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雲朝寺

鎖定
雲朝寺位於宛城東南五十里(現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漢冢鄉李王莊村西),曾為中原四大名寺之一,與洛陽白馬寺,開封相國寺,登封少林寺齊名。
中文名
雲朝寺
地理位置
河南省南陽市宛城區
氣候條件
亞熱帶季風性氣候
門票價格
免費
始源於
漢代的薄姬
景點類型
人文景觀

雲朝寺寺院介紹

雲朝寺名字由來

雲朝寺,始源於漢代的薄姬祠。薄氏、漢高祖劉邦之姬,漢文帝劉恆之母,漢景帝劉啓之祖母。輔佐文景二帝,開創“文景之治”。薄姬曾在魯桑園(現雲朝寺西北六里許)植桑養蠶,教人耕織,母兼師訓,樂善好施,恩澤鄉里,世人稱之為魯義姑,深受百姓愛戴。漢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薄姬亡,百姓聞其辭世,感其恩德,遂在灨水之畔,高丘之上(現雲朝寺址,周圍土潤地肥,地脈精質,沛沾雨露,教化大行,經勘是南陽盆地之太極點。)建薄姬祠供奉紀念,人們尊之為神。大元順帝九年(公元1349年)元惠宗改祠建寺。奠基時,天氣炎熱,忽有祥雲飄至,遮日成蔭,彩雲朝佛,神奇萬分,故定名“雲朝寺”。

雲朝寺歷史文化

明成化八年(公元1472年),憲宗察知該寺年久失修,又知該寺有明心鑑性之德、修真養命之源的釋門高僧禪、安二公和生質耿介,天性慈仁,通達經文,胸藏五和六德之策的原、奈二僧(禪、安高徒),特賜“萬歲牌”和土地五百畝,撥聖款,命封邑南陽的唐府國主(憲王瓊炟)遴選梓匠,再次擴修重建。明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寺住持僧永寶、永福、遠明生質賢明,廉能正大,處事公平,欲意重修,獨力難成,各地士庶英賢,善信男女,同道高流,各施資材,重修一新。現存嘉靖四十五年古唐訓家生李璋撰文,高達5米的贔屓雕龍巨碑,記載了本次修繕和雲朝寺的歷史。 [1] 
一千多年來,雲朝寺幾經興廢,特別是乾隆時期(如乾隆十九年、三十九年、四十四年)多次撥款新建殿宇,使其規模更加宏大。五進寺院,佔地百餘畝,至清末民初時還有廟產土地八百畝,文武僧眾上百人。該寺一年四道古廟會,方圓百里商賈香客雲集,趕會人數先後多達數十萬眾。普通百姓,文人墨客等都到此頂禮膜拜。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朱元璋第二十二子朱檉(唐王、封邑南陽)及其後世多次到寺進香(有碑文記載) [2] 

雲朝寺意義價值

雲朝寺原存文物珍貴而繁多,明成化年間3米多高的鐵鑄四大天王,做工精細,栩栩如生,三尊漢白玉觀音價值連城。明成化年間的琉璃釉十八羅漢是鎮寺之寶(現供奉於南陽武侯祠),除此一般石刻、木雕、泥塑各種佛像神像,不盡勝數。
中華傳統文化是華夏民族的根和本,從文章典籍到鐘鼎陶瓷,從名勝古蹟到寺廟楹聯碑文,處處都可見到先人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產。我們中華民族之所以始終傲立於世界民族之林,長盛不衰,是傳統文化的哺育與滋養。傳入中國兩千多年的佛文化,已與“儒”“道”緊密結合,融為一體,堪稱和諧文化的典範,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打造文化強國,構建和諧社會,發展社會經濟的今天,修復、開放文化底藴豐厚、歷史源遠流長的雲朝寺,發揮佛文化在促進社會和諧穩定方面的積極作用,同時與南陽周邊歷史文化景點交相呼應、相得益彰,開發旅遊產業,有利於推進當地的新農村建設和經濟發展,其意義深遠而重大。

雲朝寺現存石碑

雲朝寺原建於魯義姑遺址,圖1冊內第二張為“薄姬育子”,在半開門旁,薄姬悠閒的抱着兒子劉恆(漢文帝)“母兼師訓”之碑相互説明一段漢史,也證明了雲朝寺在漢代寺廟中的位置。
(圖1封面為雲朝寺石碑母兼師訓)
現存其他碑為:道光七年重修聖母神殿碑、重修雲朝寺大雄殿碑、重修伽藍、中佛、天王並□建火神、土地諸廟石碑、明嘉靖四十五年,重建雲朝寺石碑、重修雲朝寺雙修灨水河泰安橋碑、重修雲朝寺大佛殿及創修大悲殿石碑等

雲朝寺復修進度

雲朝寺位於宛城區漢冢鄉李王莊村西,始建於漢代的簿姬祠,與漢高祖劉邦富有淵源,公元1349年元惠宗期間改祠建寺。明清年間經數次修葺,至1915年前後,該寺佔地達到800畝,僧眾上百人。鐵鑄四大天王等各類寺存文物珍貴繁多。雲朝寺在文革年代被損毀。為復建雲朝寺,社會有識之士已聯合成立雲朝寺建設管理公司,以致力於該寺的重建與管理,融資、設計及前期規劃工作已全面展開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