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雷山髭蟾

鎖定
雷山髭蟾(學名:Leptobrachium leishanense)是角蟾科、擬髭蟾屬兩棲動物。雄性頭體長69-93毫米,雌性頭體長58-80毫米。脛長略大於體長的1/3,與足長几乎相等。體型粗壯。頭扁平,頭寬大於頭長。吻寬圓。吻稜明顯。鼻孔在吻眼之間。鼻間距小於眼間距,眼間距大於上眼瞼寬。瞳孔縱置。鼓膜略顯;有耳柱骨。上頜有齒。舌寬大,後端缺刻深。無犁骨齒。無聲囊。前肢較長。前臂及手長超過體長之半。指細長。有內蹠突,無外蹠突。後肢短。皮膚較光滑,鬆弛有皺紋,背部有痣粒組成的網狀膚稜;四肢背面膚稜更明顯,體側疣多而顯著。體背面一般為藍棕色或紫褐色,體腹面散有灰白色小顆粒,胯部有一白色月牙斑。
雷山髭蟾生活於海拔1100-1500米的闊葉林帶的山區流溪附近。成體營陸棲生活,非繁殖期棲於林間潮濕環境內,成體營陸地生活,晝伏夜出,覓食昆蟲及其它小型無脊椎動物。僅分佈於中國貴州(雷公山)。
(概述圖參考來源: [1] 
中文名
雷山髭蟾
拉丁學名
Leptobrachium leishanense
別    名
角怪
外文名
Leishan Spiny Toad
同義學名
Vibrissaphoraleishanensis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兩棲綱
無尾目
角蟾科
擬髭蟾屬
雷山髭蟾
亞    門
脊椎動物亞門
亞    目
變凹型亞目
亞    科
擬髭蟾亞科
亞    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Liu & Hu,1973
保護級別
(IUCN)2004年 ver 3.1——瀕危(EN)、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3]  [9] 

雷山髭蟾動物學史

擬髭蟾屬(Leptobrachium)是查迪(Tschudi)1838年依據Leptobrachium hasseltii為模式物種定義的屬,隨後,Liu,1945年依據峨眉髭蟾為模式物種定義另一新屬,髭蟾屬(Vibrissaphora)。髭蟾屬是有效屬還是擬髭蟾屬的同物異名,長期以來存在爭議(Liu et al.,1973;Dubois,1980;Dubois and Ohler,1998)。Rao and Wilkinson,2008;Zheng et al.,2008;Matsui et al.,2010和Chen et al.,2013的分子系統學研究顯示,基於形態訂立的髭蟾屬和擬髭蟾屬互相不成單系,建議把髭蟾屬物種併入擬髭蟾屬。物種拉丁名因此由Vibrissaphora leishanensis改為Leptobrachium leishanensis。為了保持中文名稱的穩定性,中文名“雷山髭蟾”仍予以保留。 [1] 

雷山髭蟾形態特徵

雷山髭蟾
雷山髭蟾(12張)
成體:雄性頭體長69-93毫米,雌性頭體長58-80毫米。脛長略大於體長的1/3,與足長几乎相等。體型粗壯。頭扁平,頭寬大於頭長。吻寬圓。吻稜明顯。鼻孔在吻眼之間。頰部寬扁略向外斜。鼻間距小於眼間距,眼間距大於上眼瞼寬。瞳孔縱置。鼓膜略顯;有耳柱骨。上頜有齒。舌寬大,後端缺刻深。無犁骨齒。無聲囊。前肢較長。前臂及手長超過體長之半。指細長。有內蹠突,無外蹠突。後肢短。前伸貼體時脛跗關節達肩部。指、趾端圓。指式:3>4=2>1。第四趾具微蹼,趾下具膚稜。皮膚較光滑,鬆弛有皺紋,背部有痣粒組成的網狀膚稜;四肢背面膚稜更明顯,體側疣多而顯著;腹面滿布白色痣粒;腋腺紫灰色,有股後腺。體背面一般為藍棕色或紫褐色,散有不規則黑斑;眼上半淺綠色,下半深棕色;體腹面散有灰白色小顆粒,胯部有一白色月牙斑。
第二性徵雄蟾前臂粗壯;上唇緣眼下後方每側有2枚粗黑錐狀角質刺。無雄性線。
卵徑3.9毫米左右,動物極灰色,植物極乳白色。
蝌蚪第35-38期蝌蚪全長95毫米,頭體長34毫米左右,尾長約為頭體長的200%;背面棕褐色,體尾有小黑點,體尾交界處有一淺色“Y”形斑,尾肌強壯,尾末端鈍尖;唇齒式多為Ⅰ:5+5/4+4:Ⅰ;唇緣窄,僅上唇中央微缺乳突,口角部副突少。即將完成變態的幼體體長38-42毫米。 [4]  [1] 

雷山髭蟾近種區別

雷山髭蟾
中華大蟾蜍
史氏蟾蜍
雄性頭體長69-93毫米,雌性頭體長58-80毫米。
體長10釐米以上,雄性較小。
頭體長雄性40~48毫米,雌性52~58毫米。
皮膚較光滑,鬆弛有皺紋,背部有痣粒組成的網狀膚稜。
皮膚粗糙,全身佈滿大小不等的圓形瘰疣。
皮膚粗糙,背面密佈小錐狀疣,其間雜有稍大的圓形瘰疣。
體背面一般為藍棕色或紫褐色,散有不規則黑斑;眼上半淺綠色,下半深棕色;體腹面散有灰白色小顆粒,胯部有一白色月牙斑。
雄性背面多呈橄欖黃色,有不規則的花斑,疣粒上有紅點,雌性背面呈淺綠色,花斑醬色,疣粒上也有紅點。
背面灰褐色,有極細的淺色脊紋,肩背各有一淺色三角斑,背部有“八”形黑紋。
雷山髭蟾 雷山髭蟾
中華大蟾蜍 中華大蟾蜍
史氏蟾蜍 史氏蟾蜍

雷山髭蟾生物習性

雷山髭蟾生活於海拔1100-1500米的闊葉林帶的山區流溪附近。成體營陸棲生活,非繁殖期棲於林間潮濕環境內,成體營陸地生活,晝伏夜出,覓食昆蟲及其它小型無脊椎動物;繁殖季節才進入水域。蝌蚪多在緩流處水凼內石下,以苔蘚和浮游生物為食,大約經過2-3年才能變成幼蟾。 [1]  [5] 

雷山髭蟾分佈範圍

雷山髭蟾為中國特有物種,僅分佈於中國貴州(雷公山)。 [4] 
雷山髭蟾分佈圖 雷山髭蟾分佈圖

雷山髭蟾繁殖方式

11月進入流溪緩流處石下繁殖,產卵212-341粒,卵羣黏附在石底面或小溪近源處石堆內,呈環狀或堆狀。有集羣產卵的情況,最多者在一塊大石下曾發現20餘隻。 [1]  每年11月間,成蟾常集中在水流平緩、石塊很多的生境中抱對產卵,雌蟾產卵後離水營陸地生活。卵羣圓環狀或片狀,粘連在石上。 [5] 

雷山髭蟾保護現狀

雷山髭蟾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04年 ver 3.1——瀕危(EN)。 [3] 
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6] 
列入《貴州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 [5]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二級。 [8] 

雷山髭蟾種羣現狀

致危因素及現狀:雷山髭蟾分佈區極狹窄,數量不多,蝌蚪期長,易遭天敵,成活率低,加以當地羣眾大量捕捉成蟾食用,數量急劇減少。 [5] 

雷山髭蟾保護措施

  1. 建議貴州省在該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蛙類一項中宜再分主次,將雷山髭蟾作為主要保護對象。
  2. 建議將雷山縣所轄雷山範圍中髭蟾主要分佈區建立自然保護區,主要從事保護雷山髭蟾及其生存環境,嚴禁濫捕亂捉。 [5] 

雷山髭蟾主要價值

雷山髭蟾能捕食多種害蟲,對林區蟲害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