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雲渡桃雕

(桃核為載體的手工藝雕刻)

鎖定
雲渡桃雕是一種以桃核為載體,運用傳統手工藝雕刻,製作各種桃核製品的傳統藝術形式。桃雕在江蘇省泗陽縣雲渡村及其周邊地區廣為流傳,起源於明代,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1]  2004年雲渡桃雕被列入省級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試點項目,2009年,被列入第一批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擴展項目名錄,正在申報國家級非遺名錄。 [2] 
中文名
雲渡桃雕
分    類
雕刻
起    源
明代
傳承人物
雲守陽雲明先王增久王富久倪 軍

雲渡桃雕歷史傳説

清康熙年間,桃源縣令肖文蔚,面對城郊大片桃林,曾寫下這樣一首詩:“年來誰上狀元墩,墩外桃花不計村。莫道避秦還有地,願從花裏叩柴門。”早在明朝,泗陽縣桃園灘及黃河岸雲渡口一帶居民,除以種地、植桃為主要生活來源外,還利用農閒季節,把人們隨地拋擲的桃核撿起來,雕刻成桃籃、桃鎖、桃船、桃猴等工藝品,作為副業收入。因本地方言“核”與“猴”讀音相近,而雕品中又有“猴子”,故人們把所有各類桃雕,通稱之為“桃猴”。
一枚粗糙桃雕品,在雕刻者手上,只需三刀幾銼即可完成;那些快手,一天能刻好幾百個。有的行家巧手,黑夜不點燈也照樣雕刻。一些桃雕粗品,在舊時代,都以極其低廉的價格,賣給小商販遠銷外地,作為嬰兒扣手脖、姑娘系荷包、老人掛煙袋的裝飾品。民間習俗,説桃木、桃雕、桃樹枝還可以驅妖避邪。鄉間流傳着這樣的諺語:“家有三棵桃,不怕野鬼嚎!”嬰兒出門串親,都要折根桃枝拿着。因之在孩子身上掛系桃核雕品,也含有避邪保平安之意。
關於雲渡人桃雕的來歷,還有一個神奇的傳説。據説,從前,雲渡口住着個陶老漢,他身高力大、心靈手巧,對栽培桃樹很有經驗。人家桃花紅一色,他家桃花分五彩,結出桃子香味撲鼻、又大又甜,“病人吃了身體健,老人吃了變年輕”。因而同輩人都叫陶老漢為“桃猴”,稱他家桃子為“仙桃”。
有一年,河裏出現了獨角妖怪,常會竄上岸來嚇唬小孩、欺負病人,鬧得黃河兩岸人心惶惶。一個皓月當空的夜晚,河裏妖怪也想嚐嚐桃猴老漢家仙桃的味道,剛剛溜到桃樹下,就被陶老漢發現。他順手抓起平時練功的石鎖,大喝一聲:“好個妖怪,竟敢找上門來,叫你知道我桃猴爺爺的厲害!”話音沒落,石鎖已砸到妖怪頭上。妖怪被砸傷獨角,痛得“哇哇”怪叫,掉頭向西跑去。獨角妖怪不敢在雲渡胡鬧,又溜到西邊鄭樓、白洋河一帶騷擾。説來也怪:凡是門上掛鎖的人家,妖怪就不敢進門;凡是宅邊有桃樹的人家,妖怪就不敢近宅。
雲渡桃雕 雲渡桃雕
陶老漢知道妖怪又在別處害人,他立即帶着降妖武器———大石鎖,趕奔白洋河。獨角妖怪從很遠地方,望見桃猴老漢拎着石鎖專來找它麻煩,只嚇得屁滾尿流,急匆匆地向遠方逃跑了。陶老漢回到雲渡,心中反覆思考:這妖怪被我用石鎖砸傷,它就害怕見鎖;在桃樹下吃了虧,它就怕見桃樹;它聽到我“桃猴”的名字,就亡魂喪膽,逃之夭夭……假如我用桃核刻成桃鎖、桃猴,系在孩子和病人身上,説不定還就能驅妖避邪哩!陶老漢立即動手,雕刻些桃鎖、桃猴,連夜送到鬧妖怪的鄉村。説來也真玄乎:孩子和病人在手脖扣上“桃猴”,那妖怪還真就像老鼠見貓一樣,不敢沾邊。此後,凡是出現妖魔鬼怪的地方百姓都跑到雲渡來找陶老漢要“桃猴”。他一個人應付不了,就發動全村人一齊動手,形式上也不斷創新。因而,泗陽桃雕聞名全國,逐步遠銷到“安南八國”(越南、緬甸等地)、日本、高麗(朝鮮)……而這個神話故事,也在地方上廣泛流傳。

雲渡桃雕發展現狀

直到1973年,泗陽桃雕才被外貿部門發現。當時,上海來幾個搞民間工藝的專業人員,和雲渡口的桃雕能手,坐下來共同研究,精心設計出八洞神仙、十二生肖、十八羅漢頭像、猴子背魚、熊貓吃竹、鳳凰牡丹、雙喜花籃等二十多種新穎款式。接着又培訓一批桃雕高手,辦起泗陽縣第一個“桃雕工藝廠”。
有了組織領導和專業技術培訓,泗陽桃雕工藝才得嶄露頭角,大放異彩。特別是“十八羅漢頭像”較為生動:有的雙眼微閉、有的笑口常開、有的慈眉善目、有的怪貌驚人……個性鮮明,各盡其妙,真是巧奪天工。
值得介紹的,還有一件特殊精品。巧手們能把“八洞神仙”集中雕刻在一枚桃核上,刀工樸素渾厚,拙中顯奇,頗富民間色彩,令人拍案叫絕,歎為觀止。張果老倒騎毛驢,瞻前顧後;呂洞賓仙風道骨,寶劍斜背;藍采和手捧花籃,翩翩起舞;韓湘子吹簫引鳳,神采飛揚;曹國舅雲板輕敲,悠然自得;鐵枴李腰繫葫蘆,跛足躬身;漢鍾離盤膝打坐,手搖寶扇;何仙姑手持蓮花,足登彩雲……這一枚僅有手指大的桃核,要把八位仙人的外貌和神情,一個個維妙維肖地刻畫出來,確實要具有精湛的藝術造詣和超羣的過硬工夫。
另外,雲渡桃雕技術高超的行家裏手,所雕刻出的一串佛珠,更使人大開眼界。這些佛珠的品位規格,大致可分粗、中、細三種。粗珠,面雕浮花,具有大致輪廓即可;中珠,要達到局部鏤空,線條分明;細珠,則要求玲瓏剔透,栩栩如生。
佛珠上雕刻的圖案,更是千姿百態、種類繁多。有的雕五百羅漢、有的雕花卉果實、有的雕花鳥蟲魚等。最精緻的花鳥佛珠,不但鏤空剔透、造型準確,就連鳥的翎毛、花瓣花葉,都要求達到疏密適度、層次分明。佛珠上的花鳥種類計有:鳳凰牡丹、松鶴獻壽、喜鵲登梅、鴛啼紅杏、燕穿綠柳、鴛鴦荷花等多種祥瑞圖案。在製作精湛的每串一百零八顆佛珠之間,還穿插些禧、福、壽、喜喜、彌勒佛、瑪瑙、玉石等象徵吉祥的“喜珠”。
總之,這佛珠和各種“桃猴”工藝品,雕刻愈精,難度愈大,費工愈多,而其藝術品位和經濟價值也愈高,那些信仰佛教和珍藏藝術品的外國朋友,也就更加喜愛。

雲渡桃雕主要作品

雲渡桃雕作品主要有3個系列:
佛珠串式:把多個桃核雕作品串聯起來,成為一串,主要有108粒的花鳥佛珠、十八粒的十八羅漢、九粒雙面雕羅漢、十二粒花鳥手鍊、十二粒生肖手鍊等。
掛件式:以單粒(少數多粒)桃雕作品為主,配以中國結、佩帶,可掛在衣服、摺扇、劍柄之上,多作為手機掛件。掛件類桃雕花主要雕有桃鎖、桃籃、生肖、人物、花鳥山水等。
陳列式:主要適合日前收藏、工藝品愛好者,他們放於陳列櫃內、博古架上供人欣賞。桃雕主要作品有“八仙過海”、“玉川品茶”等。 [3] 

雲渡桃雕傳承人物

雲守陽:男,1953年出生,江蘇省泗陽縣臨河鎮雲渡村人,農民,自幼繼承祖業,學習桃雕技藝,1974年進入臨河桃雕廠;1983年桃雕廠因經營不善而倒閉,後轉入宅室加工。其擅精雕,如十八羅漢、八仙過海等。2000年參加第六屆中國藝術節才藝展示,深受國內外客商的讚譽;2002年9月,參加江蘇省第二屆中國家庭文化藝術節獲優秀獎;2004年參加江蘇省第二屆社區藝術節綜藝展,榮獲優秀作品獎;2007年6月在央視《歡樂中國行》大型演唱會上現場展示;2008年被授予“江蘇省第四屆工藝美術名人”稱號。
雲明先:男,1955年生於江蘇省泗陽縣臨河鎮雲渡村,農民,自幼繼承祖業,學習桃雕技藝。擅精雕,曾多次參加省、市、縣各類藝術活動展示並獲獎。
王增久:男,1978年出生於江蘇省泗陽縣臨河鎮雲渡村,自幼隨父輩學習桃雕工藝,擅精雕。主要代表作品有:花鳥佛珠、核舟等。
王富久(王增久胞弟):男,1981年出生於江蘇省泗陽縣臨河鎮雲渡村,自幼隨父輩學習桃雕工藝,擅精雕。主要代表作品有:十八羅漢、核舟、八仙過海等。
倪 軍:男,1967年出生於江蘇省泗陽縣眾興鎮,原為縣新華書店職工,於2003買斷工齡,現從事酒店經營。其愛好桃雕藝術,隨雲守揚學習桃雕技藝,擅精雕。主要代表作有:十八羅漢、十二生肖等。

雲渡桃雕桃雕意義

雲渡桃雕無疑是中國民間工藝品中具有地方特色(宿遷特色文化)的傳統工藝之一,它既體現着勞動者變廢為寶的創造智慧,也體現着雲渡桃雕藝人的手工技藝能力。然而,雲渡桃雕的流傳、發展也並非一帆風順,除了飽受戰爭之苦外,在那個史無前例的年代,雲渡村大片桃樹被砍掉,改種糧食,生長了幾百年的千頃古桃林被毀於一旦。雲渡桃雕工藝正面臨着技藝瀕危、後繼乏人的境況。為促進傳統工藝美術事業的發展,認真做好搶救、保護、傳承雲渡桃雕這一傳統遺產工作,對提高雲渡桃雕品牌、知名度和民間藝術的普及,對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文化事業建設都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4] 
參考資料
  • 1.    胡曉歡.雲渡桃雕藝術初探[J].美術教育研究.2013(17)
  • 2.    顏晶.雲渡桃雕的工藝、傳承和開發研究[J].美與時代(上).2013(04)
  • 3.    宿遷文化網 
  • 4.    程芳銀,莊恆越.宿遷特色文化:蘇州大學出版社,2006: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