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雷公種

鎖定
雷公種是五加科、楤木屬植物頭序楤木(學名:Aralia dasyphylla)的別名。 [1] 
中文名
雷公種
拉丁學名
Aralia dasyphylla
被子植物門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傘形目
五加科
楤木族
楤木屬

雷公種形態特徵

灌木或小喬木,高2-10米;小枝有刺;刺短而直,基部粗壯,長在6毫米以下;新枝密生淡黃棕色絨毛。葉為二回羽狀複葉;葉柄長30釐米以上,有刺或無刺;托葉和葉柄基部合生,先端離生部分三角形,長5-8毫米,有刺尖;葉軸和羽片軸密生黃棕色絨毛,有刺或無刺;羽片有小葉7-9;小葉片薄革質,卵形至長圓狀卵形,長5.5 -11釐米,先端漸尖,基部圓形至心形,側生小葉片基部歪斜,上面粗糙,下面密生棕色絨毛,邊緣有細鋸齒,齒有小尖頭,側脈7-9對,上面不及下面明顯,網脈明顯;小葉無柄或有長達5毫米的柄,頂生小葉柄長達4釐米,密生黃棕色絨毛。圓錐花序大,長達50釐米;一級分枝長達20釐米,密生黃棕色絨毛;三級分枝長2-3釐米,有數個宿存苞片;苞片長圓形,先端鈍圓,長約3毫米,密生短柔毛;小苞片長圓形,長1-2毫米;花無梗,聚生為直徑約5毫米的頭狀花序;總花梗長0.5-1.5釐米,密生黃棕色絨毛;萼無毛,長約2毫米,邊緣有5個三角形小齒;花瓣5,長圓狀卵形,長約3毫米,開花時反曲;雄蕊5,花絲長約2毫米;子房5室;花柱5,離生。果實球形,紫黑色,直徑約3.5毫米,有5稜。花期8-10月,果期10-12月。 [1] 

雷公種產地生境

廣佈於我國南部,西起四川東部(南川、巫溪),東至福建(福州)、浙江(天目山),北起湖北西南部(建始、當陽)、安徽南部(祁門),南至廣西中部(百色、象州)、廣東中部(龍門、廣州)的廣大地區,均有分佈。生於林中、林緣和向陽山坡,海拔數十米至1000米。越南、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也有分佈。模式標本採自印度尼西亞爪哇。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