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電子式熱量分配表

鎖定
電子式熱量分配表既可以現場讀數,也可以遙控讀數,可以做到不入户即能採集數據,為管理工作提供了較大方便,其使用更加簡便直觀。當然這種儀器的價格較前一種高。電子式熱量分配表安裝到用户的散熱器表面上。該儀器的核心是高集成度的微處理器,採用雙傳感器(散熱器表面平均温度與室內空氣温度)測量法,具有較高的精度和分辨率。 [1] 
中文名
電子式熱量分配表
外文名
Electronic calorimeter
安裝位置
用户的散熱器表面上
特    點
不入户即能採集數據
性    質
科學

電子式熱量分配表簡介

我國絕大多數住宅建築(多層或高層)普遍採用上供下回的單管或混合單雙管熱水供暖系統,每户都有幾根供暖立管分別通過房間,因此不可能在該户各房間中的散熱器與立管連接處設置熱表,否則不僅造成系統過於複雜,而且費用昂貴。
對於這類傳統的供暖系統,宜在各組散熱器上設置分配表,結合設於熱力入口的熱量總表的總用熱量數據,就可以得出各組散熱器的散熱分配量。熱分配表的方式在每户自成系統的新建工程中不宜採用,但對供暖系統為上下貫通形式的舊有建築,用熱量分配表配合總熱量表是一種可行的計量方式,在西歐已使用多年,而且近些年東歐各國供熱改革也成功地採用了此種計量方式。其使用方法是在每個散熱器上安裝熱量分配表,測量計算每個住户用熱比例,通過總表來計算熱量;在每個供暖季結束後,由工作人員來讀表,根據計算,求得實際耗熱量。熱量分配表有蒸發式和電子式兩種形式。 [1] 

電子式熱量分配表構造及原理

電子式熱量分配表的構造
電子式熱量分配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與蒸發式相近,同樣安裝到用户的散熱器表面上。該儀器的核心是高集成度的微處理器,採用雙傳感器(散熱器表面平均温度與室內空氣温度)測量法,具有較高的精度和分辨率。可根據需要,進行現場編程(必要時也可根據一個傳感器的原理編程)。處理器可隨時自動存儲耗熱值,並可不斷地自動檢測,各種意外狀況都可顯示出來。 [1] 
電子式熱量分配表的工作原理
在各組散熱器上設置分配表,在樓棟熱力入口處設置樓棟熱量總表。安裝於樓前的總熱量表計量出整個建築物的耗熱量,安裝在每組散熱器上的熱分配表記錄下各組散熱器的散熱量比例關係,根據以上數據,熱分攤軟件通過運算分攤出每户的用熱量。電子式熱分配表安裝在散熱器表面而不參與供暖系統運行,因此可以應用於室內由散熱器組成的集中供熱系統。在熱計量收費系統中,歐洲現有住宅和新建住宅主要是通過安裝熱分配表實現熱費分攤。 [1] 

電子式熱量分配表特點

電子式熱量分配表既可以現場讀數,也可以遙控讀數,可以做到不入户即能採集數據,為管理工作提供了較大方便,其使用更加簡便直觀。當然這種儀器的價格較前一種高。
國外電子式熱量分配表的特點是:消費值可存儲在選定的日期上;在大型系統中可設置統一的啓動時間;存有歷史數據,可方便地與以前年度用量進行比較;採用高效環保電池,可安全可靠地工作10年;可加裝射頻調製模塊,進行無線測量;無需進入用户住宅就可進行讀數統計。這種不影響私人生活氣氛的產品,頗受民眾歡迎。
電子式熱量分配表與蒸發式熱量分配表相比,提高了計量精度,增加了更多的使用功能,在歐洲市場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數量呈上升趨勢。
總之,熱量分配表構造簡單,成本低廉,不管室內供暖系統為何種形式,只要在全部散熱器上安裝分配表,即能實現分户計量。同時,它有一定的精確度,對於一户有4~5組散熱器的系統來説,熱量分配表的平均偏差低於4%。 [1] 
參考資料
  • 1.    賀連娟,蔡穎主編.供熱工程.北京:冶金工業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