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雲蒙峯

鎖定
雲蒙雙峯在當地又俗稱大小“掛心崛子”。是山東蒙山國家森林公園的頂峯。
蒙山,古稱“東蒙”、“東山”,位於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總面積1125平方公里,主峯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高峯,素稱“亞岱”。森林覆蓋率98%以上,現為國家5A級旅遊區。
1999年經中國科學院生態研究中心監測,景區內空氣中負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854167個,居全國之首,為有史以來測得的最高值,蒙山被譽為“天然氧倉”“超潔淨地區”。
中文名
雲蒙峯
別    名
雲蒙雙峯
特    點
山東第二高峯
景    點
"神龜望月"、"夫妻石"等

雲蒙峯雲蒙雙峯特徵

雲蒙峯 雲蒙峯
雙峯插天(雲蒙雙峯):山東蒙山第二高峯。明朝公鼐曾寫詩讚道:"蒙山最高是雙峯,上有煙雲幾萬重。我欲峯頭一佇立,卻從天外數芙蓉。"作者想象着登上煙雲飄渺的蒙山峯頂,恍若置身天外。佇立在峯頂上去數點周圍的山峯,就象立在天外俯視朵朵晶豔的荷花。雲蒙雙峯尖峭高聳,直插雲天。海拔分別為1028米和1008米,矗立於山脊雲海之上,秀麗奇絕,有嶧上峯之勝地景。雙峯萬仞絕壁,分別有險峻小路可達峯頂。小云蒙峯又稱雲蒙西峯,山勢絕險,蒼鷹不渡,至今無人攀登上峯頂。在大雲蒙峯上,可盡覽蒙山無限風光。上面又有"神龜望月"、"夫妻石"等景點。
雲蒙峯 雲蒙峯

雲蒙峯雲蒙雙峯來歷

它的來歷是這樣的,東蒙有一座山峯叫仙狐樓,傳説裏面住的老狐狸成了仙后,專門懲治人間不孝順的兒女,把他們的心肝扒出來,掛在這座山峯上,所以叫“掛心崛子”。把心掛的這樣高,大概是為了儆告後人:不孝之罪,罪莫大焉。也許是怕有人幫不孝兒女歸心復活,謬種流傳,所以高高掛在難以攀登的最高峯上。
另一種傳説是,遠古時代有次劫難,天塌地陷,洪水滔滔,只有雲蒙雙峯露出水面,擋住了漂流而至的枯木和朽枝,洪水消退後,峯上掛滿了柴薪,所以又叫“掛薪崛子”。這種傳説倒有些象地殼變化史上一次造山運動

雲蒙峯蒙山國家森林公園

蒙山,古稱東蒙、東山,為泰沂山脈系的一個分支。主峯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高峯。俗稱“亞岱”,是沂蒙山旅遊區核心景區。蒙山國家森林公園於1994年12月被原國家旅遊局林業部批准設立,1995年6月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風景名勝區”,2002年9月被省旅遊局頒為“山東省十大新景點”,2005年被新聞媒體和資深專家評為“山東十大最美的地方”,2013年12月19日被國家旅遊局評為AAAAA級旅遊區。2014年,蒙山國家森林公園以其超高的森林覆蓋率及良好的植被保護和多樣化的生物層次被評為“全國第一座生態名山”、“中國避暑名山五十強”,2015年6月5日,在江蘇常熟召開的中國林場協會第三屆五次常務理事會議上,蒙山國家森林公園通過激烈競爭榮獲2014年度“全國十佳”林場,也是山東省唯一獲此殊榮的林場。蒙山旅遊資源豐富,具有獨特的山嶽景觀、森林景觀、瀑布景觀和人文景觀。景區內奇峯聳立、水纏雲繞,森林覆蓋率99%以上,動植物資源豐富,空氣中負離子含量豐富,有天然氧吧之稱,是中國最佳綠色健身旅遊勝地。景區一年四季景觀各異:春季層巒疊翠,林海花潮;夏季飛瀑流水,雲霧飄渺;秋季漫山紅葉,層林盡染;冬季銀裝素裹,玉琢冰雕,是沂蒙山好風光的典型代表。
公園總面積5.5萬畝,自然資源豐富多彩。擁有野生動物:獸類10科15種,鳥類28科76種,植物100餘科900餘種,森林植被覆蓋率達98%以上,有"百里林海,天然課堂"之稱。1999年經中國科學院生態研究中心監測,景區內空氣中負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854167個,為北京地區同期的195倍,居全國之首,為該中心有史以來測得的最高值。被譽為“天然氧吧”、"超潔淨地區",成為"中國最佳綠色健身避暑旅遊勝地"。

雲蒙峯山名由來

蒙山,又名東山、東蒙。蒙山在古代曾是一座宗教文化名山,有“岱宗之亞”的稱號,近代又因是沂蒙山區革命根據地而聞名遐邇。但它為什麼以“蒙”稱名,古籍沒有記載,也未見今人論述。
大凡山川的得名,多由來於本身的主要特徵,如東嶽泰山,古時作“大山”,“大”字讀“太”音,即大山的意思;西嶽華山,因其形似蓮花,華與花通;東北的長白山,因石色多白;新疆的火焰山,因石為紅色;黃河因其水濁色黃;長江因其源遠流長等等。也有因歷史人物或物產得名的。或象形,或狀體,或表色,或傳史,莫不名實相符。那麼蒙山的“蒙”字,其確切的涵義是什麼呢?這在我國古典名著稱為羣經之首的《易經》中可以找到答案。《易經》六十四卦中第四卦是“蒙卦”,其卦體符號是艮上坎下,艮代表山,坎代表水,艮上坎下的卦象,即象徵山下有水;另外,坎又象徵兇險,艮又代表停止,因此,解釋蒙卦卦象和卦義的彖辭説:“山下有險,險而止,蒙。”“山下出泉,蒙。”對此,三國魏王弼註解説:“退則困險,進則閡(阻隔之意)山,不知所適,蒙之義也。”又説:“山下出泉,未知所適,蒙之象也。”我們再看看蒙山的形勢,它綿亙於魯中南大地,跨平邑、蒙陰、費縣、沂南等縣,層巒疊嶂,雲霧瀰漫,給人以深邃莫測、晦冥難辨之感;千峯聳峙,萬壑爭流,常陷人于山重水復、進退無路之境地。蒙山的形勢,不正是蒙卦卦象的標本嗎?反過來,蒙卦卦義也正是蒙山形勢的寫照。再者,上古時期的蒙山,被洪水包圍着(《尚書·夏書》:“洪水滔天,浩浩懷山襄陵。”)當比以後的蒙山險惡得多。由此,我們可以得出蒙山的“蒙”字有山水相連,形峻勢險,深邃莫測,使人迷茫之義,簡言之,蒙山即險峻莫測之山。
八卦符號“是先人對天地萬物的一種抽象,是先人們關於自然界中各種認識對象其中包括事物發生發展規律的概括抽象”。(周山《易經新論》1992年遼寧出版社)八卦符號的抽象過程,戰國時期的學者有此描述:“古者包犧(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八卦後來重疊推演成六十四卦,其表現內容更為豐富多彩。六十四卦卦名的產生也是先人望形生義,寓意於形,取諸自然的結果。由此推知,蒙卦或因蒙山而得名,蒙山則因蒙卦而名義得彰。
蒙山與蒙卦的關係,前人已經有所論及。光緒《費縣誌》載,金承安五年(公元1200年),在蒙山著名的道教活動中心玉虛觀(今萬壽宮)石碑碑文《蒙山祈雨記》中,引道書《靈寶經》、《嶽瀆洞天圖》描述蒙山形勢説:“東蒙,靖廬福地,東浮雲氣口接於蓬萊,西根連於三宮空洞之天,南隸衡嶽為佐命,北重艮坎為蒙卦,中有靖廬仙宮,神仙僚佐萬眾,主校罪福生死之籍……”。這裏談到“北重艮坎為蒙卦”,按文王后天八卦圖。坎代表北方,艮代表東北方,如果登上龜蒙頂,放眼向北及東北方望去,陵谷千重,一望無際,正是蒙卦卦象的實際反映。
其後,清乾隆皇帝在詩中也談到蒙山與蒙卦的關係。乾隆多次下江南巡視途中,有六次駐蹕於蒙山腳下,寫了多首詠蒙山的詩,其中乾隆十六年(1751)寫的《望蒙山雪色》:“崇巒積雪昔年同,聖祖巡蹤景仰中。奄有海邦為魯鎮,果然山下出泉蒙。逢年民鮮飢寒色,敦俗户多淳樸風。百歲熙和九州晏,自維奚以繼鴻功。”其中第四句,用“果然”二字肯定了蒙山真是像蒙卦彖辭説的那樣“山下出泉蒙”。
蒙山見於最早的文字記載是《書經》和《詩經》,《書·禹貢》載“淮沂其乂,蒙羽其藝”,意思是説淮沂二水經過大禹的治理,蒙山和羽山地區已能種植作物了。但據考據家考證,《書經》內容多系後人偽託,《禹貢》一篇也是後人追述之作,成書時間不能肯定。《詩經·魯頌·閟宮》有“奄有龜蒙,遂荒大東”的詩句。據袁梅《詩經譯註引言》,《詩》的創作年代基本在西周初葉至春秋中葉,《閟宮》一詩是歌頌魯僖公(公元前659年~前627年)政績的,其創作時間當在公元前七世紀或者更晚一些。由此知道,蒙山之名見於《詩經》迄今至少已有2600多年了。
東蒙一名,見於《論語·季氏》孔子和學生冉有的一段對話:“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論語·邢疏》:“蒙山在東,故曰東蒙”。蒙山在東的“東”字,當指魯國國境的東部,魯國境內只有一個蒙山,且顓臾城就在蒙山腳下,毫無疑義,孔子説的東蒙,就是《詩經》上説的“蒙”,在“蒙”字上加一“東”字,意在指明其方位,因此説“東蒙”不過是當時的俗稱而已。
至於“東山”的稱呼。見諸《孟子·盡心》“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記載。孟子説的這個東山指的是哪個山呢?據《孟子·孫奭疏》載:“孟子言孔子登魯國之東山而覽者大,故小其魯國,以魯國莫大於東山也。”這裏孫奭雖未明指“東山”即蒙山,但已圈定是魯國之東山,非他國之東山,進而推之,魯國東境有龜山和蒙山,但龜山高度面積與蒙山相比,猶如小巫見大巫,聯繫孔子説的“東蒙”可以斷定孟子説的“東山”,即今臨沂市境內之蒙山,“東山”只是蒙山當時的俗稱而已。這猶如過去的城門,都有一個雅名。可是人們在交談中,往往不呼其名,而以“東門”、“西門”稱之,聽者不會誤解。蒙山西麓的人們,還經常以“東山”代稱蒙山,此種情況恐怕是古今相通的。楊伯峻《孟子譯註》(1960年中華書局版)註釋:“東出――當即蒙山,在今山東平邑縣北。”這是很有見地的。平邑縣境內有傳為孔子登東山途中住過宿的“子宿村”,紀念孔子與老萊子門徒相迂的“迂聖橋”,以及龜蒙頂上“孔子小魯處”、“聖憩石”等遺蹟,可謂事出有據,不為無因。
蒙山舊稱有七十二峯,三十六洞之勝景。有名的山頭就有1076座,他們的名號有的俗,有的雅;有的載入地方誌書,有的僅流傳於羣眾口碑。就其大者,俗分在東者稱東蒙,中間者稱雲蒙,在西者稱龜蒙。清《一統志》:“蒙山高峯數處,雲蒙,龜蒙,東蒙,其實一山,未嘗中斷。”由此得知,俗分的“龜蒙”、“東蒙”等,只是蒙山山脈某一山峯的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