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雲龍改編

鎖定
雲龍改編,是指經瓊崖國共雙方多次談判後達成協議,將瓊崖紅軍游擊隊正式改編為“廣東民眾抗日自衞團第十四區獨立隊”,於1938年12月5日在瓊山縣雲龍墟舉行隆重的誓師抗日與改編大會。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中共瓊崖特委貫徹中共中央關於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向國民黨當局提出“停止內戰,團結抗日”的主張,表示願意在團結抗日的前提下改編瓊崖工農紅軍,並於1938年10月22日與國民黨瓊崖當局達成協議。12月5日,改編儀式暨誓師抗日大會在雲龍“六月婆”廟隆重舉行,部隊番號定為“廣東民眾抗日自衞團第十四區獨立隊”(簡稱“瓊崖抗日獨立隊”),隊長為馮白駒。各界人士、瓊崖國民黨地方當局官員及各地上萬名羣眾參加了改編儀式大會。馮白駒代表獨立隊官兵講話,表達了保衞瓊崖的決心,宣告瓊崖人民抗日隊伍的誕生。從1939年3月起,獨立隊先後擴編為獨立總隊、獨立縱隊。雲龍改編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瓊崖革命武裝鬥爭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瓊崖國共關係史上的重大事件。雲龍改編標誌着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在瓊崖的勝利,反映了瓊崖人民要求團結抗日的共同願望,增強了人民羣眾抗日的信心。從此,獨立隊在中共瓊崖特委的領導下,堅持國共合作、團結抗日的方針,獨立自主地發展、壯大自己,發動羣眾,開展敵後游擊戰爭,成為瓊崖抗日先鋒和中流砥柱。 [1] 
中文名
雲龍改編
別    名
海南瓊山
發生時間
1938年12月5日

雲龍改編事件背景

盧溝橋事變後,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逐步形成,全民族抗戰的局面開始出現。 [2] 
在全民族抗戰的形勢下,中共瓊崖特委堅決貫徹黨中央關於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方針政策,向國民黨瓊崖當局提出“停止內戰、團結抗日”的主張,表示願意在團結抗日的前提下將瓊崖紅軍改編,並從1937年8月開始主動與國民黨瓊崖當局談判。談判以瓊崖紅軍改編為主要內容,圍繞紅軍改編後堅持獨立自主這個核心問題,斷斷續續進行了近一年零四個月。在瓊崖形勢日趨吃緊,抗日救亡的呼聲日益高漲的形勢下,瓊崖國民黨當局終於被迫接受了共產黨提出的條件。1938年10月22日,瓊崖國共雙方達成了團結抗戰的協議,瓊崖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成立。 [2] 

雲龍改編事件部署

協議的主要內容:一是瓊崖國共合作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抗日;二是瓊崖紅軍改編為廣東民眾抗日自衞團第十四區獨立隊,在政治上組織上保持獨立自主;三是獨立隊為一個大隊建制,下轄三個中隊,馮白駒任獨立隊隊長,獨立隊和三個中隊的副職由國民黨選派,但須經共產黨同意;四是獨立隊隊部設政訓室,人員由共產黨選派;五是國民黨瓊崖守備司令部按獨立隊編制,每月發給軍餉8000元。 [2] 
瓊崖國共談判成功的時候,瓊崖形勢正處於千鈞一髮之際。繼廣州陷落後,日軍已逼近海南島,可是,國民黨最高當局卻調正規軍離瓊,以地方保安部隊接替其守衞瓊崖。在此危急時刻,中共瓊崖特委本着協議精神,為了抗日,積極做好改編的思想、組織準備。 [2] 
1938年11月間,中共瓊崖特委討論決定了瓊崖紅軍改編的幾個重要問題:一是按三個中隊建制組建部隊,以200多名紅軍為主體,以各縣委掌握的民眾武裝加以補充。獨立隊共300多人槍,編成三個中隊和一個短槍分隊,每個中隊轄三個小隊,每個小隊轄三個班,每班編制員額為9至12人。二是軍政幹部主要從老紅軍指戰員和有軍隊工作經驗的地方各級黨的幹部中選定,馬白山為獨立隊隊附,張興為政訓室主任,黎民(李黎明)為政訓員,謝李森為獨立隊附官主任,陳玉清為副官,黃大猷為一中隊隊長,黃天輔為二中隊隊長,張纘薪(後吳克之)為三中隊隊長,陳克邱林豪莫遜分別為三個中隊的文書兼中隊黨支部書記,黃雲、林天德陳求光、王道賢(王力征)、王永信、朱克平(朱運澤)、許剋夫、馮振強、符載質、歐邦禹等為小隊長。此外,同意國民黨派劉振漢為獨立隊隊附,符榮鼎(中共地下黨員)為一中隊隊附,陳卓為二中隊隊附,吳定中為三中隊隊附。三是決定以黨組織較強、羣眾基礎較好、有利於戰時轉入農村開展游擊戰爭的瓊山縣雲龍墟為改編地點和部隊駐地。隊部和二中隊駐雲龍墟,一中隊駐儒來村,三中隊駐多能村。 [2] 

雲龍改編事件經過

12月5日上午9時,改編儀式在雲龍墟六月婆廟隆重舉行。全體官兵身穿灰色軍服,全副武裝,排成三列橫隊。隊伍整齊威武,指戰員鬥志昂揚。上萬名羣眾和各界人士敲鑼打鼓前來祝賀;院內慰勞品堆積如山;寫着“抗日先鋒”、“人民救星”、“人民先驅”、“人民子弟兵”、“海國干城” 的錦旗彩匾掛滿廟堂。炮竹齊鳴,鑼鼓喧天,口號聲、歡呼聲,此起彼伏,充分顯示出廣大人民羣眾對子弟兵的擁護和支持,也充分體現了獨立隊和人民羣眾的密切關係。國民黨瓊崖守備司令王毅、副司令楊永仁前來參加改編儀式。王毅宣佈廣東民眾抗日自衞團第十四區獨立隊正式成立的命令,並向獨立隊隊長馮白駒授軍旗、軍印,接着發表了講話。馮白駒同志也代表獨立隊全體官兵講了話,表示誓死保衞瓊崖的決心,並帶領全體官兵振臂高砰“堅決抗日”、“保衞瓊崖”等口號,簡短的改編儀式,既是改編大會,也是抗日誓師大會,大大地鼓舞了瓊崖人民團結抗日的信心和勇氣。 [2] 
改編後,獨立隊在瓊崖特委和馮白駒的領導下,爭分奪秒地開展政治教育和軍事訓練,並派出抗日工作隊,深入周圍村鎮發動羣眾。指戰員牢固樹立起抗日救國、勇為民族犧牲的思想,提高了作戰能力,密切了軍民關係。一支新型的人民軍隊出現於瓊崖人民面前。 [2] 

雲龍改編主要影響

雲龍改編建立起來的這支人民軍隊,在1939年2月10日日軍侵佔海南島時,打響了瓊崖抗戰第一槍。後來,又在抗日烽火中,不斷髮展壯大,先後擴編為獨立總隊、獨立縱隊,迎來了抗戰勝利。在解放戰爭中,這支部隊得到了更大的發展,改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瓊崖縱隊,人數從雲龍改編時的300多人發展到兩萬多人,為海南島的解放事業作出了貢獻。 [2] 

雲龍改編後世紀念

瓊崖紅軍雲龍改編舊址始建於1952年2月,1984年、1989年和1998年原瓊山縣人民政府先後對該舊址進行改建和擴建。舊址佔地面積24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00平方米,正門右側大理石柱上刻有馬白山(瓊崖縱隊老戰士、原海南軍區副司令員)題寫的“瓊崖紅軍改編舊址”。距大門正中16米處豎立一尊手握鋼槍的獨立隊戰士全身銅質鑄像,總高10.4米,其中銅像高4.6米,座高5.8米,正面寬2.4米,側面寬2.2米。像座正面刻有徐向前的題詞“瓊崖抗日先鋒”,背面刻有“雲龍改編簡介”。承託銅像和座基的是一個方形底座平台,台階高0.65米,分三級平台:第一級平台邊長26米,第二級平台邊長14米,第三級平台邊長3.5米。銅像後建立一座高大的紀念館,紀念館由一個高1米的座基托起,長40米,寬8米,高7米,建築面積300多平方米,頂蓋藍色琉璃瓦,整體瑰麗壯觀。紀念館裏展出圖文並茂的圖片,系統地介紹了瓊崖紅軍建立、改編抗日、解放戰爭並取得勝利的歷程。紀念館後側還種植有23棵青松,象徵瓊崖革命23年紅旗不倒的光輝業績。在紀念館左側建有長38米、高3米的曲廊和璧廊,鐫刻朱德陳毅、徐向前、聶榮臻楊尚昆彭真、薄一波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題詞。銅像的西北側為接待廳,廳堂懸掛“艱苦歲月”、“抗擊日軍”、“渡海作戰”等木刻畫幅。銅像東側還建有“蕩寇亭”和“凱旋亭”。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