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雷琴

(民族拉絃樂器)

鎖定
雷琴是民族拉絃樂器中個性和特色最為明顯的樂器之一。 [1]  20世紀二十年代,由山東著名民間音樂家王殿玉根據山東墜琴創制,銅製琴筒、蒙蟒蛇皮,體長約120釐米,張弦兩根,馬尾弓拉奏,四度或五度定弦。是一種高度聲樂化的器樂演奏藝術,又名“大雷”“大雷拉戲”“巧變絲絃”等。
雷琴的琴桿細長,表面是指板,琴頭呈鏟的形狀,左右兩邊各有一個絃軸,絃軸的表面雕刻着花紋,在軸的頂部嵌有骨飾。雷琴的琴筒又短又大,是由薄制板做成的,呈圓形,前面的口蒙有蟒皮,後面是敞口的,放琴碼,張兩根弦。與二胡相比,雷琴的琴弓更長,拴的馬尾束也更寬。雷琴有非常豐富的表現力,應用也非常廣泛。它既可用於獨奏、合奏和重奏,又可用於模擬人聲、烏獸略、戲曲唱腔以及很多樂器的音響效果。 [2] 
中文名
雷琴
別    名
大雷
類    別
拉絃樂器
誕生時間
20世紀20年代
材    質
緬紅花梨
琴    皮
成年蟒皮

雷琴發展歷史

雷琴是20世紀20年代由王殿玉根據墜胡改革而成。
雷琴:又名“雷胡”,20世紀20年代出現的一種拉絃樂器。是中國著名民間藝人王殿玉(1899~1964)在墜胡的基礎上改革而成,它較墜胡音量大、音域寬、音色美,最早稱之為“大弦子”,“大雷”。1953年正式定名為“雷琴”。
雷琴 雷琴
雷琴音域寬廣、音量較大,音色柔和圓潤,富有豐富的表現力。既可獨奏、重奏或合奏,又可模擬人聲,戲曲唱腔、鳥獸啼叫和多種樂器的音響效果。
雷琴經過多年的藝術實踐,已經積累了一批曲目,所奏戲曲流派唱腔,如京劇“梅派”、“程派”、“譚派”、“馬派”、“餘派”和評劇、河北梆子河南梆子的著名演員唱段,均惟妙惟肖,頗受羣眾的歡迎和喜愛,俗稱“大雷拉戲”、“單絃拉戲”、“巧變絲絃”。此外,雷琴還能模擬笙管合奏、軍樂鼓號以及民間小調等。

雷琴結構

雷琴是在墜琴的基礎上,加長琴桿,加大琴筒,改蒙蟒皮而成。
雷琴琴桿窄而長,表面為指板。琴頭呈鏟形,左右各置一弦軸,軸表面刻有瓣紋,軸頂嵌骨飾。
琴筒大而短,採用薄銅板製成,圓形,前口蟒皮,後敞口。置琴碼,張兩弦。
琴弓較二胡弓長,所拴馬尾束較寬。
雷琴有大、小兩種規格。大雷琴長 110釐米,張鋼絲絃;小雷琴全長90釐米,張絲絃。
琴桿、琴頭和絃軸用硬木製作。琴桿窄而長,表面作為指板。琴頭呈鏟形、左右各置一弦軸。絃軸表面刻有花紋,軸頂嵌有骨飾。
琴筒較短,採用薄銅板製成,前口蒙以蟒皮,後口開放。蟒皮上支有琴馬。張弦兩條。
琴弓較二胡弓長,所拴馬尾束也較寬。

雷琴定弦與音域

大雷定弦不統一,裏、外弦一般定為e 、a 或d 、a ,音域約三個半八度。
小雷的定弦和音域與大雷相同,發音比大雷高八度。
雷琴常按四度或五度關係定弦。
大雷定弦不統一,多根據演奏者的習慣來定,裏、外弦一般定為e 、a 或d 、a ,音域約三個半八度。
小雷的定弦和音域與大雷相同,發音比大雷高八度。
演奏雷琴採用坐勢,將琴筒置於左腿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弓拉奏,指法與二胡相同,但多用食指和無名指按弦,並多用大音程滑奏。
大雷琴用於獨奏時通常只用外弦,合奏時演奏低音聲部,用以加強樂隊的音響厚度。 演奏小雷琴時時,右手執弓,左手握住外弦的絃軸,以改變音高。小雷常用於獨奏,一般不參加樂隊合奏。 雷琴無明顯的音區差別,音量較大,音色柔和圓潤。

雷琴演奏方法

演奏時坐姿,琴筒置於左腿上,左手持琴按弦,右手執弓在兩弦間拉奏。弓法有漸強、漸弱、慢弱突強、慢強突弱和大幅度變換等。擅長模擬人聲、戲曲唱腔和各種樂器的音響效果。所奏戲曲流派唱腔,維妙維肖。俗稱“大雷拉戲”、“巧變絲絃”。

雷琴雷琴拉戲

“雷琴拉戲”是一種介於音樂和曲藝之間的獨特器樂樣式。它是器樂演奏,卻又帶有相聲裏“學”及“口技”模仿的明顯痕跡。王殿玉演奏的雷琴不僅可以通過各種弓法、指法、弦法及力
雷琴 雷琴
度的變化,將各種戲曲唱腔、民歌小調以及人的哭、笑、對話、各種動物的鳴叫、各種自然界的音響模仿得惟妙惟肖,還能仿奏出笙、管、嗩吶、提琴、小號、鑼鼓等多種樂器的音響效果。

雷琴傳承現狀

20世紀肋年代以來,雷琴的第三代傳人已陸續馳名於文藝舞台。韓燕、宋威、王恆和田濤等人的演奏技藝日趨精湛完美,他們在許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突破或創新,正以豐富多彩的節目內容、輕鬆活潑的演出風格,使這一人們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發揚光大。 [3] 
為傳承和保護雷琴藝術,一代代雷琴藝人不斷挖掘、收集、整理雷琴藝術曲譜、影像資料,建立系統的檔案,並籌劃出版有關雷琴藝術發源、傳承、曲目等書籍,以供後人學習借鑑。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