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雷達魚

鎖定
雷達魚是屬於虎魚科的一種魚。形態嬌小可愛,體色豔麗,吻黃,前半身白,後半身鮮紅,第二背鰭、臀鰭尾鰭外緣深紅,尤其是第一背鰭之第1棘延長聳立為絲狀,象雷達似的。平時成對地停浮在距地兩尺的水域。吃漂流而來的浮游生物和小蟲類,喜愛羣棲,可長久飼養。雷達喜歡跳躍,因此水族箱要加蓋。使用鹵素燈時可不加蓋,但要保證加不要少於20釐米的邊。對其他魚温和,除了對同種魚。配成一對的雷達不會互相攻擊。喜歡中等光照,幾個藏身地點,和一箇中等水流的珊瑚缸。可餵食切碎的甲殼類,活的或冷凍的魚及蝦。
中文名
雷達魚
拉丁學名
nemateleotris magnifica
動物界
虎魚科
蝦屬
分佈區域
印度洋、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

雷達魚基本簡介

雷達魚也常被稱做火魚。可以飼養單隻的雷達魚,如果水族箱的尺寸允許,也可成對飼養雷達魚―但未必能從其外形特徵辨別出性別,因此準確地説是兩隻雷達魚。野生狀態下的雷達魚會成羣盤旋遊動於海底沙牀上方,一旦發現危險,就立即撤回掩避所。但在水族箱飼養時,它們就不會那麼包容同類了,如果同時飼養兩隻以上的雷達魚,體質較弱的那隻就會受到騷擾,被驅趕甚至是被同類嚴重咬傷而死亡。
水族養殖愛好者可以見到的雷達魚有四種:雷達、紫雷達、紫玉雷達和噴射機,其中屬紫玉雷達最為少見。雷達背鰭延展的部分很長,不僅可以用來與同類互發信號,還可用於將自己固定於藏身處,這與鮎魚將自己固定於岩石縫隙的方法一樣。
雷達魚
雷達魚(9張)
最容易買到的雷達魚是雷達,這種魚很好餵養,以小型餌料為食,如果一週餵食2~3次活鹽水蝦則更佳。雷達魚對水環境也不挑剔,但它們喜歡水族箱裏有流動的活水,習慣了水族箱環境以後便不再那麼緊張不安,有人從水族箱旁邊走過時它們也不再每次都躲藏到洞穴裏了。
不要將雷達同喧鬧的魚類一起飼養,否則它們就會躲藏到藏匿處,然後一直待在那兒,讓你看不到它們的身影噴射機的體型較大,體長可達12釐米。如果水族箱較大,可將幾隻一起飼養。未成年的噴射機常常羣集生活,但成年以後則喜歡成對生活。
雷達魚能很好地適應水族箱的環境,在飼養和餌料方面也不會存在太大難度,只要餌料的品種豐富多樣就可以,它們會接受包括人工餌料、冷凍餌料和活餌在內的任何餌料。與雷達不同的是,在受到驚嚇時,它們會立即逃離現場而不是躲藏到洞穴裏。可選擇中等尺寸、性情温馴的魚類和它們混養 [1] 

雷達魚產地

分佈於印度洋、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

雷達魚形態特徵

體長7~9釐米,圓筒形。眼睛緊靠身體前端,背鰭一分為二。第一背鰭的棘條高聳挺拔,像一根天線似的聳立在魚背上這條“天線”並非只是用於炫耀美麗,更是一種報警手段;嬌小的雷達魚在海洋裏成雙成對地生活,在成員發現有危險時就會快速擺動“天線”來向夥伴報警 [2] 
第二背鰭和臀鰭上下對稱。魚體前半身銀白色,後半身粉紅色,尾鰭紫紅色。飼養水温27~28攝氏度,海水比重1.002~1.023,海水pH值8.0~8.5,海水硬度7~9度dH。餌料有豐年蝦魚蟲海水魚顆粒飼料等。

雷達魚紫玉雷達魚

紫玉雷達魚是一種魚類,屬於海洋生物,主要分佈於西太平洋珊瑚區海域,棲息水深25~90米。肉食性。學 名:Nemateleotris helfrichi;英文名:Helfrich’s dart goby、 Yellow fire goby;香港名:大溪地火鳥。別名:赫氏線塘鱧。最大體長可達6釐米。體型同於雷達,魚身呈淡紫色,但頭部、吻部為黃色,第一背鰭的第一鰭條較雷達短。
人工飼養:水温26~28攝氏度,海水比重1.022,可餵動物性餌料及人工飼料。
參考資料
  • 1.    魯中石主編,魚 全世界300種魚的彩色圖鑑 超值白金版,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07,第269頁
  • 2.    彭充,尹小港編繪,海魚繪,海洋出版社,2016.03,第3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