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雷公塔

鎖定
雷公塔,位於全州縣城三江口東岸雷公嶺東岸,建於2000年,是古城歷史文化承先啓後標誌性建築。
中文名
雷公塔
地理位置
全州縣城三江口東岸雷公嶺東岸
建立時間
2000年
塔頂高
6.5米

目錄

雷公塔建設歷程

雷公塔是繼始建於唐乾符元年(公元874年)的妙明塔,後繼清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重建的鎮湘塔,從原生態文化和生態文化持續性保護的深度思考而建造的。新建雷公塔,塔型為仿宋古建築,框架結構,高七層36.9米,含地下室總面積856平方米,外形為八角四門四窗,裝飾設計新穎。第一層四條大門,每條大門兩邊各有兩幅花崗岩浮雕圖,其中四幅是雷公、電母、風神、雨神圖,象徵雷電鎮妖“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另四幅是龍鳳呈祥圖。浮雕圖氣勢雄偉,栩栩如生。每條大門旁與浮雕圖的中間都還刻有對聯---如正門上有“雄踞上流眼觀百越吳楚,瞵盼舜日曦照九嶷湘江。”一幅幅對聯,道出了全州的歷史與風光。
雷公塔塔頂高6.5米,用2.98噸黃銅製作,塔內中柱旋轉樓梯似一條盤龍起舞,鋼筋砼製作的仿木樓梯扶手更是以假亂真,閣樓八幅大型淺石雕人文繡像圖,分別記載着全州歷代名人和全州大事,有“太平軍圍戰全州城,馮雲山殉難蓑衣渡”、“紅軍長征突破湘江”等重大歷史事件,還介紹了王貽德、蔣冕、石濤等各位重要歷史與文化名人,意為崇先進以示範於後人,讓全州人民更好地瞭解歷史、懷念歷史、弘揚歷史,激勵全縣人民熱愛家鄉、建設家園。寶塔燈光設計別具一格。一到晚上,燈光輝煌,幾束燈光旋轉着射向全城,既像一座閃亮的金字塔屹立在縣城東方,又像一顆夜明珠懸掛在全州城上空。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