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電腦輔助溝通

鎖定
要觀察網絡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互動,需要注意其參與度、互動性,也要了解電腦網絡作為人際之社交性工具,但必須注意的是,每個人對於所接收到的訊息之認知與後設認知是有所不同的。
中文名
電腦輔助溝通
外文名
CMC
傳播學界稱
電腦媒介傳播

電腦輔助溝通簡介

電腦輔助溝通(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CMC)在傳播學界又稱為“電腦媒介傳播”。電腦輔助溝通就是利用電腦網路與連線的概念,將數位化的訊息、資料或資訊,在使用者之間互相交換與傳遞,以達成溝通的目的。

電腦輔助溝通觀點

F. Henry提出五種分析電腦輔助溝通內容的向度,包括參與度、社交性、互動性、認知性與後設認知。
參與度:指所傳遞訊息的數目和訊息中句子的數目;
社交性:指訊息的內容是否跟正規內容無關,而是包含自我介紹、打氣、正面感覺等語句;
互動性:指訊息內容的連貫性;認知性指訊息中的問題、歸論和假設等;
認知性:
後設認知:指對認知的再認知,是監視、計劃、評估並管理認知功能運作的執行認知過程。
關於電腦輔助溝通理論的研究主要有兩種觀點,分別為“媒介特徵觀點”與“社會影響模式”。
媒介特徵觀點:傾向將電腦輔助溝通視為一個傳播管道,其特徵為非個人化、缺乏人際線索的、工作導向的;
社會影響模式:將媒介的選擇視為認知的過程[2],乃是個人的媒介感知與使用,其中部份是主觀且由社會所建構的,因此,個人對媒介“豐富性”的感知是因人而異的,是主觀的而非客觀的,會受到其他人的評論、態度和行為所影響。利用電腦網絡作為溝通媒介,不管是將電腦視為一個傳播管道,或認為人類在線上的行為會受到社會情境和過去行為影響,互聯網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份,電腦輔助溝通也將越來越深入我們的生活。

電腦輔助溝通比較與評價

電腦輔助溝通和傳統面對面溝通、文字溝通及透過電話溝通有很大的不同,電腦網絡的出現,不僅改變了人類的思考模式,也顛覆了傳統的溝通型態。
電腦輔助溝通具有隔離性、匿名性、自主性、便利性、互動性、即時性、虛擬性、私人性、超文本、多媒體、同步與異步、分眾化及無國界等特性,這些特性是電腦輔助溝通與傳統人際溝通不同的重要關鍵,也是造成其與傳統的溝通模式不同最主要的原因。
電腦輔助溝通亦發展出不同於傳統溝通的語言模式,由於其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人們平常使用慣了,到了正式書寫如考試時,亦不自覺將這些縮寫的符號(如注音文)用上,始有識者感嘆年輕一代的國文程度越來越差,然而,從另一方面來看,我們也可以説,虛擬生活漸漸滲透到真實世界。
因為線上溝通是非面對面溝通,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往往透過文字、影像或聲音,雖然影音與視訊的發達,使得人們可以在線上立即看到對方樣子或聽到對方的聲音,但是,由於不是真實面對面的關係,我們對於對方的身高、體重、長相、行為、穿着打扮甚至聲音,完全是透過電腦網絡而感覺到的,大多數的時候我們是透過文字或圖形來了解對方,而非影像或聲音,不需肢體上的接觸或暗示,也有較長時間可以思考應對,因此缺乏情境線索;在網絡隔離又連結的特性下,利用網絡進行溝通與直接面對面溝通有很大的不同,網絡的匿名和化名的特性使得人們得以展現不同的自我;此外,網絡超越了時間、空間與地理環境的限制,讓人們得以在線上進行即時同步的互動、亦可以異步的互動,並以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的方式進行溝通。
然而,網絡溝通的這些特性是否會阻礙新身分的形成和新社會互動的形式,對此亦有兩種看法[3]:
認為電腦輔助溝通與人們形成親密關係的特質相反,此觀點將網絡視為虛擬而非真實的,是一種真實事物貧乏的替代品,在網絡上由於身分與性別可以自由選擇,故操弄與欺騙成為常態,在網絡上無法形成有意義友誼的來源,並阻礙了真實關係的建立和維持;
視網絡為一個社會互動的媒體,認為社交是一個把任務導向的電腦輔助溝通綁在一起的重要黏着劑,藉由新聞組、心理支持羣組、聊天室、泥巴、電子郵件等等,顯示電腦輔助溝通具有很大的社交功能。
此外,網絡聊天室和及時通訊(如MSN Messenger、Yahoo!奇摩Messenger)的持續成長,顯示電腦網絡的社交功能越來越受人們所重視。根據越來越多的現象顯示,網絡的社交性已經越來越顯著了。而所謂科技是中性的,至於怎麼運用,端看個人,在網絡上,可以呈現更真實的自己,也可以扮演另一種角色,端看如何去詮釋與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