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雲龍階石

鎖定
故宮三大殿之一保和殿後面三層須彌座高台正中的御路(專為皇帝用的路),由一塊巨大的漢白玉雕成,這塊御路石稱為雲龍階石,它長16.57米,寬3.07米,厚1.70米,重量超過200噸,是紫禁城內最大的一塊石料。在這塊巨大的御路石上,雕刻着9條凌空飛舞的巨龍,它們或升或降,高高地突起在巨石的表面,造型十分生動。巨龍身下是萬朵雲霞。石雕的下部有5座寶山,寶山之川是流暢的水紋。整塊石雕運用了各種不同的雕刻手法,變化有致,主次分明,是一件極有價值的藝術品。 [1] 
中文名
雲龍階石
16.57米
3.07米
1.70米
此塊石雕,工程之大可見一斑。不僅要把石料就地加工成粗料,而且要把石料剝離地點到裝車地點之間開鑿成一個大斜坡,墊以滾木,用撬槓、人拽,一寸一寸地移動。這種特大石料的運載工具叫做“旱船”。由巨大的方木聯結成木排,架在兩排方木上面,其使用多在冬季,嚴寒季節在路面潑水結冰,用人力和畜力拉拽,由房山到北京一路直到水井仍較多,就是明清兩代遺留下來的。按前面所記,如果再加上軍工,則運這塊巨石所動用的人力達兩萬六七千人。房山到北京的距離以75公里計,運了近1個月,每天行程約5~6裏,可見運輸之難。
這個巨大的石雕原本是計劃用在太和殿(俗稱金鑾殿)前的,但是因當時備置石料放置位置不當,施工程序出了差錯,三大殿和石雕作業是同步進行。這塊巨大石雕的石材是早在紫禁城落成之前運到現場的,等到石雕雕成時,三大殿主體工程也已大體告竣,此時巨大的石雕已無法穿越重重宮門運至太和殿的御道,於是,只得就近安置在保和殿後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