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電子控制化油器

鎖定
電子控制化油器是在普通化油器的基礎上,應用電子控制技術,對普通化油器的混合氣濃度進行修正的改良型的化油器。它的基本結構,與普通化油器大體相同。
中文名
電子控制化油器
外文名
Electronic-Controlled Carburetor
性    質
改良型化油器
基本結構
有電子控制裝置的化油器
基    礎
普通化油器
學    科
機械工程

電子控制化油器簡介

當前交通中心空氣嚴重污染對健康的危害迫使汽車製造廠發展低油耗和低污染排放的汽車。這些汽車的發動機必須供給完全接近理論規定值的燃油一空氣混合氣。應用微電子技術,這種要求可在化油器式發動機上實現。
這種工作系統採用由最新微電子技術控制器和調整算法程序,能夠相應達到諸如怠速、減速、發動機關閉、加速、起動和暖機等工作狀況。混合氣的形成通過固定喉管式化油器,帶有阻風門和節氣門。
控制針閥通過化油器怠速及傍通系統空氣補償噴口改變混合比,其位置由阻風門的開啓位置決定。阻風門有一個定位裝置,該定位裝置為扭矩馬達,根據線圈通過的電流大小產生相應的扭矩。該扭矩與經過非對稱的阻風門空氣流和控制針閥的回覆彈簧力相平衡。平衡這三種力,阻風門的開度就決定了。
調整節氣門的定位裝置可影響進入氣缸的充氣量。該控制元件只有在駕駛員不再踏加速踏板,節氣門被回覆彈簧頂住定位裝置時,才起作用。節氣門定位裝置是一個氣壓式雙閥控制件,其開啓位置靠一個傳遞器決定,它通過作用在化油器回覆彈簧上的回彈力來開啓節氣門以增大主節氣門的開度,並隨即增加進入燃燒室的充量。該控制件通過進氣歧管氣壓來操縱節氣門的閉合方向。它還具有切斷供油功能,也就是把節氣門閉合至低於怠速開度的位置,達到發動機減速停機/發動機關閉 [1] 

電子控制化油器系統的工作點

系統的工作點由以下數值來決定:
(1)發動機轉速
(3)節氣門開度對時間的變化率
(4)進氣歧管壁的温度
(5)發動機温度
發動機每分鐘轉速信號可以從上止點位置或點火脈衝得到,通過測量兩個脈衝間的時差,可間接決定每分鐘轉速。節氣門開度可用旋轉式電位器測得。
通過測量與一系列固定電阻連接的熱敏電阻的電壓降,可以決定温度。為了決定工作點,並在測得數據間進行線性插值,求得輸出的平面座標數據,這些輸入數據對控制單元起作用。

電子控制化油器電子控制裝置

電子控制裝置包括:
①各種傳感器隨時測定發動機工作的參數(如轉速、進氣壓力、水温、排氣中的氧濃度等),向電子控制裝置傳送。
②電子控制裝置根據發動機的工作狀況,計算空燃比的修正量,控制電磁閥工作。
③電磁閥根據電子控制裝置的指令,增加或減少供油量或滲人的空氣量,從而達到調節混合氣空燃比的目的。
電子控制化油器,是對化油器的改良,它大大提高了化油器供油的精確性,減少了排放,而成本比昂貴的電子控制汽油噴射裝置要低許多 [2] 

電子控制化油器系統的控制器

系統的控制器可分為三部分:輸入部分、處理部分和輸出部分。
輸入部分和輸出部分確定發動機與化油器的聯繫,輸入部分的模擬數字變換器可使發動機温度、進氣歧管壁温度、主節氣門開度和節氣門定位裝置的位置(位置真值)數字化。
數字化輸\數據為接觸開關位置和發動機轉速信號。所有輸入數據被暫時存儲在儲入寄存器中,讓微處理機閲讀。
輸出部分可把來自存儲計算機數據與輸出寄存器的信號放大。

電子控制化油器處理部分

處理部分由一般電路組成,含有包括工作硬件和分為只讀存儲(ZK字節存儲式)和讀寫存儲(64字節)的主存儲器。把存儲器的規模限制在上述數值內,就能使用低價的帶有集成化輸入和輸出寄存器的單片計算機。在只讀存儲器中存儲工作程序和建立輸出與輸入數據關係的座標數表。計時器可作為控制臨界時間之用。
該系統已成功地用於許多汽車。這些汽車的油耗相當低,而保留很好的行駛性能,例如,在零度條件下行駛中開開停停的油耗減少15%。實際行駛時與一般化油器相比,油耗減少更大。另外,在行駛中,通過精確匹配和控制怠速,不僅保證了化油器油門全開起動功能,而且還延長了維修間隔,提高對燃料處理系統的故障檢修能力,獲得舒適清潔的好處。
該系統確定了控制數值:在全特性曲線範圍內,混合比對形成混合氣有決定作用。因此我們就能進一步發展該系統的功能,諸如對在稀混合氣狀態下運轉、高度修整和理論混合氣控制等方面。另外還能與點火、電子加速踏板和電子控制式封閉循環排氣系統合成,達到理想的價格和功能效果 [3] 
參考資料
  • 1.    陳仲華, 趙坤耀. 國產電液調速器性能淺析[J]. 電力系統自動化, 1997(9):61-64.
  • 2.    魏守平, 羅萍, 盧本捷. 我國水輪機數字式電液調速器評述[J]. 水電與抽水蓄能, 2003, 27(5):1-7.
  • 3.    魏守平, 王雅軍, 羅萍. 數字式電液調速器的功率調節[J]. 水電與抽水蓄能, 2003, 27(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