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雷州音樂

鎖定
雷州音樂,是產生並流傳於雷州半島的民間音樂。它包括雷州古代雅樂、民間吹打樂、小牌、雷劇音樂、雷州道教音樂和佛教音樂。 [5] 
雷州音樂是廣東省雷州半島地方民間器樂曲,是廣東省五大地方民樂之一,廣東省級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也是中國40多個樂種之一。 [1]  [4] 
中文名
雷州音樂
非遺類別
傳統音樂 [4] 
非遺級別
廣東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4] 
申報地區
廣東省湛江市雷州市 [4] 
非遺批次
第三批 [4] 

雷州音樂歷史背景

雷州半島是古代百越雜居之地,民間產生的音樂藝術。雷州半島民間音樂藝術受中原文化影響,不斷吸收、融合其他音樂形式,於明清時期形成秉賦獨具的雷州音樂,至清末民初盛行一時。1960年,經音樂工作者記錄、整理並正式命名為“雷州音樂”。雷州音樂多在慶典祭祀或民間民俗活動時演奏,現存曲目二百多首,其詞目1984年入選《中國音樂詞典》。 [4-5] 

雷州音樂特色

樂種豐富是雷州音樂的一大特徵,其包括民間吹打樂、小牌、雷劇音樂、古代雅樂,雷州道教音樂和佛教音樂等多種形式與內容,在長期流傳發展過程中,各個樂種之間相互影響、吸收、交融,又各具特色。 [4] 
其演奏方式可分為吹打樂和管絃樂兩大類。吹打樂以打大鼓持拍板(又稱手板)的司鼓者打節拍,配合四隻大小嗩吶,多在室外的遊行或節日場合演奏,又稱作牌子。管絃樂使用的樂器包括笛子、二胡、秦琴及小型打擊樂器,被稱作齋班。 [1] 
雷州音樂的特色為曲調明快、節奏整齊和雄壯穩健等,調式以商調式、羽調式為主,間有宮調式,著名的曲目《坐門樓》、《遊鑼》、《十三支》套曲等。

雷州音樂發展歷程

2014年3月1日,廣東湛江市文聯、市社科聯、市流行音樂學會與市音樂學會聯合舉辦研討會,研討如何將雷州音樂元素融入流行音樂作品。 [2] 
雷州音樂元素體現於雷歌當中,是當地羣眾流傳百年的藝術。多年來,為讓雷歌進一步發展,本土的音樂人都致力研究如何將雷州音樂元素與多種音樂元素結合,拓寬雷歌的發展空間。市流行音樂學會會長李健多年來不斷嘗試用雷州音樂元素創作曲子,如以雷州音樂元素為基調採用變奏手法創作的《天南重地》。他説,大多數雷歌反覆運用了“嗦哆唻”(SO DO RE)這三個音階,歌曲朗朗上口,便於記憶,若能與流行歌曲元素結合必大有發展前景,如廣為傳唱的《紅色娘子軍》的電影音樂與《彎彎的月亮》當中都存在雷州音樂元素的變化使用。 [2] 

雷州音樂種類

雷州佛教音樂 雷州佛教屬“淨土宗”,該宗以開聲唸佛為主。因此,它的音樂主要是聲樂,分為贊、嘆、頌、念、白等五類,其中以贊為主。現所蒐集整理的雷州佛教音樂共有50多種,其結構嚴謹,節拍規整,情調莊嚴,旋律流暢。 [3] 
雷州道教音樂 雷州道教音樂以聲樂為主,也有少量器樂曲,用於道場“齋讖”,共有40多種。聲樂曲是用雷州話演唱,曲目有30多種。其演唱形式別具一格。唱分為領唱、齊唱,伴奏以吹響為主,即興伴奏,演唱者(道士)各持一件抨擊樂器,邊唱邊擊。 [3] 

雷州音樂傳承現狀

隨着現代文化娛樂生活方式增多,雷州音樂的發展陷入困境,以往民俗活動中的雷州音樂多被現代流行音樂所取代,而古代雅樂已經失去生存、延續基礎;隨着老一輩藝人日漸逝去,人才更加缺乏,年青人中鮮見有人肯學習技藝,雷州音樂的傳承狀況堪憂,有消亡的危險,亟待採取有效措施加以搶救和保護。 [4] 
在明、清期間形成了秉賦獨具的雷州音樂,於清末民初盛行一時。代表性曲目有古代雅樂六章和《將軍令》、《坐門樓》、《十三支》、《散花曲》等。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