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電影導演創作與文化思辨

鎖定
《電影導演創作與文化思辨》是由中國電影出版社出版的一部教育作品,作者是峻冰。 [1] 
中文名
電影導演創作與文化思辨
作    者
峻冰
出版時間
2012年12月
出版社
中國電影出版社
頁    數
286 頁
ISBN
9787106035938
定    價
48 元
開    本
16 開
裝    幀
平裝

電影導演創作與文化思辨內容介紹

本書是關於電影導演創作及文化語境的學術著作,共分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整體視野》從宏觀角度探討了電影藝術的本質分野、對電影導演創作的啓示意意義,中國當代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來電影導演的創作狀況、文化情結、創作誤區。
第二部分《個案觀照》從微觀角度着重分析了中國當代兩代電影導演(“第五代”、“新生代”)的代表張藝謀、張楊和自稱“平民導演”的馮小剛的創作特點、美學特徵和風格韻味,同時分析了中國當代有代表性的影視劇樣式(古裝歷史影視劇)的歷史觀念、創作模式和文化分野。
第三部分《跨文化研究》從國剮、文化比較的角度,宏觀與微觀相結合,重點進行了亞洲三個電影大國(中國、日本、韓國)有關電影導演流派(“日本新電影”與中國電影“第五代”、“韓國新電影”與中國電影“新生代”)的平行研究,以及存在主義電影與薩特的存在主義哲理劇所見出的存在主義哲學在電影和戲劇上的影響。
全書立論鮮明、論述翔實。既有深入細緻的理論探討,也有精闢入理的個案評析。該書對電影創作工作者、電影教育與電影研究工作者、攻讀電影各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以及廣大電影愛好者和業餘電影評論作者均有較為切實的參考價值。 [2] 

電影導演創作與文化思辨作者簡介

峻冰,曹峻冰,1970年生,安徽蒙城人。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電影電視系副教授、系主任,影視文藝學專業與傳播學專業影視傳播研究方向碩士生導師。2002年3月至2005年2月在韓國又松大學任客座教授。系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員、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會員、四川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四川省影視評論學會副秘書長、四川省電視藝術家協會高校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

電影導演創作與文化思辨目錄

第一部分
整體視野
第一章
電影藝術:分野及導演實踐意義一
電影藝術的分野二
對電影導演創作的啓示
第二章
中國電影改革開放30年來發展得失:導演代際演進視角一
1976--1983:“第三代”
“第四代”導演的家國沉思二
1983--1993:“第五代”導演的現代顛覆三
1993--2006:“新生代”導演的邊緣書寫四
30年來的電影導演創作:得失互鑑
第三章
中國當代電影:導演創作狀況與文化思辨一
主體面貌二
選材與主題三
娛樂性四
經濟效益
第四章
中國電影評論:語義
現狀及價值確證一
研究性與電影化二
創作現狀與價值確證
第二部分個案觀照
第五章
張藝謀的兩次美學轉型:共通藝術精神的自覺嬗變一
凡人小事與年少體驗二
小處見大與人文讚頌三
素樸本真與張揚情感四
世俗文化與主流意識
第六章
張楊電影的創造性:現代與後現代的雙重變奏一
導演創作的示範意義二
《愛情麻辣燙》:拆除圍城三
《洗澡》:關愛失落四
《昨天》:浪子回頭
第七章
馮小剛的喜劇電影:類型美學觀念的受眾實踐一
美學淵源二
輕鬆喜劇化三
敍事創新
第八章
中國當代古裝歷史影視劇:歷史觀念
歷史創作與文化分野一
歷史與命名二
樣式類屬與創作定位三
社會語境與文化分野四
創作誤區與價值思考第三部分跨文化研究
第九章
“日本新電影”與中國電影“第五代”:敍事的表意與表意的造型一
語義背景二
批判與拒絕三
抒情與象徵四
認同與選擇
第十章
“韓國新電影"與中國電影“新生代":邊緣與主流的交響一
語義類型二
邊緣書寫三
主流皈依四
文化語境
第十一章
好萊塢及好萊塢神化影像:細節
懸念與敍事範式一
細節與懸念的魅力二
神化影像的借鑑
第十二章
存在主義電影與戲劇:薩特的《骯髒的手》及其他
存在主義電影與薩特的存在主義哲理劇二
《骯髒的手》:存在主義哲理劇範本三
《骯髒的手》:失真的政治普遍性
參考文獻
影片索引
後記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