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違法犯罪聯合懲戒辦法

鎖定
《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違法犯罪聯合懲戒辦法》是為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違法犯罪,建立健全聯合懲戒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等法律法規制定的辦法。由公安部於2023年11月13日發佈徵求意見稿,意見徵詢期至2023年12月12日前。
中文名
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違法犯罪聯合懲戒辦法
發佈單位
公安部

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違法犯罪聯合懲戒辦法意見徵詢

《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違法犯罪聯合懲戒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
為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的貫徹實施,進一步建立健全聯合懲戒制度,經充分調研論證,公安部會同有關主管部門起草了《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違法犯罪聯合懲戒辦法(徵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公眾可以通過公安部網站查閲公開徵求意見稿,請在2023年12月12日前將有關意見建議通過電子郵件發送至參考鏈接。 [1] 
公安部
2023年11月13日 [1] 

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違法犯罪聯合懲戒辦法徵求意見稿

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違法犯罪聯合懲戒辦法
(徵求意見稿)
第一條 為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違法犯罪,建立健全聯合懲戒制度,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等法律法規,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聯合懲戒應當遵循依法認定、過懲相當、動態管理的原則。
第三條 本辦法規定的懲戒對象包括:
(一)因實施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活動,或者實施與電信網絡詐騙相關聯的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妨害信用卡管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及組織他人偷越國(邊)境、偷越國(邊)境等犯罪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員;
(二)經設區的市級以上公安機關認定,具有下列行為之一的單位、個人和相關組織者:
1、非法買賣、出租、出借電話卡、物聯網卡、固定電話、電信線路、短信端口、銀行賬户、支付賬户、數字人民幣錢包、互聯網賬號、域名、IP地址等三張(個)以上,或者為上述卡、賬户、賬號提供實名核驗幫助三張(個)以上的;
2、非法買賣、出租、出借電話卡、物聯網卡、固定電話、電信線路、短信端口、銀行賬户、支付賬户、數字人民幣錢包、互聯網賬號、域名、IP地址等三次以上,或者為上述卡、賬户、賬號提供實名核驗幫助三次以上的;
3、向三個以上對象非法買賣、出租、出借電話卡、物聯網卡、固定電話、電信線路、短信端口、銀行賬户、支付賬户、數字人民幣錢包、互聯網賬號、域名、IP地址等,或者提供實名核驗幫助的;
4、假冒他人身份或者虛構代理關係開立電話卡、物聯網卡、固定電話、電信線路、短信端口、銀行賬户、數字人民幣錢包、支付賬户、互聯網賬號、域名、IP的;
具有上述情形之一的,雖未達到數量標準,但造成較大影響、確有懲戒必要的,報經省級以上公安機關審核認定,可以列為懲戒對象。
第四條 懲戒對象為單位的,可以同時對單位法定代表人、主要責任人、直接責任人及實際控制人實施懲戒。
第五條 懲戒措施包括金融懲戒、電信網絡懲戒、信用懲戒。
第六條 中國人民銀行組織銀行業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對懲戒對象落實以下金融懲戒措施:
(一)暫停懲戒對象名下銀行賬户、數字人民幣錢包的非櫃面出金業務,既有協議約定的繳納税款、社保、水電煤氣費等向國家行政管理部門、公用事業管理部門支付的款項除外;
(二)暫停懲戒對象名下支付賬户所有業務,支付賬户餘額轉出、提現除外;
(三)懲戒期內,不得為懲戒對象新開立支付賬户、數字人民幣錢包,新開立的銀行賬户應遵循本條第一款要求;
第七條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按照各自職責,組織電信業務經營者、互聯網服務提供者對懲戒對象落實以下電信網絡懲戒措施:
(一)關停懲戒對象名下的電話卡、物聯網卡、固定電話、電信線路、短信端口、域名、IP地址等通信業務,不包括涉及生產運行或生命健康的通信業務;僅為其保留一張非涉案電話卡;
(二)同步關停懲戒對象名下所有電話卡(保留的一張非涉案電話卡除外)註冊的存在涉詐風險的具有社交、引流屬性互聯網賬號,不得為其註冊新的存在涉詐風險的互聯網賬號;
(三)不得為懲戒對象辦理新的電話卡、物聯網卡、固定電話、電信線路、短信端口、域名、IP地址等業務,不得為懲戒對象提供網站、應用程序的分發、上架等業務。
第八條 公安部將有關懲戒對象共享至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並通過“信用中國”對嚴重失信主體信息進行公示。
公安部將有關懲戒對象信息提供給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由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納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
第九條 對懲戒對象實行分級懲戒:
(一)因實施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犯罪被追究刑事責任的,適用第六條和第七條規定的懲戒措施,懲戒期限為三年;對於其中被判處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還可以適用本辦法第八條規定的懲戒措施;
(二)經設區的市級以上公安機關認定的懲戒對象,適用本辦法第六條和第七條規定的懲戒措施,懲戒期限為二年;對於其中非法買賣、出租、出借銀行賬户、支付賬户、數字人民幣錢包的單位和個人及相關組織者,還可以適用本辦法第八條第二款規定的懲戒措施。
第十條 被判處監禁刑的懲戒對象,懲戒期限自監禁刑執行完畢之日起計算;懲戒措施效力當然施用於監禁刑執行期間。被判處非監禁刑或者宣告緩刑的懲戒對象,懲戒期限自判決生效之日起計算。
其他懲戒對象的懲戒期限自作出懲戒認定之日起計算。
懲戒對象在懲戒期限內被多次懲戒的,懲戒期限累計執行,但連續執行期限不得超過五年。
懲戒到期後自動解除。
第十一條縣級公安機關在辦理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違法犯罪案件時,應當及時掌握嫌疑人判決情況,對符合本辦法第三條規定的,及時呈報設區的市級以上公安機關審核。
設區的市級以上公安機關審核認定後,出具聯合懲戒對象報送表,註明懲戒措施及期限等信息。
公安部通過“總對總”方式將地方公安機關出具的聯合懲戒對象報送表移送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和中國人民銀行。
第十二條作出懲戒對象認定的公安機關應當採取當面或者郵寄等方式,將懲戒的事由依據、懲戒期限、懲戒措施和依法享有申訴的權利等內容書面告知被懲戒對象。
第十三條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人民銀行依照懲戒對象認定信息落實懲戒措施,並及時反饋結果。
第十四條 懲戒對象對懲戒認定有異議的,或者相關懲戒措施到期未解除的,可以向做出認定的公安機關申訴。
公安機關收到申訴後,應當在三個工作日內一次性告知申訴人需要提供的材料,並在收到材料之日起十五個工作日內完成核查工作,向申訴人書面反饋核查結果,對於不予解除懲戒措施的應當説明理由。
第十五條 對於經過核查,發現原懲戒認定確有錯誤的,經設區的市級以上公安機關審核認定後,及時出具解除聯合懲戒對象報送表,由公安部將解除聯合懲戒對象報送表移送有關部門。
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人民銀行收到解除聯合懲戒對象報送表後,應當在十個工作日內組織相關機構解除懲戒措施。
第十六條 信用懲戒到期或者經核查解除懲戒對象的信用懲戒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和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將懲戒對象相關信息移出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終止信息共享。
第十七條 直轄市的區縣公安機關適用本辦法中設區的市級公安機關的相關規定。
本辦法中“以上”,均包含本級、本數。
第十八條 以前發佈的規範性文件與本辦法不一致的,以本辦法為準。
第十九條 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1] 

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違法犯罪聯合懲戒辦法起草説明

關於起草《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違法犯罪聯合懲戒辦法(徵求意見稿)》的説明
一、起草必要性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六次會議於2022年9月2日表決通過了《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反電信網絡詐騙法》充分體現了黨中央要求、人民意願和實踐需要,全面、系統、完備規範了電信、金融、互聯網行業治理,建立完善各方責任制度,為預防、遏制和懲戒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提供了全面有力的法治保障。《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第三十一條明確規定,由國務院公安部門會同有關主管部門規定聯合懲戒的具體辦法。公安部會同有關主管部門充分調研論證,起草完成了《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違法犯罪聯合懲戒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懲戒辦法(徵求意見稿)》)。
二、主要內容
《懲戒辦法(徵求意見稿)》共19條,主要包括6個方面內容:一是遵循基本原則。《懲戒辦法(徵求意見稿)》第二條規定了聯合懲戒應當遵循依法認定、過懲相當、動態管理原則,堅持預防、管理為主,注重源頭治理、前端防範。二是明確懲戒對象。《懲戒辦法(徵求意見稿)》第三條至第四條規定了適用懲戒對象的範圍,嚴格對照《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第三十一條規定的懲戒對象範圍,進一步細化明確,更具操作性。三是細化懲戒措施。《懲戒辦法(徵求意見稿)》第五條至第八條規定了金融、電信網絡和信用懲戒的具體措施。對《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第三十一條規定的相關懲戒措施進行細化。四是採取分級懲戒。《懲戒辦法(徵求意見稿)》第九條至第十條明確對不同懲戒對象分別設置2年或3年的懲戒時限,對懲戒期限內多次納入懲戒名單的,連續執行懲戒期限不得超過5年;明確了適用信用懲戒、納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的條件,充分體現懲戒的適度性。五是規範懲戒程序。《懲戒辦法(徵求意見稿)》第十一條至第十三條規範審核認定、懲戒告知、懲戒執行的具體程序,健全完善了聯合懲戒工作機制。六是設置申訴核查。《懲戒辦法(徵求意見稿)》第十四條至第十六條,明確申訴、受理、核查、反饋、解除的程序和時限,充分保障被懲戒對象的合法權益。
三、主要考慮
《懲戒辦法(徵求意見稿)》堅持依法認定、預防為主。《懲戒辦法(徵求意見稿)》嚴格按照《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確定懲戒對象範圍和認定標準,列舉了依法被實施懲戒的具體行為,區分了設區的市級以上公安機關和省級以上公安機關審核認定懲戒對象的範圍。同時,《懲戒辦法(徵求意見稿)》列出針對哪些人實施懲戒、針對哪些行為實施懲戒,主要目的是為了讓社會公眾清楚認知實施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違法犯罪行為將承擔的法律責任,從而實現警示教育、預防犯罪的效果。
《懲戒辦法(徵求意見稿)》堅持分級懲戒、過懲相當。《懲戒辦法(徵求意見稿)》明確對懲戒對象實行分級懲戒:因實施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犯罪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人,懲戒期限為3年;經設區的市級以上公安機關認定的懲戒對象,懲戒期限為2年。《懲戒辦法(徵求意見稿)》在綜合運用金融懲戒、電信網絡懲戒、信用懲戒以及納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等懲戒措施的同時,還規定了既有協議約定的向國家行政管理、公共事業管理部門支付的款項除外,支付賬户餘額可以轉出、提現,可申請新開立暫停非櫃面出金業務的銀行賬户,為懲戒對象保留一張非涉案電話卡等,保留了懲戒對象基本的金融、通信服務,確保滿足其基本生活需要,充分體現懲戒的適度性。
《懲戒辦法(徵求意見稿)》堅持動態管理、保障權益。《懲戒辦法(徵求意見稿)》強化依法懲戒的同時,對懲戒信息數據實行動態管理,並充分保障被懲戒對象的合法權益。《懲戒辦法(徵求意見稿)》第十二條規定了書面告知條款,明確要求將懲戒依據、期限、措施和申訴權利書面告知被懲戒對象。《懲戒辦法(徵求意見稿)》第十四條至第十六條明確了申訴、受理、核查、反饋和解除等工作的程序和時限。 [3] 

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違法犯罪聯合懲戒辦法辦法解讀

《懲戒辦法(徵求意見稿)》共19條,主要包括懲戒原則、懲戒對象、懲戒措施、分級懲戒、懲戒程序、申訴核查6個方面內容,遵循依法認定、過懲相當、動態管理原則,明確個人和單位納入懲戒對象的範圍,規定金融、電信網絡、信用懲戒的具體措施,根據懲戒對象違法行為分級適用懲戒,規範審核認定、懲戒期限和告知等程序,明確申訴、受理、核查、反饋和解除的程序和時限。
《懲戒辦法(徵求意見稿)》堅持依法認定、預防為主,嚴格按照《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確定懲戒對象範圍和認定標準,列舉了依法被實施懲戒的具體行為,區分了設區的市級以上公安機關和省級以上公安機關審核認定懲戒對象的範圍,切實強化警示教育,以實現預防犯罪的效果。
《懲戒辦法(徵求意見稿)》堅持分級懲戒、過懲相當,對於因實施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犯罪被追究刑事責任的人,懲戒期限為3年;經設區的市級以上公安機關認定的懲戒對象,懲戒期限為2年。在綜合運用金融懲戒、電信網絡懲戒、信用懲戒以及納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等懲戒措施的同時,保留了懲戒對象基本的金融、通信服務,確保滿足其基本生活需要,充分體現懲戒的適度性。
《懲戒辦法(徵求意見稿)》在強化依法懲戒的同時,對懲戒信息數據實行動態管理,明確要求將懲戒依據、期限、措施和申訴權利書面告知被懲戒對象,並明確了申訴、受理、核查、反饋和解除等工作的程序和時限,充分保障被懲戒對象的合法權益。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