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電影人類學

鎖定
電影人類學是一門藝術,它的研究重點是銀幕的客觀影像與人的主觀心象之間的關係及人的能動作用。
中文名
電影人類學
外文名
Movie anthropology
類    型
藝術
對    象
銀幕影響、人的主觀心象

目錄

電影人類學概況

電影人類學的研究重點是銀幕的客觀影像與人的主觀心象之間的關係及人的能動作用。莫蘭把影像的魔力看作是影視概論種與心象結合的“化身”,“化身”的概念是莫蘭的電影人類學基礎。
電影人類學
法國電影理論家埃德加·莫蘭以薩特的 “影像論” 為基礎研究電影的觀念和方法論。其代表作主要有《人與死》、《電影或想像的人》、《明星論》。“化身”的概念來源於薩特的理論。1940年,讓·保羅·薩特在《想像力問題》中提出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影像論。薩特對英國哲學家休姆提倡的影像論(影像是與現實客體毫無關係的意念 產物,是一組幻影)持否定態度。他認為攝像要有一定的對象物,針對那個對象物所產生的有關意念便是影像或心象。影像是可以體驗到的存在,是一種無法直接感知到對象的非存在的存在。如果現實與人的影像化關係是以一定的物質作為素材,並緊緊依附於該素材的話,那麼客觀的物像作為類比代替物就能夠使不在眼前的對象在我們的知覺中再現,使得影像的交流成為可能。需要通過主觀補充賦予影像化的意念以客觀性,客觀的逼真化則需要強化,以便達到一個“主客觀融合”的境地。這就關係到影像投射在人的內部和外部化的基本過程以及若干特殊傾向。

電影人類學相關資料

所謂影像, 離開本身的意念就不復存在, 因此, 外部化的影像就是變成他人的自我,也就是另 外一個自我。自己觀看自己、鏡子和影子、幽靈和幻覺,陀思妥耶夫斯基所描寫的二重人格等都是“化身”,都是二重像,這種神秘的活動正是影像的魔力。“化身和影像是同一個現實的兩極”,影像就是“化身”。莫蘭把影像視為心象的客觀化,從而把電影列為神話和傳説、符咒和神靈一類範疇,電影是這些現象的形態。影像與人類的生死觀念密切相關,譬如, 我們對 照相抱有超現實的 期望。當活動照相掌握了自己的語言成為電影時,影像的魔力便通過擬人化和擬物化、投射和同一化的能力確 立在電影中。莫蘭稱 “擬人化” 為“人格化”,稱“擬物化”為“物主化”,遠不是簡單地模仿人或者模仿物,而是要成為人或成為物。所謂人格化就是“要讓自然的事物和生物具有人類82極品源影視知識辭典作為個人的“各種性格傾向”,在投射過程中顯示出來,形成化身化。所謂物性化,就是指“人與外部世界的同一化”,從同一化達到變身。投射和同一化的結合使觀 看電 影 時接 近 魔術,誘發出一種 特殊的感情, 從而達到銀幕世界和現實世界的合一。莫 蘭認為這個運動過程是 “參與”, 是電影特有的功能。電 影的能力是一種喚起情感的能力。觀眾通過電影得以體驗到這種感情,觀眾作為一個集體參與( 同一化)到銀幕中去。當然,電影觀眾的這種行為儘管屬於魔術範疇,但與原始人的魔術體驗完全不同。對於原始人來説,魔術是物像化的知覺對象,而電影對於觀眾則是轉化為審美意識的感情。觀眾欣賞着銀幕上的那種現實與非現實 交錯的影像,體驗着在清醒狀態下的幻夢。電影雖然是以魔術為基礎,但逐漸發展為理性的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