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雷興山

鎖定
雷興山,男,漢族,1968年7月出生,河南南陽人,中共黨員,1993年7月參加工作,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歷史學博士,教授,考古學家。 [1] 
現任北京聯合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6] 
中文名
雷興山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河南南陽
出生日期
1968年7月
畢業院校
鄭州大學
北京大學

雷興山人物經歷

1986年至1990年7月就讀於鄭州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獲學士學位。
1990年至1993年7月就讀於北京大學考古學系,獲碩士學位。
1998年至2002年12月就讀於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獲博士學位。
1993年7月至2017年7月,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任教。 [2] 
2017年7月至2021年1月,先後擔任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黨委書記、院長。
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任首都師範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1] 
2023年7月,任北京聯合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 [5] 

雷興山工作分工

主持行政全面工作,分管審計處,聯繫特殊教育學院。 [6] 

雷興山研究方向

夏商周考古、田野考古 [2] 

雷興山主要成就

長期從事夏商周考古研究與田野考古教學,主持或參與過陝西周原遺址和周公廟遺址等大型都邑遺址的考古發掘與研究,其中7項田野工作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2項工作獲“優秀田野工地獎”一等獎。專著《先周文化探索》獲高校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二等獎。參與多項重大課題項目,兩次擔任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重大項目首席專家。

雷興山所獲榮譽

1.2016年獲得首都勞動獎章;
2.2013年,《先周文化探索》獲第六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人文社會科學);
3.七項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發現”,是全國獲得該項殊榮最多者;2次獲得國家田野考古最高獎“優秀田野工地獎”一等獎(金手鏟獎),是獲得該獎勵次數最多者。 [3] 

雷興山社會任職

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主任
中國考古學會夏商考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4] 

雷興山代表論著

專著與考古報告:
1. 雷興山:《先周文化探索》,科學出版社,2010年。
2. 種建榮主編,雷興山、張亞煒副主編:《周原遺址東部邊緣:2012年度田野考古報告》,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3. 種建榮主編,林永昌、陳建立、雷興山副主編:《邰城鑄鐵——陝西楊凌漢代鑄鐵遺址發掘與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論文與簡報:
1. 田仁孝、張天恩、雷興山:《碾子坡類型芻論(摘要)》,《文博》1993年6期。
2. 李亞東、宋豫秦、雷興山、韓建業:《試論豫東南地區的考古學文化與古農業形態》,《中原文物》1996年4期。
3. 琉璃河考古隊(王鑫、柴曉明、雷興山執筆):《琉璃河遺址1996年度發掘簡報》,《文物》1997年6期。
4. 雷興山:《試論西周燕文化中的殷遺民文化因素》,《北京文博》1997年4期。
5. 雷興山:《北京琉璃河遺址新出卜甲淺識》,《中國文物報》1997年4月10日。
6. 雷興山:《花園莊遺址與河亶甲居相》,《中國文物報》1998年11月25日。
7. 田仁孝、張天恩、雷興山:《碾子坡類型芻議》,《周秦文化研究》編委會編《周秦文化研究》,陝西人民出版社,1998年。
8. 雷興山、宋豫秦:《< 駐馬店楊莊——中全新世淮河上游的文化遺存與環境信息>第五章 第三期遺存》,北京大學考古學系、駐馬店市文物保護管理所編著《駐馬店楊莊——中全新世淮河上游的文化遺存與環境信息》,科學出版社,1998年。
9. 宋豫秦、雷興山:《< 駐馬店楊莊——中全新世淮河上游的文化遺存與環境信息>第六章 結語》,北京大學考古學系、駐馬店市文物保護管理所編著《駐馬店楊莊——中全新世淮河上游的文化遺存與環境信息》,科學出版社,1998年。
10. 雷興山:《壹家堡一期文化性質辨析——有關混合文化因素分析方法的討論》,《文物季刊》1999年1期。
11. 劉緒、雷興山:《洹北花園莊遺址與河亶甲居相》,《文物世界》1999年4期。
12. 雷興山:《對關中地區商文化的幾點認識》,《考古與文物》2000年2期。
13. 雷興山:《蔡家河、園子坪等遺址的發掘與碾子坡類遺存分析》,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編《考古學研究(四)》,科學出版社,2000年。
14. 北京大學考古學系、寶雞市考古工作隊(張天恩、雷興山、田仁孝執筆):《陝西麟遊縣蔡家河遺址龍山遺存發掘報告》,《考古與文物》2000年6期。
15. 鄭州大學文博學院、開封市文物工作隊編著(雷興山為主要執筆之一):《豫東杞縣發掘報告》,科學出版社,2000年。
16. 孫秉君、雷興山:《周原遺址發掘又有新收穫》,《中國文物報》2002年2月20日。
17. 彭燕彬、雷興山、顏海英、吳玉新:《< 中國文明起源的人地關係簡論> 第一章第七節 有關國外早期文明興衰的理論簡論》,宋豫秦等著《中國文明起源的人地關係簡論》,科學出版社,2002年。
18. 雷興山:《先周文化的探索歷程》,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編《考古學研究(五)》,科學出版社,2003年。
19. 周原考古隊(徐天進、王佔奎、付仲陽、雷興山執筆):《1999年度周原遺址ⅠA1區及ⅣA1區發掘簡報》,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古代文明(第2卷)》,文物出版社,2003年。
20. 周原考古隊(雷興山、徐天進、王佔奎、徐良高執筆):《2001年度周原遺址(王家嘴、賀家地點)發掘簡報》,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古代文明(第2卷)》,文物出版社,2003年。
21. 周原考古隊(徐天進、孫秉君、雷興山執筆):《2001年度周原遺址調查報告》,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古代文明(第2卷)》,文物出版社,2003年。
22.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寶雞市考古工作隊(雷興山、張天恩、田仁孝執筆):《陝西麟遊縣史家塬遺址發掘報告》,《華夏考古》2004年4期。
23. 周原考古隊(徐天進、雷興山、孫慶偉、種建榮執筆):《2003年秋周原遺址(ⅣB2區與ⅣB3區)的發掘》,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古代文明(第3卷)》,文物出版社,2004年。
24. 種建榮、雷興山:《周公廟遺址甲骨坑H1發掘記》,《文博》2005年1期。
25. 種建榮、雷興山:《周公廟遺址西周大墓與夯土圍牆發現記》,《文博》2005年3期。
26. 雷興山:《陝西省麟遊縣園子坪遺址商代遺存分析》,《考古與文物》2006年4期。
27. 雷興山:《論周公廟遺址卜甲坑H45的期別與年代——兼論關中西部地區商周之際考古學文化分期的幾點認識》,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古代文明(第5卷)》,文物出版社,2006年。
28. 周原考古隊(徐天進、孫慶偉、雷興山、宋江寧執筆):《2003年陝西岐山周公廟遺址調查報告》,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古代文明(第5卷)》,文物出版社,2006年。
29. 種建榮、張敏、雷興山:《岐山孔頭溝遺址商周時期聚落性質初探》,《文博》2007年5期。
30. 種建榮、雷興山:《先周文化鑄銅遺存的確認及其意義》,《中國文物報》2007年11月30日。
31. 雷興山:《周原遺址商時期考古學文化分期研究》,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古代文明(第6卷)》,文物出版社,2007年。
32. 雷興山:《周原遺址劉家墓地分析》,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編《考古學研究(七)》,科學出版社,2008年。
33. 雷興山:《西安袁家崖墓葬年代為西周説》,《華夏考古》2008年1期。
34. 種建榮、雷興山:《岐山孔頭溝遺址田野考古工作的理念與方法》,《文博》2008年5期。
35. 雷興山:《論新識的一種周系鑄銅工具》,《中原文物》2008年6期。
36. 雷興山:《周原遺址商時期遺存與先周文化關係辨析》,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古代文明(第7卷)》,文物出版社,2008年。
37. 種建榮、雷興山:《周公廟遺址商周時期陶器分期研究》,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編《西部考古(第3輯)》,三秦出版社,2008年。
38. 種建榮、雷興山:《孔頭溝遺址商末周初遺存與先周文化探索》,《考古與文物》2009年3期。
39. 雷興山:《論周原遺址西周時期手工業者的居與葬——兼談特殊器物在聚落結構研究中的作用》,《華夏考古》2009年4期。
40. 雷興山:《由周原遺址陶文“周”論周”地與先周文化》,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中國國家博物館編《俞偉超先生紀念文集:學術卷》,文物出版社,2009年。
41. Zhou, Wenli, Jianli Chen,Xingshan Lei, et al. "Three Western Zhou Bronze Foundry Sites in the Zhouyuan Area, Shaanxi Province, China.", J.Mei and Th.Rehren(eds), Metallurgy and Civilisation: Eurasia and Beyond Archetype. London 2009.
42. 種建榮、雷興山:《周公廟遺址田野考古工作的理念與方法——2007~2008年度中國田野考古一等獎獲獎項目介紹》,《考古與文物》2010年2期。
43. 雷興山、種建榮:《周原地區商周時期鑄銅業芻論》,陳建立、劉煜主編《商周青銅器的陶範鑄造技術研究》,文物出版社,2011年。
44. 周文麗、陳建立、雷興山、徐天進、種建榮、王佔奎:《周原遺址李家鑄銅作坊出土冶鑄遺物的分析》,陳建立、劉煜主編《商周青銅器的陶範鑄造技術研究》,文物出版社,2011年。
45. 種建榮、雷興山、鄭紅莉:《試論周原遺址新發現的空心磚》,《文博》2012年6期。
46. 林永昌、種建榮、雷興山:《周公廟商周時期聚落動物資源利用初識》,《考古與文物》2013年3期。
47. 顧萬發、雷興山、張家強《東趙遺址:夏商周考古的又一重大收穫》,《中國文物報》2015年2月27日。
48. 林永昌、陳建立、種建榮、雷興山、趙藝蓬、陳鋼:《試論漢代關中地區鐵器生產原料的來源與流通——邰城鑄鐵作坊出土鐵遺物的冶金分析》,《考古與文物》2015年6期。
49. 王佔奎、雷興山、孫慶偉、宋江寧、李彥峯:《陝西周原遺址考古獲重大收穫》,《中國文物報》2016年1月29日。
50. 陳建立、張周瑜、種建榮、雷興山:《西周時期周原地區出土鍍錫技術及文化意義》,《南方文物》2016年1期。
51. 雷興山、顧萬發、張家強:《鄭州東趙遺址田野考古工作理念與方法》,《黃河·黃土·黃種人》2016年10期。
52. 雷興山:《論周原齊家制玦作坊的族徽與社會結構》,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古代文明(第10卷)》,文物出版社,2016年。
53. 林永昌、陳建立、種建榮、雷興山:《論秦國鐵器普及化與關中地區戰國時期鐵器流通模式》,《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刊》2017年3期。
54. 林永昌、鄭婧、陳建立、種建榮、雷興山:《西漢地方鑄鐵作坊的技術選擇:以關中邰城作坊冶金陶瓷科技分析為例》,《南方文物》2017年2期。
55. 劉思然、陳建立、種建榮、雷興山:《周原孔頭溝遺址宋家墓地銅器的科學分析與研究》,《南方文物》2017年2期。
56. 種建榮、張天宇、陳鋼、雷興山:《寶雞賈家崖遺址兩週陶器分期研究》,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莒縣人民政府編《青銅器與山東古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57. 雷興山:《考古學的新使命》,《學習時報》2017年7月28日。
58. 雷興山:《周原遺址商周時期聚落分區方法芻論》,何駑主編《李下蹊華——慶祝李伯謙先生八十華誕論文集》,科學出版社,2017年。
59. 種建榮、趙藝蓬、王洋、雷興山:《邰城漢墓陶器分期研究——關中西漢墓葬分期新探索》,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編《西部考古(第14輯)》,科學出版社,2017年。
60. 種建榮、張天宇、雷興山:《晚商與西周時期墓道形制初識》,《江漢考古》2018年1期。
61. 種建榮、林永昌、雷興山、陳建立、趙藝蓬、陳鋼:《試論陶器生活遺存所見西漢鐵器手工業作坊的性質——以邰城鑄鐵作坊為案例》,《考古與文物》2018年1期。
62. 周公廟考古隊(種建榮、王佔奎、雷興山、徐天進執筆):《陝西鳳翔勸讀遺址2004年調查與試掘簡報》,《文博》2018年3期。
63. 張家強、蔡寧、 雷興山:《鄭州西司馬墓地結構與社會結構分析》,《華夏考古》2018年5期。
64. 種建榮、王洋、雷興山:《< 邰城漢墓>第二章 綜述》,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楊凌區文物管理所編著《邰城漢墓》,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65. 種建榮、雷興山、王洋:《< 邰城漢墓>第四章 邰城漢墓反映的西漢文化與社會》,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楊凌區文物管理所編著《邰城漢墓》,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66. 雷興山、蔡寧:《周原遺址黃堆墓地分析》,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編《古代文明(第12卷)》,文物出版社,2018年。
67. 蔡寧、雷興山:《論曲阜魯故城兩種居葬形態》,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曲阜市文物局編《保護與傳承視野下的魯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68. 雷興山:《語言接觸與考古背景——考古學家的角度》,汪鋒主編《黌門對話 以語言接觸與語言演化為中心的跨學科視野》,雲南大學出版社,2018年。
69. 周原考古隊(李彥峯、宋江寧、雷興山、陳鋼執筆):《2015年周原遺址賀家北(ⅡC3區)墓葬發掘簡報》,《考古與文物》2019年5期。
70. Lam, Wengcheong, Jianli Chen, Jianrong Chong, Xingshan Lei, and Wai Lun Tam. "An Iron Production and Exchange System at the Center of the Western Han Empire: Scientific Study of Iron Products and Manufacturing Remains from the Taicheng Site Complex.",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100, (2018): 88-101.
71. Lam, Wengcheong, Jianrong Chong, Xingshan Lei, and Jianli Chen. "Economic Embeddedness and Small-Scale Iron Production in the Capital Region of the Han Empire: The Perspective from Faunal Remains.",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in Asia17, (2019): 117-132.
72. Ren, Xiaolin, Duowen Mo, Michael Storozum, Ximena Lemoine, Yanyan Yu, Wanfa Gu, Xingshan Lei, Jiaqiang Zhang, Jianqing Lu, and Tristram R. Kidder. "Early Urban Impact on Vegetation Dynamics; Palaeoecological Reconstruction from Pollen Records at the Dongzhao Site, Henan Province, China.",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521, (2019): 66-74.
73.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種建榮、郭士嘉、雷興山執筆):《陝西岐山孔頭溝遺址鑄銅作坊發掘簡報》,《南方文物》2019年3期。
74. 張家強、王源、雷興山:《論鄭州娘娘寨遺址墓葬特徵與族屬》,《中原文物》2019年6期。
75. 周原考古隊(宋江寧、種建榮、雷興山執筆):《陝西寶雞市周原遺址鳳雛六號至十號基址發掘簡報》,《考古》2020年8期。
76. 郭士嘉、種建榮、雷興山:《孔頭溝遺址銘文芯與西周銘文製作方法》,《江漢考古》2020年3期。
77. 劉一婷、 雷興山:《商系墓葬用牲初探》,《考古》2020年3期。
78. 雷興山、王洋:《田野發掘報告的編寫理念與方法》,王巍、餘西雲主編《中國考古學理論與方法 I》,科學出版社,2020年。
79. Haichao, L., L. Siran, C. Jianli, C. Jianfeng, L. Xingshan, C. Jianrong, G. Yuewen, L. Xingrui, and H. Yuxuan. "Cold‐worked and Annealed Bronze Objects and Relevant Motif Techniques in the Chinese Bronze Age: Analysis of Bronze Sheets found at Songjia Cemetery in Shaanxi, China.", Archaeometry 62, no. 1 (2020): 54-67.
80.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顧萬發、雷興山、張家強執筆):《鄭州市高新區東趙遺址小城發掘簡報》,《考古》2021年5期。
81. 郭士嘉、雷興山、種建榮:《周原遺址西周“手工業園區”初探》,《南方文物》2021年2期。
82.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王洋、種建榮、雷興山、王佔奎執筆):《陝西岐山縣孔頭溝遺址西周墓葬M10的發掘》,《考古》2021年9期。
83. 王洋、雷興山:《論銅霝與陶霝》,《江漢考古》2021年6期。
84. 雷興山、王一凡:《陝西、甘肅、河南西周封國遺存的發現與研究》,王巍主編《中國考古學百年史(1921-2021)》,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21年。
85. 種建榮、雷興山、王佔奎、徐天進:《2004年度周公廟遺址祝家巷北地點發掘簡報》,《華夏考古》2022年1期。
86.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王洋、種建榮、雷興山、王佔奎執筆):《陝西岐山縣孔頭溝遺址西周墓葬M9的發掘》,《考古》2022年4期。
87. 蔡寧、種建榮、雷興山:《周原齊家制玦作坊居葬關係與社會結構再探》,《考古與文物》2022年2期。
88. 李楠、何嘉寧、種建榮、吳小紅、雷興山:《陝西周公廟遺址08ⅢA2G2葬人現象探析》,《四川文物》2022年2期。
89. 蔡寧、種建榮、雷興山:《陝西周原雲塘制骨作坊“居葬合一”論》,《四川文物》2022年2期。
90. 韓蕙如、雷興山:《陝西周原雲塘夯土建築F10形制及所屬院落形態辨析》,《四川文物》2022年2期。
91. 雷興山、王洋、種建榮:《西周殷遺民族屬判斷標準簡論》,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編《考古學研究(十三)——北京大學考古百年考古專業七十年論文集》,科學出版社,2022年。
92. 種建榮、王洋、雷興山:《孔頭溝遺址西周墓地結構管窺》,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震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古代文明(第16卷)》,上海古籍出版社,2022年。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