漢市委常委、紀委書記車延高表示,“期中考”重在揭短,是為了下一步走得更健康,有關負責人應該痛定思痛,加大下半年整改力度。同時他表示,作為一個市民,自己也在思考:如何做好城市建設者,而不是問題的製造者。

電視問政節目特色

電視問政基本介紹

湖北省林業廳副廳長王銘德是那場節目中遭遇問責的官員之一。當時,大屏幕上首先播放了一段由暗訪組攝錄的黑白視頻:某村村幹部騙取退耕還林的國家補貼長達9年,當地林業部門卻表示無法管理。
視頻播放完畢,演播室的燈重新亮起來時,王銘德臉上的表情已經不太自然了。他當場認錯。“這很明顯是工作人員不作為”,他抿抿嘴,停頓了一下,“我們將和地方政府一起,儘快解決這個問題。”
“什麼時候處理?”主持人追問。王銘德有些尷尬地微微一笑,“離開這個會場以後,儘快的。”
電視問政節目 官員接受提問 電視問政節目 官員接受提問
現場觀眾對這個回覆舉起了黃色的笑臉,葉青在隨後的點評中提醒:“政府官員在工作中不能總是‘60分萬歲’。”
電視台的節目組聲稱,5位廳局級領導並沒有看過這些暗訪錄像。不過,他們還是提前介紹了一下暗訪問題的領域,以便官員能夠在政策內容方面充分準備。
可對於官員們來説,架着攝像機、坐滿觀眾的演播廳,依舊是個令人緊張的考場。一位被問責的局長曾經休息時一口氣喝完了380毫升的礦泉水,一位區長走出演播廳時感嘆“真是防不勝防”,還有一位嘉賓無意中聽到官員們私下裏説,“我不想來,不敢來”。
對於主動道歉的官員,場內觀眾有時還會寬容地舉起黃色笑臉。但場外的網友可不買賬,他們批評官員在問政中打太極、答非所問,“幾位大人是去武當進修了的吧”。
“這裏不是官場,也不是會場。少一點舞台上的豪言壯語,更不能作報告。”趙振宇在現場點評時曾直言不諱地這樣説。
為讓官員的表達符合電視媒體的特點,武漢電視問政節目組首先拿這些領導幹部的自我介紹開刀。按規定,每位官員開場時的自我介紹應該在30秒鐘內完成,但2011年電視問政時,很多官員都超時到兩分鐘。

電視問政改版

2012年,他們的面前多了一塊時間提示器,30秒鐘一到,演播廳裏會毫不留情面地響起“嘟——嘟——”的報警聲。有一期節目,當武漢市編辦一位戴眼鏡的負責人説到“使每一個問題都得到有效處理”時,被這個聲音打斷了,他很快以“謝謝”結束了自己的發言。
習慣作報告的官員們,大多不適應電視的節奏。候場間隙,有人向趙振宇抱怨:“很專業的問題不是一兩句話能説清楚的。不説清楚不是實事求是的態度,説多了又説我們打太極,而且主持人經常打斷我的話。”
趙振宇告訴他:“在這種場合,必須符合新聞傳播的規律,要用大家都聽得明白的簡短語言、在規定時間裏表達自己的意見。”

電視問政節目影響

在節目創辦之初,誰都沒有想到,電視問政會在這麼長的時間、這麼大的範圍內產生影響。
電視問政節目現場
電視問政節目現場(10張)
如今,“電視問政”已經不僅出現在電視屏幕上、媒體報道中,2012年年初,它還成為北京高三學生試卷上的一道選擇題。那道題的正確選項是,電視問政“有利於提高政府的信譽意識和責任意識”。
甚至,在2012年湖北省公務員的面試中,也有不少考生被問到了“如何評價電視問政”的問題。
其中一個參考答案稱讚了電視問政的進步意義,也提出了“缺乏長效機制”、“言論不當易激起民怨”的缺點;最後,它以這樣一段話作為結束語:“官員要走羣眾路線,傾聽羣眾的心聲、接受羣眾的批評指正,還應該真正放下身段,深入基層,深入人民羣眾中間。”

電視問政年底節目

電視問政開始

節目現場 節目現場
武漢市治庸問責辦公室主辦的為期5天電視問政2012年12月17晚正式開場,多個政府部門的主要官員現場向百姓評委交出答卷。 [2] 
武漢電視問政的出題人是普通百姓。2012年3月1日,武漢市治庸問責辦公室針對百姓普遍反映的部門職責不清、新城區工業化水平不高、審批流程複雜、出租車營運秩序不規範、小餐飲髒亂差與擾民等10個方面的突出問題,讓市交委、城管局等27個單位主要負責人向社會作出公開整改承諾。 [2] 
武漢電視問政的評委也是普通百姓。本期電視問政就是讓50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市民代表、網民、特約評論員等,手持“笑臉”(表示滿意)和“哭臉”(表示不滿意),對政府職能部門的整改承諾進行“拷問”、“驗收”和“打分”。 [2] 

電視問政結果

官員回答問題 官員回答問題
17日晚20時正式開始的首場電視問政,以“兑現承諾,優化環境——讓服務更到位”為主題。為給“考官們”留下良好的印象,武漢市委組織部部長鬍志強、市政府副市長秦軍、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楊澤發、市編辦主任黃松如、市法制辦主任李子林、市人社局局長潘漢生等6位“考生”,滿臉笑容地提前了20分鐘入場,並頻頻向現場“考官們”揮手致意問好。 [2] 
在開場總結年初承諾階段,政府官員們顯得成竹在胸、高談闊論,認為自身的工作應該得到考官們滿意的笑臉。然而,隨着暗訪人員將小餐飲整改存在“盲點”、滷味作坊“五味雜陳”、低價羊肉卷由雞鴨肉混合造、民眾維權遭遇多個部門推諉等問題,以短片的形式在現場一一呈現,剛剛還危襟正坐官員們再也坐不住了,紛紛做出“自我批評”,連忙道歉,甚至現場辦公督促其職能部門立即查處。 [2] 
輪到評委們現場打分時,雖然大多評委對政府官員一年的成績表示“滿意”,但也有評委表達“不滿”,期望政府部門能夠理清職責、嚴格落實。而評論員犀利的點評,更是讓他們在近兩個小時的問政過程中如坐針氈。場內外觀眾積極踴躍地獻計獻策,則讓他們甚感寬慰。 [2] 
截至2014年10月09日,武漢市共舉辦34場電視問政活動,有20名市領導、67名責任單位主要負責人先後作出整改承諾,曝光問題280多個,333名責任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組織處理,促進政府建章立制60餘項。
“電視問政”已經成為治庸風暴中的“重頭戲”,它使得治庸問責得以落地生根。 [1] 

電視問政温州電視

温州電視問政年終大考-柏加鎮信息網 温州電視問政年終大考-柏加鎮信息網
2012年11月20日浙江温州電視直播了官員年終述職報告。在開始的市直單位“互學互比”彙報會上,各部門“一把手”進行了彙報,全程由温州電視台等媒體進行同步直播。從視頻中可以看到,有官員在發言的時候,在眾人面前一反常態大汗淋漓。這一直播可以看成是既湖北武漢電視問政之後,浙江地區推出的電視問政版。

電視問政最新報道

2015年07月06日,2015年武漢“十個突出問題”承諾整改“期中考”拉開帷幕,相關負責人走上問政台。現場,對投訴渠道不暢通、孩子上學難、別墅違建等涉及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問題進行重點拷問。
2015年09月17日,“督履職促發展惠民生——2015湖北媒體問政”第二場,湖北省住建廳、民政廳、公安廳和衞計委接受問政。仙桃公安機關將一筆300萬元的涉案資金“暫扣”達3年之久,湖北省公安廳委副書記、常務副廳長郭唐寅表示,將在一週之內給社會、給當事人一個滿意的交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