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電磁兼容學

鎖定
電磁兼容學是一門新興的跨學科的綜合性應用學科。它是研究在有限的空間,時間和頻譜資源條件下,各種用電設備可以共存並不致引起降級的一門學科
中文名
電磁兼容學
定    義
跨學科的綜合性應用學科
主要內容
電磁干擾的危害效應
基    礎
電氣和無線電技術的基本理論

電磁兼容學應用領域

電磁兼容學作為邊緣技術,它以電氣和無線電技術的基本理論為基礎,並涉及許多新的技術領域,如微波技術,微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和網絡技術,以及材料科學和生物醫學等等。電磁兼容技術研究的範圍很廣,幾乎所有現代化工業領域,如電力、通信、交通、航天、軍工、計算機和醫療等都必須解決電磁兼容問題。研究的熱點內容主要有:
1、電磁干擾源的特性及其傳輸特性;2、電磁干擾的危害效應;3、電磁干擾的抑制技術;4、電磁頻譜的利用和管理;5、電磁兼容性標準與規範;6、電磁兼容分析與電磁兼容設計;7、電磁兼容性的測量與試驗技術;8、電磁泄漏與靜電放電等。

電磁兼容學發展方向

電磁兼容學又是技術與管理並重的實用工程學。它與工業生產和質量控制密切相關。開展這樣綜合性的系統工程,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美國及歐盟等國家在開展EMC技術研究的同時,還建立了國際標準化組織,已經和正在制定EMC的各類標準和規範。我國在這方面的起步雖然較晚,但發展很快。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我國加入WTO,在參與世界技術市場的競爭中,進出口的電子產品都必須通過EMC檢驗。為此,我國政府和相關部門越來越關注EMC問題,不斷制定了有關的強制性貫徹的國家標準,建立了不同規模的EMC實驗室和檢測中心。頒佈了《EMC認證管理辦法》和認證標誌(C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