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雷聞

鎖定
雷聞,男,1972年1月生,陝西旬陽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 [1]  200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學系,獲歷史學博士學位。 [2]  主要從事隋唐史研究,出版專著《郊廟之外—隋唐國家祭祀與宗教》,發表《唐代的“三史”與三史科》《祈雨與唐代社會研究》《隋唐朝集制度研究—兼論其與兩漢上計制之異同》《五嶽真君祠與唐代國家祭祀》等論文。2012年11月27日,所著《郊廟之外——隋唐國家祭祀與宗教》獲第六屆“胡繩青年學術獎”。
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3] 
中文名
雷聞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72年1月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職    稱
教授
學    位
博士
籍    貫
陝西旬陽

雷聞個人履歷

雷聞學習經歷

1993年6月,陝西師範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學士。
1997年6月,北京大學歷史系,歷史學碩士。
2002年6月,北京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博士。

雷聞工作經歷

1993年7月-1994年7月, 陝西省旬陽縣中學教師。
1997年7月-1999年9月,文化部港澳台司公務員。
2002年7月-2003年6月,文化部外聯局公務員。
2003年7月-2021年5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歷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隋唐五代十國史研究室主任。
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3] 

雷聞研究方向

隋唐政治制度、禮制與宗教史、敦煌吐魯番學。

雷聞學術兼職

《唐研究》雜誌助理編輯、中國唐史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常務理事。

雷聞學術成就

雷聞專著

《郊廟之外——隋唐國家祭祀與宗教》,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5月。

雷聞代表性論文

1、 《從S.11287看唐代論事敕書的成立過程》,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1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
2、 《唐代的“三史”與“三史科”》,《史學史研究》2001年第1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魏晉南北朝隋唐史》2001年第4期轉載。
3、 《俄藏敦煌Дх.06521殘卷考釋》,《敦煌學輯刊》2001年第1期。
4、 《祈雨與唐代社會研究》,袁行霈主編《國學研究》第8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5、 《隋唐朝集制度研究——兼論其與兩漢上計制之異同》,《唐研究》第7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6、 《唐代道教與國家禮儀——以高宗封禪活動為中心》,《中華文史論叢》2001年第4輯。
7、 《五嶽真君祠與唐代國家祭祀》,榮新江主編《唐代宗教信仰與社會》,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
8、 《隋與唐前期的尚書省》,吳宗國主編《盛唐政治制度研究》第三章,上海辭書出版社,2003年。
9、 《論中晚唐佛道教與民間祠祀的合流》,《宗教學研究》2003年第3期。
10、 《割耳剺面與刺心剖腹——從敦煌158窟北壁涅槃變王子舉哀圖説起》,《中國典籍與文化》2003年第4期。
11、 《論隋唐國家祭祀的神祠色彩》,台灣《漢學研究》21卷2期,2003年。
12、 《論唐代皇帝的圖像與祭祀》,榮新江主編《唐研究》第9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13、 《道教徒馬元貞與武周革命》,《中國史研究》2004年第1期。
14、 《唐代地方祠祀的分層與運作——以生祠與城隍神為中心》,《歷史研究》2004年第2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魏晉南北朝隋唐史》2004年第4期轉載。
15、 《〈唐華嶽真君碑〉考釋》,《故宮博物院院刊》2005年第2期。
16、 《唐宋時期地方祠祀政策的變化——兼論“祀典”與“淫祠”概念的落實》,《唐研究》第11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17、 《唐開元獄官令復原研究》,天一閣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天一閣藏明抄本天聖令校證(附唐令復原研究)》,中華書局,2006年。
18、 《國家宮觀網絡中的西州道教——唐代西州道教補説》,新疆吐魯番地區文物局編《吐魯番學研究:第二屆吐魯番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 完整版收入朱玉麒主編《西域文史》第2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年。又收入孟憲實、榮新江、李肖主編《秩序與生活:中古時期的吐魯番社會》,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
19、 《試論隋唐對於先代帝王的祭祀》,《文史》2007年第1期。
20、 《吐魯番新出土唐開元〈禮部式〉殘卷考釋》,《文物》2007年第2期。原稿收入榮新江、李肖、孟憲實主編《新獲吐魯番出土文獻研究論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21、 《關文與唐代地方政府內部的行政運作——以新獲吐魯番文書為中心》,《中華文史論叢》2007年第4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魏晉南北朝隋唐史》2008年第3期轉載。 又收入榮新江、李肖、孟憲實主編《新獲吐魯番出土文獻研究論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22、 《唐代潛山的信仰世界——以石刻材料為中心》,《敦煌學》第27輯,台北:樂學書局,2008年。
23、 《石刻所見隋唐民間之佛道關係》,《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刊》第5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24、 《唐長安太清觀與〈一切道經音義〉的編纂》,《唐研究》第15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宗教》2010年第2期轉載。
25、 《唐代帖文的形態與運作》,《中國史研究》2010年第3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魏晉南北朝隋唐史》2011年第2期轉載。又收入鄧小南、曹家齊、平田茂樹主編《文書·政令·信息溝通:以唐宋時期為主》,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26、 《楊貴妃與安祿山“三日洗兒”的儀式解讀》,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隋唐宋遼金元史研究室編《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1輯,紫禁城出版社,2011年。
27、 《吐魯番出土〈唐開元十六年西州都督府請紙案卷〉與唐代的公文用紙》,樊錦詩、榮新江、林世田主編《敦煌文獻·考古·藝術綜合研究:紀念向達先生誕辰11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收入榮新江編《黃文弼所獲西域文獻論集》,科學出版社,2013年。
28、 《碑誌所見的麻姑山鄧氏——一個唐代道教世家的初步考察》,《唐研究》第17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收入魏斌主編《古代長江中游社會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29、 《盛唐長安肅明觀考論》,《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2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30、 《麻姑山鄧氏與唐代“北帝派”的傳法譜系》,收入餘欣主編《中古時代的禮儀、宗教與制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31、 《走入傳奇——新刊唐代墓誌與〈冥報記〉“豆盧氏”條的解讀》,《唐研究》第18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32、 《新見程紫霄墓誌與唐末五代的道教》,《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3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古史文存續編》中卷,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
33、 《唐洛陽大弘道觀考》,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主編《國學的傳承與創新——馮其庸先生從事教學與科研六十週年慶賀學術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34、 《牓文與唐代政令的傳佈》,《唐研究》第19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35、 《山林與宮廷之間——中晚唐道教史上的劉玄靖》,《歷史研究》2013年第6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宗教》2014年第2期轉載。
36、 《茅山宗師王遠知的家族譜系——以新刊唐代墓誌為中心》,《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4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37、 《隋唐時代における道教·佛教と國家祭祀——皇帝の圖像と宗教祭祀を中心に》,淺見直一郎譯,大谷大學《真宗總和研究所研究紀要》第31號,2014年。
38、 《龍角仙都:一個唐代宗教聖地的塑造與轉型》,《復旦學報》2014年第6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宗教》2015年第1期轉載。又被收入《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15年第3期。 全文本收入陳金華、孫英剛主編《神聖空間:中古宗教中的空間因素》,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年。
39、 《太清宮道士吳善經與中唐長安道教》,《世界宗教研究》2015年第1期。《人大複印報刊資料·宗教》2015年第3期轉載。
40、 《〈宋會要·道釋類〉的復原與校勘》,《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5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41、 《從“京觀”到佛寺——隋唐之際戰場屍骸的處理與救度》,武漢大學三至九世紀研究所編《魏晉南北朝隋唐史資料》第31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
42、 《被遺忘的皇妃——新見〈唐故淑妃玉真觀女道士楊尊師(真一)墓誌銘〉考釋》,《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16年第1期。
43、 《“京観”から仏寺へ──隋唐時期の戦場遺體の処理と救済》,江川式部翻譯,收入古瀨奈津子編《東アジアの禮・儀禮と支配構造》,東京:吉川弘文館,2016年。
44、 《山林と宮廷のあいだで——中晚唐の道教史における劉玄靖》,酒井規史翻譯,土屋昌明主編《洞天福地研究》第6號,東京:專修大學,2016年。
45、 《唐兩京龍興觀略考》,《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6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6月。
46、 《隋唐的鄉官與老人——從大谷文書4026〈唐西州老人、鄉官名簿〉説起》,《唐研究》第22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 《人大複印報刊資料·魏晉南北朝隋唐史》2017年第3期轉載。
47、 《傳法紫宸——敬宗之師昇玄先生劉從政考》,《中華文史論叢》2017年第1期。
48、 《石刻史料與唐代道教史研究漫談》,《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7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
49、 《從“妖人”到仙翁——正史與地方史志中的盛唐道士申泰芝》,《中國史研究》2018年第2期。
50、 《唐洛陽大聖真觀考》,《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8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年。 收入杜文玉、何志龍主編《長安與世界對話:唐都長安1400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20年。
51、 “Mount Longjiao’s ‘Capital of Immortals’ [龍角仙都]: Representation and Evolution of a Sacred Site from the Tang Dynasty”, Journal of Chinese Humanities 4 (2018): 150-178.
52、 《貴妃之師:新出〈景龍觀威儀田僓墓誌〉所見盛唐道教》,《中華文史論叢》2019年第1期。
53、 《新見李洞真墓誌與中晚唐長安的咸宜觀》,《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9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
54、 《貴妃の師——新出〈景龍觀威儀田僓墓誌〉に見える盛唐道教》,酒井規史翻譯,土屋昌明主編《洞天福地研究》第9號,東京:專修大學,2019年。
55、 《唐宋牓子的類型及其功能——從敦煌文書P.3449+P.3864〈刺史書儀〉説起》,陳俊強主編《中國歷史文化新論——高明士教授八秩嵩壽文集》,台北:元華文創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
56、 《新見〈中都大弘道觀主上清大洞劉尊師玄台銘〉跋》,《隋唐遼宋金元史論叢》第10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20年。
57、 《涼州與長安之間——新見〈唐故左羽林軍大將軍康太和墓誌〉考釋》,《河北師範大學學報》2020年第5期。 收入雷聞、張國才主編《交流與融合:隋唐河西文化與絲路文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中西書局,2020年。
58、 《唐洛陽大聖真観考》,收入氣賀澤保規編《隋唐洛陽と東アジア——洛陽學の新地平》,東京:法藏館,2020年。 [3] 

雷聞書評

1、評章羣著《唐代祠祭論稿》,《唐研究》第6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第447-450頁;
2、評陳戍國著《中國禮制史·隋唐五代卷》、任爽著《唐代禮制研究》,《唐研究》第7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第532-541頁;
3、評賈二強著《唐宋民間信仰》,《唐研究》第9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12月;
4、《北京大學盛唐研究叢書》簡介,《中國史研究動態》,2004年第6期;
5、評甘懷真著《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唐研究》第十卷,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第609-618頁;
6、《台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評介,孟彥弘等,《中國史研究動態》,2006年第3期;
7、禮制、宗教與民間社會——中古史研究的一個新視角,《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7年5月10日,第3版。

雷聞課題

《隋唐國家祭祀與民間社會關係研究》(歷史所重點課題,2003-2006年)、《道教金石與唐代社會研究》(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留學人員科技活動擇優資助項目”,2009-2012年)等。 [1] 

雷聞獲獎情況

專著《郊廟之外》獲得第四屆“郭沫若中國歷史學獎”提名獎(2012年)、
第六屆“胡繩青年學術獎”(2012年)、
2012年度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
第八屆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獎三等獎(2014年)。 [1-2] 
參考資料
  • 1.    雷聞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2019-06-06[引用日期2020-05-02]
  • 2.    雷聞  .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引用日期2021-07-22]
  • 3.    雷聞  .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引用日期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