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零知識協同行為

鎖定
零知識協同行為(Zero-KCB)作為知識協同行為中的一種特例,在創新活動過程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探究零知識協同行為的內在機理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價值。Zero-KCB很好地描述了在創新活動中,知識主體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通過與他人的雙向、多向及單向的協同合作獲得)進行“自我知識協同”並趨於“有序”的行為過程。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中,“零知識協同行為”於“創新”而言,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人類發展的諸多成果都可以看成是在“零知識協同行為”中產生的,無論是物理學家、化學家、生物學家,還是經濟學家、社會學家,等等,其獲得的知識創新成果,都可以看成是知識主體進行零知識系統行為的結果。
中文名
零知識協同行為
外文名
Zero Knowledge Collaboration Behavior

目錄

零知識協同行為概念

零知識協同行為(Zero Knowledge Collaboration Behavior,Zero-KCB)是指創新過程中的單一主體在某個時間點(或時間段)並未與其他主體進行協同合作,而是利用自身所掌握的不同類型、不同層次、不同內容的知識(通過與他人的單向、雙向或多向的協同合作而獲得,“單向”如從他人公開發表的成果(如論文、著作、專利等)中“單向”地獲得知識)進行“自我”“有序”創新的知識協同行為,即“自我”地在“恰當的時間”將“(某一)恰當的知識”與“(另一)恰當的知識”進行整合、重構併產生新的創新成果(如著作、論文、專利等)的過程 [1]  。零知識協同行為是知識協同行為的一種特殊類型。

零知識協同行為特性

零知識協同行為具有以下特性:
1.自我協同(有序)性。Zero-KCB具有“自我(ego)協同性”,即在零知識協同行為階段,零知識協同行為主體(因Zero-KCB具有“個體依賴”的特點,故主體為“個體”)在創新過程中,在時間維度上是“自我協同”的,具體可表現在:利用已經掌握的知識(通過前期“單向”或“雙向”獲得他人的知識,並融合到自己的知識體系),創造出有價值的創新成果(如專利、論文、著作等),並趨於“協同”“有序”的狀態。“自我協同性”是Zero-KCB的首要特性。
2.伴隨衍生性。Zero-KCB並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伴隨”個體知識協同行為而產生的,即零知識協同行為“依賴於”個體知識協同行為而存在。沒有“個體知識協同行為”則不會存在“零知識協同行為”。伴隨衍生性是零知識協同行為的另一個重要特性。
3.內隱性。零知識協同行為具有“內隱性”。零知識協同行為常常嵌入到“人腦”或“內心”中,具有一定程度的“隱性”(他人難以看到,但零知識協同行為可以通過“顯性化”的成果展現出來)。內隱性也是零知識協同行為的一個重要特性。
4.動態性。零知識協同行為與知識協同行為同樣具有“動態性”。在零知識協同行為過程中,對於創新主體而言,其狀態並不是恆定不變的,而是不斷變化的。例如,由於受外部或內部環境的影響,零知識協同行為可能會由“強”變“弱”,或者由“弱”變“強”。該特性是與其他知識協同行為相同的基本屬性。

零知識協同行為類型

1.根據處於(創新)項目發生時期的不同,零知識協同行為可以分為以下類型:
① 後置型零知識協同行為(lagging-Zero-KCB):即發生在創新活動(項目)過程的“後期”和Id-KCB之後的零知識協同行為類型。這種類型一般是在創新個體與其他個體進行個體層面的協同合作之後進行的“自我”知識協同。一般而言,lagging-Zero-KCB主體具有一定的“被動性”。②前置型零知識協同行為(pro-Zero-KCB):即發生在創新項目的“前期”、個體知識協同行為(或團隊知識協同行為)之前的零知識協同行為類型。在創新活動過程中,那些創新水平較高的知識個體常常發生這種零知識協同行為類型(這些創新水平較高的個體常常是創新項目的“發起者”,pro-Zero-KCB主體一般具有“主動性”)。
2.根據程度的不同,零知識協同行為還可以分為:①“強-零知識協同行為”(Strong-Zero-KCB)是指協同(有序)程度較高的零知識協同行為。Strong-Zero-KCB一般發生在零知識協同行為的成長期(成熟期),該時期常常是形成創新成果的重要階段。一般而言,零知識協同行為的“強度”越大,取得的創新成果(如專利等)一般也越多。②“弱-零知識協同行為” (Weak-Zero-KCB)是指協同(有序)程度較低的零知識協同行為。Weak-Zero-KCB一般發生在零知識協同行為的初期或末期。顯然,相比較“強-零知識協同行為”而言,其強度相對較低。一般而言,“強度”越小(即形成“弱-零知識協同行為”),取得的創新成果一般也越少。
參考資料
  • 1.    佟澤華,韓春花,劉曉婷,孫杰.零知識協同行為模型的建構和解構[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9,42(03):8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