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零零落

鎖定
零零落是廣西代表性的曲藝之一,以桂林方言為演唱基礎,流行於桂北一帶的曲藝形式。它具有一人多角、輕便靈活、反映現實快等特點,深為羣眾所喜聞樂見。
中文名
零零落
地理標誌
廣西

零零落簡介

零零落是由蓮花落演變而來,蓮花落用“哩哩蓮花,哩哩蓮花落”來唱和,而零零落則用“零零落,長板落”來唱和,並因此而得名。 [1] 
原為女盲人沿街賣唱的一種演唱形式,由一人領唱,另一人幫腔,加襯字“零零落”得名。曲調旋律較為簡單,無伴奏樂器,僅用兩塊竹製小板,按節奏重複擊板演唱,唱腔有“七字零零落”、“十字零零落”、“十指尖陰陽花”、“牡丹一枝花”、“苦零零”、“繡香袋”、“點兵歌”7個。現曲調加進引子、過門,並有兩人或多人演唱。傳統段子有《矮大娘洗澡》、《邋遢姑娘》等,現代生活題材的段子有《英雄兒女》、《新風贊》等。

零零落歷史淵源

梁祝 梁祝
零零落源於宋、元時代貧苦人歌唱的乞食詞蓮花落。相傳清乾隆年間桂林設有4所專門收容流民和流浪藝人的養濟院,院中收容的人由於官府所發錢米不足以維持最低生活,一些女盲人便仿效蓮花落的曲調,沿街賣唱乞討。其音樂與桂林官話緊密結合,並受當地民歌小調的影響,遂逐漸演變成地方曲種零零落。至道光年間,臻於成熟,自成一格,並積累了不少長、短篇曲目。

零零落曲藝特點

二胡 二胡
零零落曲調共有七個,即:七字零零落、十字零零落、十指尖尖、倒採茶、點兵歌、繡香袋、苦零零等,其中最有代表性和最常用的曲調則是七字零零落。這些曲調旋律簡單、樸素、流暢,節奏、速度較平穩,敍説性強。加之每個曲調都有與唱詞內容無關的不同襯字、襯腔,如“零零落,長板落”;“十指尖尖噥樣花,牡丹一枝花”;“七呀八姊妹小哥郎”等,因而使得零零落曲調較自由輕快。一般一個曲目僅用一個曲調,但七字零零落和十字零零落可同用於一個曲目之中。
零零落唱詞由上下句組成,較工整。除十字零零落是十個字三、三、四句式的結構外,一般均為七個字二、二、三句式,下旬押韻,一韻到底。在一些小段子中偶爾亦有轉韻的,但以唱完一段內容後方轉為宜。
零零落由二人演唱,一人領唱,一人幫腔,少數段子由兩人齊唱,這主要是由曲目中所選用的曲調而定。唱時無樂器伴奏,僅用一竹質的小板,板長約二寸,寬約寸餘,左手握打節奏,幫助演唱。據説過去右手還需打一紮子,扎子由七塊很薄的,似水牌般大小的竹片穿成,形式較單調。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零零落在藝術上多有創新。如唱腔以一個曲調為主,穿插其他曲調,或聯綴使用數個曲調,並在板式、節奏、速度等方面有所變化;同時在幫腔的旋律基礎上創造了引子和過門,伴奏以板胡為主,小三絃、二胡等配合,豐富和發展了零零落的音樂,增強了藝術表現力。

零零落曲目

盲藝人 盲藝人
零零落長於演唱有情節、有人物的民間故事,如《祝英台》、《賣油郎》、《賣花記》、《賣水記》、《寶玉哭靈》等;但亦可演唱幽默、詼諧、諷刺等類型的小段子,如《邋遢姑娘》、《矮大娘》、《小菜造反》、《麻雀打架》等;也有一些抒情小段如《打鐲頭》、《梳妝枱》等;娛樂性小段如《小菜打仗》、《蚊子打架》等;由於零零落源於與佛教歌曲有淵源關係的蓮花落,在某些曲本中還不同程度地保留着説教的痕跡,如《勸世文》、《王氏女》等。
從演唱時間來看,有的曲目只要三四分鐘,一般是半個小時左右,但還有些長篇的如《蓮花帕》、《鸚哥記》、《汗衫記》、《花燈記》、《八寶山》等,則須連唱一個月到三個月左右,一些傳統曲目有的已失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文藝工作者利用零零落這一曲藝形式曾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一定的貢獻,特別是一些新曲目的編唱,如《李三娘過江》、《白毛女》、《英雄兒女》、《新風贊》、《理髮姑娘》、《紅棉似火》等曾獲得一致好評,深受羣眾歡迎。

零零落存在現狀

《祝英台》 《祝英台》
青島舉行的全國海事系統首屆職工文藝調演中,由廣西海事局、桂林海事局、桂林市曲藝團共同創編、演出的地方曲藝零零落《海事執法美名揚》享譽其中,被評委以滿分推舉為最佳節目獎。
這個曲目通過海事人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的閃光表現,展示了新時期海事人為水運安全保駕護航、充滿朝氣的精神風貌。作為廣西唯一一個專業曲藝團體的桂林市曲藝團,本着挖掘挽救民間曲藝形式並使之流傳的精神,在海事部門的支持下,推出了零零落這一人們久違了的曲藝形式,通過説、唱、演、舞等多種表現方法使《海事執法美名揚》這一新節目活色生香,魅力橫生。
零零落 零零落
據瞭解,《海事執法美名揚》的演員們進行再度排練,準備北京舉行的彙報演出。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