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電視原理

(2003年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鎖定
《電視原理》是2003年重慶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教材共7章,其中第1、第2章介紹彩色電視的基礎理論知識與電視傳像基本原理;第3章講述3種基本彩色電視傳輸制式的原理、編解碼力‘法和主要性能;第4章是廣播電視信號傳輸、廣播電視系統,包括衞星電視傳輸系統和電纜電視系統。第5章是集成電路彩色電視接收機,包括高頻調諧器、紅外遙控技術、中頻通道、伴音通道、亮度通道、彩色解碼電路。第6章是彩色電視掃描、顯像及多制式電視。第7章介紹數字電視系統的技術基礎,包括高清晰度電視。每章均附有習題和思考題。
書    名
電視原理
作    者
王衞東
出版社
重慶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3年07月
頁    數
215 頁
定    價
17 元
ISBN
9787562428237

目錄

電視原理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本教材共7章,其中第1、第2章介紹彩色電視的基礎理論知識與電視傳像基本原理;第3章講述3種基本彩色電視傳輸制式的原理、編解碼力‘法和主要性能;第4章是廣播電視信號傳輸、廣播電視系統,包括衞星電視傳輸系統和電纜電視系統。第5章是集成電路彩色電視接收機,包括高頻調諧器、紅外遙控技術、中頻通道、伴音通道、亮度通道、彩色解碼電路。第6章是彩色電視掃描、顯像及多制式電視。第7章介紹數字電視系統的技術基礎,包括高清晰度電視。每章均附有習題和思考題。
本教材內容新穎,以二片集成電路為例分析彩色電視接收機的組成原理,較好地處理了黑白電視與彩色電視、分立元件電路與集成電路、片內電路與外圍電路三種關係。書中內容採用簡化深層理論敍述與數學推導,保留經典知識,深入淺出。
本書可作為電子信息、通信、家電及儀器等專業的高等院校本、專科教材。對職業教育、自學考試、成人教育及科研工作者同樣適用,亦可作為從事電視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閲讀參考。 [1] 

電視原理目錄

第1章 彩色電視色度學基礎
1.1 光的特性
1.1.1 可見光譜
1.1.2 物體的顏色
1.2 視覺特性
1.2.1 人眼的亮度視覺
1.2.2 人眼的色度視覺
1.2.3 人眼的分辨力
1.2.4 視覺惰性與閃爍感覺
1.3 色度學基礎
1.3.1 彩色三要素
1.3.2 三基色原理
1.3.3 顏色的度量與表示
1.3.4 彩色的重現
習題與思考題
第2章 電視傳像基本原理
2.1 電視系統組成原理
2.1.1 圖像順序傳送原理
2.1.2 光和電的轉換原理
2.1.3 彩色圖像的攝取與重現
2.2 電視掃描原理
2.2.1 逐行掃描
2.2.2 隔行掃描
2.2.3 掃描的同步
2.3 電視圖像的基本參數
2.3.1 圖像的尺寸與幾何形狀
2.3.2 場掃描頻率的選擇
2.3.3 掃描行數及有關參數的確定
習題與思考題
第3章 電視圖像傳輸制式
3.1 黑白電視制式
3.2 兼容制彩色電視基礎
3.2.1 概述
3.2.2 恆定亮度傳輸
3.2.3 高頻混合原理
3.2.4 標準彩條信號
3.3 NTSC制彩色電視系統
3.3.1 正交平衡調製和正交同步檢波
3.3.2 壓縮係數及U,V色差信號
3.3.3 彩條波形圖和矢量圖
3.3.4 Q,I色差信號
3.3.5 副載波的選擇
3.3.6 NTSC編、解碼方框圖
3.3.7 NTSC制主要性能
3.4 PAL制彩色電視系統
3.4.1 彩色相序交變原理
3.4.2 PAL制色度信號
3.4.3 PAL制副載波的選擇
3.4.4 PAL制色度信號分離與梳狀濾波器
3.4.5 PAL制編碼器
3.4.6 PAL制的主要技術性能
3.5 SECAM制簡介
習題與思考題
第4章 廣播電視信號傳輸
4.1 廣播電視信號的發射
4.1.1 電視廣播與傳輸系統的組成
4.1.2 廣播電視信號的發射機特點
4.1.3 電視差轉機的組成
4.1.4 電視的微波中繼傳輸
4.2 衞星電視傳輸系統
4.2.1 概述
4.2.2 衞星廣播電視的信號處理
4.2.3 地面接收站
4.2.4 模擬式彩色電視制式轉換原理
4.3 電纜電視系統
4.3.1 概述
4.3.2 電纜電視系統的設計
習題與思考題
第5章 彩色電視接收機
5.1 概述
5.2 超外差單通道彩色電視接收機的組成
5.2.1 黑白和彩色電視接收機的基本框圖
5.2.2 黑白圖像信號流程
5.2.3 彩色電視信號處理電路
5.2.4 集成電路電視接收機的發展
5.3 彩色電視接收機的主要性能
5.3.1 靈敏度
5.3.2 選擇性
5.3.3 AGC特性
5.3.4 增益分配和幅頻特性
5.4 高頻調諧器和遙控電路
5.4.1 高頻調諧器的組成、作用及要求
5.4.2 全頻道電子調諧器
5.4.3 紅外遙控數字調諧系統的功能及組成
5.5 圖像中頻通道與伴音通道
5.5.1 圖像中頻通道的組成和要求
5.5.3 TA7680AP的中頻通道分析
5.5.4 伴音通道
5.6 色度信號處理系統
5.6.1 色度放大電路的作用與要求
5.6.2 延時線解碼器(梳狀濾波器)
5.6.3 U、y同步解調
5.6.4 基準副載波形成電路
5.7 亮度通道
5.7.1 亮度通道的作用與要求
5.7.2 亮度通道中的幾個電路
5.7.3 基色矩陣電路與黑白平衡調節電路
5.8 TA7698AP色度解碼電路分析
5.8.1 TA7698AP集成電路介紹
5.8.2 TA7698AP的色度通道分析
5.8.3 TA7698AP色副載波恢復電路的分析
習題與思考題
第6章 彩色電視掃描、顯像及多制式電視
6.1 電子束掃描電路
6.1.1 行、場掃描電路的功能與組成
6.1.2 同步信號的分離
6.1.3 場掃描電路
6.1.5 枕形失真校正電路
6.2彩色顯像管
6.2.1 概述
6.2.2 自會聚管的構造特點
6.2.3 自會聚管工作原理
6.2.4 開槽蔭罩板和條狀熒光屏
6.2.5 色純調整
6.3 多制式電視
6.3.1 多制式接收電路
6.3.2 大屏幕、多制式彩電的新型電路
習題與思考題
第7章 數字電視基礎
7.1 數字電視概述
7.1.1 數字電視系統與數字電視設備
7.1.2 數字電視的主要優點
7.2 視頻信號PCM編碼
7.2.1 A/D與D/A變換
7.2.2 全信號編碼與分量編碼
7.3 頻帶壓縮編碼
7.3.1 頻帶壓縮的主要依據
7.3.2 預測編碼
7.3.3 變換編碼
7.3.4 亞奈奎斯特取樣編碼
7.4 數字視頻信號處理
7.4.1 數字存儲與延遲
7.4.2 數字亮色分離濾波器
7.4.3 數字色度解碼
7.4.4 畫中畫視頻處理
7.4.5 倍速掃描視頻處理
7.4.6 數字時基校正
7.4.7 圖文電視廣播
7.5 數字電視接收機
7.5.1 數字電視接收機的基本組成
7.5.2 視頻處理電路
7.5.3 同步掃描數字處理電路
7.6.1 概 述
7.6.2 MUSE制的數字HDTV
7.6.3 HD—MAC制的HDTV
7.6.4 ATSC制的HDTV
習題與思考題
附錄
參考文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