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雲台山

(泰山山脈沂蒙山支脈江蘇省連雲港市餘脈)

鎖定
雲台山,在江蘇省連雲港市,系泰山山脈沂蒙山支脈餘脈,形成於16億年前的震旦紀,是省內乃至國內名山之一。山呈西南東北向分佈,依次為錦屏山、南雲台山、中雲台山、北雲台山、鷹遊山(東西連島)5條山系。中間有斷層隔開,面積280平方公里。有大小山頭236個,海拔400米以上的山峯29座,主峯玉女峯海拔625.3米,為江蘇省最高山峯。
雲台山,《山海經》稱為都州山,一名鬱洲山、鬱郁山。唐代稱南雲台山為蒼梧山,北雲台山為東海山,明代始稱雲台山,《尚書·禹貢》《山海經》《太平寰宇記》《水經注》《漢書·地理志》《夢溪筆談》等古代典籍多有記載。自古以來為東海第一勝境,峯巒疊翠,“霧月與碧海同深”,宋代蘇東坡盛讚此山為“鬱郁蒼梧海上山,蓬萊方丈有無間,舊聞草木皆仙藥,欲棄妻擎守市寰”。
雲台山瀕臨海州灣,石質山體,是江蘇唯一礁岩海岸,成為建設現代化深水海港的重要依託和屏障。
雲台山區存在着一個比較完整的暖温帶森林生態系統,具有從暖温帶向亞熱帶過渡的獨特的氣候環境,植物資源豐富,種類繁多,是江蘇野生植物資源寶庫之一。
雲台山是範圍較廣、景點較多的旅遊景區,不僅自然風光優美,而且名勝古蹟眾多,神話小説《西遊記》描繪的花果山就在南雲台山上。1988年,雲台山被列為國家級風景名勝保護區,其保護範圍為180平方公里,包括錦屏山景區、花果山景區、東磊景區、宿城景區、墟溝海濱景區,為江蘇三大旅遊區之一。 [4] 
中文名
雲台山
外文名
Yuntai Mountain
別    名
東海山、都州山、鬱洲山、鬱郁山、蒼梧山
所屬山系
泰山山脈沂蒙山支脈的餘脈
地理位置
江蘇省連雲港市 [1] 
走    向
西南東北
主    峯
玉女峯
海    拔
625.3 m
面    積
197.84 km²

雲台山位置境域

雲台山在江蘇省的位置 雲台山在江蘇省的位置
雲台山的主要山系構成 雲台山的主要山系構成
雲台山橫貫連雲港市區,北緯34°34‘~34°36',東經119°13’~119°29', [4]  系沂蒙為泰山山脈沂蒙山支脈的一條餘脈,形成於16億年前的震旦紀。山呈西南東北向分佈,依次為錦屏山、南雲台山、中雲台山、北雲台山、北固山和鷹遊山。中間有斷層隔開,面積19784公頃 [2]  (197.84平方公里,一説280平方公里 [4]  ),有35座山體251個山頭。主峯玉女峯海拔625.3米,是江蘇省最高峯。 [2] 

雲台山主要山峯

雲台山錦屏山系

錦屏山系,古稱朐山,位於海州古城南1.5千米,由西山(錦屏山)、中山、東山、劉志洲山、青龍山及附近的孔壑山、朐頭山、磨盤山、石棚山、蜘蛛山、白虎山等獨立山體組成。有9座山體35個山頭,面積21.59平方公里,主峯馬耳峯海拔427.7米。 [6] 
錦屏山共有17塊山麓台地,集山樵、海漁、灘鹽、航運諸多便利,是古人類定居的好場所,留下了豐富的人文遺蹟。著名的有距今5~4萬年前的桃花澗舊石器遺址及螞蝗澗、酒店、夾山、孔望山、二澗村、陶灣、馬腰嶺、尾礦壩、白鴿澗及網瞳遺址十多處。將軍崖原始社會末期巖畫和孔望山漢代佛教摩崖造像堪稱國寶。錦屏山自然景觀秀麗,名勝古蹟不勝枚舉。 [6]  有青龍澗、白鴿澗等溝壑20多條。自然景觀秀麗,名勝古蹟眾多。 [3] 
將軍崖 將軍崖
  • 西山
西山,舊志記為錦屏山,由園林山、石龜山、劉頂山、萬丈崖、將軍崖5個山頭組成(舊志記作20個山頭,海拔427.7米,面積1992公頃,是錦屏山系中最大的山體。 [3]  ),呈西北東南走向。萬丈崖山體陡峭,著名畫家陳大羽稱讚“此山比山水畫還漂亮”。崖下是錦屏磷礦的主礦區。將軍崖在萬丈崖南,1979年11月在將軍崖山坡發現原始社會末期巖畫,內涵豐富,被史學家譽為“中國東方的第一天書”,1988年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桃花澗風景秀美、環境幽雅,現已闢為風景區,每年三月,桃花滿山,湍流飛瀑,踏青遊人絡繹不絕。 [6] 
  • 中山
由香爐頂、頭道門、馬耳峯、張果老洞、哼虎窩、石酒杯、狼窩掌、小棗山、龍生頂、中山10座山頭組成。馬耳峯因山頭有兩塊巨崖東西凌空而立,似馬耳,故名,海拔427.7米。山下有青龍洞,為明代州府祈雨之所,洞周圍題勒很多。山麓建有現代化大型磷礦選礦廠。 [6] 
  • 東山
由白鴿頂、九龍頂、大虎礁、二虎礁、三虎礁、夾山6座山頭組成。主峯鴿頂,海拔348.6米。 [6] 
劉志洲山 劉志洲山
  • 劉志洲山
由崗嘴峯、平頂山、劉志洲山、啞巴山4座山頭組成。主峯劉志洲山海拔105.9米,面積250公頃,山麓西側為酒店遺址,東側在元代以前是海州古海港的主要港區,亦是南宋將領李寶水師抗金戰場之一。 [6]  [3] 
鳳凰山 鳳凰山
鳳凰山(南雲台山繫有同名山),海拔37.8米,面積13公頃。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八月,這裏展開了一場激烈的抗金保衞戰,留有工事、爐灶等遺蹟。 [3] 
磨盤山,海拔114.2千米,面積37公頃。因山頭岩石重疊若磨盤狀,故名。此山由磨盤山和焦山2個山頭組成。 [3] 
  • 青龍山
由淮河頂、塔山、白鴿窩、釣魚山、前小山5座山頭組成。主峯淮河頂,海拔143.7米,面積300公頃。塔山旁有依山勢築成的塔山古道,始築於金明昌二年(1191年),存100米,金至清代為海州與板浦之間陸上交通要道。 [6]  [3] 
  • 其餘獨立山體
孔望山 孔望山
孔望山,位於海州古城東3公里,海拔123米,面積73公頃。《輿地要覽》載:“孔子問官於郊子,嘗此登山,以望東海”,故名孔望山。唐時稱龍興山,宋金交兵之際,義軍首領魏勝在此山設兵巡望,又名巡望山。孔望山有一龍洞,龍洞洞壁有宋元明清諸代石刻24處。山頭西南山崖上有距今1800年的東漢佛教摩崖造像,依山勢鑿成,東西長15.6米,高9.7米,雕有佛像108尊,是中國現存的最早的石窯寺藝術雕刻,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還有龍洞摩崖石刻羣、圓雕石像和石蟾蜍、杯盤石刻及建於北宋年間的古剎龍洞庵等人文景觀。 [6]  2004年,孔望山景區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3] 
朐頭山 朐頭山
朐頭山,亦稱朐山頭,海拔37.8米。800年前,朐山頭以東還是浩瀚的大海,(水經注)有“船泊夾山口,浪打朐山頭”的記述,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51年)八月,金主完顏亮大舉人侵,義軍首領魏勝等據朐抗金,山上遺有巨石壘築的工事和灶坑等古蹟。 [6] 
石棚山 石棚山
石棚山 石棚山
石棚 石棚
石曼卿讀書處 石曼卿讀書處
石棚山,位於白鴿頂北,磨盤山西南,海拔71.2米,面積20公頃,山上有巨石如棚立巖上,故名石棚山。山石嶙峋,形態各異,留有安漢將軍麋竺墓、“石曼卿讀書處”等眾多名人題刻。 [6]  清《嘉慶海州直隸州志》記載:“山有巨石,覆壓巖上如棚,因名。一名萬花巖。又名錦巖山。”1982年被省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被開發為風景遊覽區。 [3] 
蜘蛛山 蜘蛛山
蜘蛛山,位於石棚山西1公里處,海拔119.8米,面積11公頃,山得名於蜘蛛怪的傳聞。清代梁紹壬著《兩般秋雨庵隨筆》載“海州蜘蛛怪,不知何代物也,能噓氣為黑風,居民望海,見風起如黑煙蓬蓬,則皆閉户於屋,風過乃已。”清代徐坷編撰的《清稗類鈔》載:“錦屏馬耳峯瞰海州城,有蜘蛛宅焉,不知幾何年物也,亦往來雲台、伊廬、大伊諸山,人往見之,或如寒月嵌霄,倏然上下,大小不常,蓋其珠也;間遊於海,戲弄海舶,或離水升空,已浮在水,而舶中器具略不搖撼,人亦習之。嘉慶時有吳某經其地,見海州西林(西大嶺)黝黑一障,而光可鑑,漸近,覺沙石撲面,忽伏地,乃聞驟風怒雹,浮身而過,起視西林,黑光東矣,人曰‘此蜘蛛過也’,視吳某面則色如傅靛,洗之乃去,而水不加藍。又海州城內,常有大風寒晦,而城外喧馗,草木不搖,亦或以為蜘蛛所為也”。在蜘蛛山發生這種異常天氣現象,似不能以雷雨閃電來解釋,倒像是不明飛行物所致。1988年8月的《北京青年報》及甘肅科技出版社出版的《飛蝶探索》(第56期)都有專文探討,文章認為海州蜘蛛山是清代蘇北的UFO基地,近距離遭遇能使人發生短時間的生理改變。會不會是飛蝶放射出的一種特殊物質,仍是一個未解之迷。 [6]  [3] 
白虎山 白虎山
白虎山,位於海州城西南100米處,海拔64.8米,面積13公頃,為一孤立小山,因山體含白雲母較多,白石嶙嶙,顯異他山,形如伏虎,故名白虎山,清人霍炳改稱白壁山,兩江總督陶澎有《鰲頭山》詩刻於山巔,即名為鰲頭山。百姓終因該山虎態逼真,一直稱為白虎山。山周圍寺觀遍佈,景點眾多,壁上有唐、宋、元、明、清石刻30多處,其中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徽酞閣待制知州事張叔夜的登高石刻尤負盛名。張叔夜白虎山登高後4個月,梁山泊好漢打到海州,屢經酣戰,終被張叔夜鎮壓,相傳白虎山下的“好漢瑩”為梁山好漢宋江的殉難處。《宋史·張叔夜傳》載:“宋江起河朔,轉掠十郡,官兵莫敢櫻其鋒,聲言將至,叔夜使間者規所向。賊經趨海瀕,劫臣舟十餘,載滷獲。於是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而出輕兵距海誘之戰,先匿壯卒海旁,伏兵乘之,擒其副賊,江乃降”。這些見諸正史的記載與白虎山歷史文物,印證了張叔夜於北宋宣和三年鎮壓宋江農民起義、宋江在海州被擒的史實。 [6]  山下有建於元代的碧霞宮,是海州白虎山廟會的發源地。 [3] 

雲台山南雲台山系

南雲台山,是南雲台山系中最大的山體,面積8811公頃(一説9467公頃 [3]  ),含花果山、巨平山、九層頂、九嶺山、虎窩山、推磨山、萬年山、笊崖山、雙石人山、諸麻山、鬲峯山、大東山12條山脊,玉女峯、金牛頂、大團山等91座山頭(一説15座獨立山體114個山頭組成 [3]  )。最高處玉女峯625.3米,是江蘇省最高峯。其中的花果山自然風光優美,人文景觀豐富,因文學名著《西遊記》而蜚聲海內外,是全國著名的旅遊勝地。 [3] 
花果山 花果山
花果山玉女峯 花果山玉女峯
  • 花果山
花果山,是南雲台山的主要山體。由玉女峯、金牛頂、萬嶺、小窄山、大團山5座山體組成。東連萬年山、西接巨平山,南與推磨山對峙,山體由青白色變質岩組成。古稱新縣南山,清崔應階主修的《雲台山志》稱為青峯頂,是雲台山風景名勝區的中心地帶。此山山青水秀,古木參天,花妍果碩,花果山天然碑銘刻的明萬曆年間進士海州知州唐伯元《遊青峯頂記》,贊此山為“延裹數里,皆茂林修竹,四時常青”,昊承恩《西遊記》描繪花果山“四季好花常開,八節鮮果不絕”。山上有許多與《西遊記》相聯繫的景點,如蝸遺石、水簾洞八戒石、七十二洞、定海神針、南天門、玉皇宮等。玉女峯峯頂建有迎曙亭,是觀賞日出的最佳去處。金牛頂海拔560米,自唐代以來,在金牛頂建造的道庵佛堂鱗次櫛比,有望日樓、三官廟、海曙樓等,氣勢恢宏的三元宮,發跡於唐,重建於宋,救賜於明,成為“宇內大靈山”。萬嶺海拔333米,以其奇特古怪的洞穴見長。有海天洞、朝陽洞、嘯雲洞、狐妖洞、鹿妖洞、蟲妖洞、蛟魔王洞、崩猴將軍洞、馬猴元帥洞、悟五洞、華嚴洞等,山間多條溪水彙集九龍橋下。花果山環境幽靜深邃,既是古代佛道修煉之所,亦是現代人的旅遊勝地。 [6] 
  • 巨平山
位於花果山玉女峯之右,由呂母嘴(亦稱鼻尖嘴)、由吾峯(棲雲山)、小西山、小團山、巨平頂、石婆山、小南山、猴石山等9座山頭組成,主峯呂母固海拔512米,因王莽時期琅郡海曲呂母聚眾殺縣令於此聚義而得名。猴石山有一天然石猴,據守西北進山之門,被稱為看門石猴,山下的城鎮因此名之為猴嘴鎮。小西山東北側為沙河口,古時建有將軍廟,山坡有一巨大裸石名為沙僧巖,酷似沙和尚身披架裝,肩擔行囊攀登。 [6] 
  • 九層頂
位於花果山玉女峯西側,由九層頂、大東山、小紅山、小南山、神山、小龍頭、竹節嶺、磨盤頂等8座山頭組成。主峯九層頂海拔595米。山崖層層疊疊直至山頂,故名。從大村向山頭望去,由南向北依次為倒崖、黃崖、黑崖,崖石裸露,巨石崢嶸。九層頂與鼻尖嘴之間有一山澗,名曰船石溝,“土質肥沃,環境幽靜,溪水不斷,灌溉便利,林木葱鬱,峯巒回合,竹9環繞,”為春季踏青,夏季避暑的勝地。清代建有船石廟。明清時代盛栽果樹,以梨為佳品,成熟前用紙封之,防止昆蟲叮咬,史稱封梨,在海州頗具盛名。磨盤嶺位於玉女峯西南,海拔410米,羣山環抱,氣候特殊,植被多混交林,南方林木多在此生長,是花果山雲霧茶的重要產地。竹節嶺位於磨盤頂與香爐頂之間,“山形峻,如竹節”,故名,嶺下有仙人橋,中有十八盤,上有風門口,峯轉路回,是進出花果山的要道。 [6] 
  • 九嶺山
九嶺山是南雲台山西端一條山脊,呈南北走向,長6公里,由牛嶺、牛首山、北車廂、南車廂、獅子山、燈盞窩、仙姑嶺、西山、龍頭山、鐵山頭、九嶺山、東南山、磨盤崖、大虎口、西隅山、獅子崖、官頂、西山、小紅山、大紅山、雪崖根、雷闢頂、大筆共子、土城頂、雞冠頂等25座山頭組成,主峯牛嶺海拔300.2米。清崔應階《雲台山志》載:“九嶺山俗呼九里山,為雲台右臂,經中峯至此凡九疊。故當時以蒼梧命名,言其象蒼梧之九嶷也。” [6] 
  • 虎窩山
虎窩山位於九嶺山東側,呈西北東南走向,長13公里,由獅子崖、大紅山、土城頂等10座山頭組成,主峯大紅山,海拔401米。獅子崖有灌纓泉,旁刻“飛泉”兩個大字,下有鬱林觀,石壁多唐宋題勒,其中唐隸和宋篆兩刻尤珍,堪稱中國書法史林中的刻石瑰寶。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專程來此採拓,並收人與其夫趙明誠合著的《金石錄》中。在獅子崖西側有海清寺阿育王塔,始建於北宋天聖元年(1023年)十月辛酉八日戊辰,建成於天聖九年,高40.58米,九級八面,據《海清寺塔柳巒記褐文》載,此塔被稱為“大唐第二至尊,上觀似從天降下,回徹清霄,下看是從地湧成,寶堂連海”。塔一直無下沉,無傾斜。清康熙七年(1668年)炎卜城大地震中,海州“城傾十之二三”,而塔安然無損,此塔為蘇北現存的最早最高之塔。土城頂山麓有關中村,東漢大富商糜竺、劉備糜夫人故居益州院就在這裏。糜竺祖世鉅富,曾資助劉備起兵,隨劉備征戰,封為安漢將軍,死後葬於海州石棚山下。關中村遺有糜竺將軍食水井,深8米,直徑0.8米,石砌井壁,明永樂年間曾大修,現井台為1952年修繕。 [6] 
  • 推磨山
推磨山位於虎窩山東側,呈西北東南走向,長12公里,寬2.4公里,由香爐頂、驟馬嶺、推磨山、孤頂、大堂頂5座山頭組成。主峯香爐頂,海拔408米,北坡陡峻,南坡平緩,西臨一條6公里長的孔雀溝,谷底蜿曲幽深、林木葱鬱。山北有建於民國30年(1941年)的山東莊水庫,是連雲港修築最早的硅壩體水庫,庫容30萬立方米,承接孔雀溝山水,水質極優。 [6] 
萬年山 萬年山
  • 萬年山
萬年山位於花果山東南側,由龜石崖、朝陽嶺、萬靈山、石磊山、鳳凰巖、馬蜂頂6座山頭組成,南北長11公里,主峯朝陽嶺,海拔538米。萬靈山西坡陡峻壁立,山崖似僧披襲裝,頭戴僧帽,山體片麻岩經長期風化和水流沖刷,形成條條紋理,極象架裝衣紋,擺襟垂袖,栩栩如生,人稱“唐僧崖”。石磊山岩層系單向褶皺向南傾斜,大自然的神功造化,使斷裂破碎岩石沿片理向下滑行,形成了巨大的漂礫,造就了山前怪石嶙峋、千姿百態的石海。在石海幽谷綠樹叢中,有三塊巨石交錯壘疊,蔚為奇觀。石磊山林木繁盛,比較著名的有玉蘭、櫻桃、銀杏、紫荊、金鑲玉竹等。延福觀中現存4株玉蘭樹,樹齡約1000年,其中一株胸圍2.8米,高25米,為全國“玉蘭王”。東磊櫻桃,果大、汁甜、皮薄、味鮮,為果中佳品。這裏還是峨眉山之外的全國第二個金鑲玉竹集中成片林地。在山崖和竹林之間,有“小蓬萊”、“天上人間”、“神仙聚會”.、“焦石鳴琴”等景點。 [6] 
  • 抬崖山
抬崖山位於萬年山脊之東,雙石人山之西,呈西北東南走向,連綿起伏長9.5公里,由大抬崖、胡蠻庵、朝陽洞頂、小龍頭、小樓堂、黃崖頂6座山頭組成。主峯朝陽洞頂,海拔512米。在黃崖頂山頭上有著名的太陽石,俗稱“摸忽石”。據考證,為4000年前原始社會的文化遺存,相傳為堯帝命羲仲“腸谷祭日”的地方。這裏景色優美,明代隆慶《海州志》將其收入朐陽八景之一,名曰“腸谷朝霞”。 [6] 
  • 雙石人山
位於抬崖山東側,呈西北東南走向,由雙石人山、大磨垛頂、小磨垛頂、山撐子、老窯頂和東山5座山頭組成。最高山峯為雙石人山,海拔508.1米。在大磨垛頂和小磨垛頂西側是著名的漁灣龍潭澗,崔應階(雲台山志)載:“漁灣山中有龍潭三,曰老潭、二潭、三潭,相距數武,瀑布疊掛,噴吐及數十丈外。”清許喬林編纂的(雲台新志)稱此為“三潭汲浪”。近年漁灣已闢為旅遊風景區,每年來此登山汲浪的遊人如織。 [6] 
  • 朱麻山
朱麻山為南雲台山南端山體,位於雨峯山南,大島山北。宋末元初,元兵進攻中原後進駐鬱洲,在此駐兵牧馬,故名駐馬山,後演變成朱麻山。該山由大頂、二頂、石虎嘴、上學堂、團山、大閘頂及筆架山7個山頭組成。主峯為大頂,海拔222米。上學堂地勢較高,明朝評事王規、王景祖孫二人成名前曾在此山設學堂唸書,里人稱此山頭為“上學堂”。 [6] 
  • 扁峯山
位於南雲台山東側,由田橫崗、扁峯山、猴操嶺、馬尾山4座山頭組成。主峯為田橫崗,海拔326米。據明代《雲台山志》載,在劉邦統一中國時,齊王田橫離開齊國逃至雲台山避難。田橫崗三面絕壁易守難攻,留有田橫當年修築的100多米長、3.3米高的城垣及已紀的草菴和一塊字跡不清的將軍紀念碑。呂母固下,有田橫部屬500壯士家。石觀音山頭東南,留有漢將艾不追殺田橫時所建的艾不城遺址。 [6] 
  • 新縣大東山
又名松崖山,由炮台頂、石觀音山、大轎頂、白鴿頂、東山、後山、石山嘴、獅子山8座山頭組成,主峯炮台頂海拔544米。獅子山下有座娘娘廟,相傳為供奉東海孝婦竇娥而建,並有“東海孝婦”碑立於家前,亦稱東海孝婦祠。明《淮安府志》記述,劉昭漢曾作《東海孝婦竇氏祠記》,明海州知州王同曾作《重建英烈祠碑銘》。20世紀50年代以前,香火旺盛。1966年,廟宇被毀。 [6] 
  • 其餘獨立山體
雞鳴山,位於花果山鄉小村南,大村北。海拔115.4米,面積117公頃。為石質山,土層僅15釐米左右。舊時有心淨寺、禪興寺、碧霞宮、元帝觀、觀音堂、三元家廟、海清寺等眾多寺廟,以及唐相殷開山府第、陳子春墓、三國時魏將王朗墓等。1958年於雞鳴山和牛首山兩山腳下築堤建大村水庫,庫容560萬立方米。1988年於水庫上建水上樂園,供遊人遊覽垂釣。 [6]  [3] 
鳳凰山(南城山,位於新浦南6千米處。分鳳凰東山、鳳凰西山兩個山體,由大溝頂、仙人洞頂、石門頂、龜石頂、東小山、謝祿山、石婆頂、奶奶山、團山9個山頭組成,其中,東鳳凰山5個、西鳳凰山4個,東西對峙如鳳展兩翼,故稱鳳凰山,因鳳凰城俗稱南城,此山亦稱南城山。主峯130.5米,面積191公頃 [3]  。鳳凰山扼恬風渡,歷來為兵家爭奪之地。位於山西側的謝祿山,因西漢末年赤眉起義時,赤眉將領“東海徐宣、謝祿等擊王莽將田況,大破之,曾屯兵於此山因名”。南宋賈似道在此築城抗金。明末,大將高世忠據守鳳凰城,清將王文奎率兵攻城,城內軍民苦戰十日,城破,男的戰死,女的自殺,皇姑朱妹自溢於1%峯山下,後人於雙石人峯下建塔紀念,名曰皇姑塔,紀於民國38年(1949年)。南城東門外有匡衡井,《漢書》卷八十一載“匡衡字雅圭,東海承縣人也”。《西京雜記》卷二載:“幼時匡衡勤學而無燭,鄰舍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書映光而讀之”。史典成語“鑿壁偷光”即此。匡衡於建昭三年(前36年)代韋玄成為承相,封安東侯。南城人鑿匡衡井以紀念,井深3米,口徑0.4米,筒徑0.7米。 [6]  [3] 
此外還有茅山、蒲山、葫蘆山、鯉魚山、大島山、小島山、妖怪山、腰山、龍山、煙墩山、馬山、朱山等山,多為低緩的獨立山體。 [6] 
茅山,又稱貓山,古稱社林山。海拔29.1米,面積8公頃。四周均為平原灘地,山上多生茅草,故名茅山。 [3] 
蒲山,又稱浦山,海拔12.8米,面積1公頃。在雲台農場境內。 [3] 
葫蘆山,海拔66米,面積9公頃,土層深厚。因有兩個不高的圓形山頭呈南北分佈,似一隻倒扣的葫蘆瓢,故名。在雲台鄉境內。 [3] 
東窯山,海拔48米,面積33公頃。山體平緩,土質沙壤,已開發為耕地。在雲台鄉境內。 [3] 
鯉魚山,海拔65米,面積10公頃。因呈鯉魚狀,故名。在雲台鄉境內。 [3] 
大島山,又名金蟬大島。海拔217米,面積93公頃。在雲台鄉境內。 [3] 
小島山,又名金蟬小島,海拔62米,面積10公頃。在雲台鄉境內。 [3] 
妖怪山,海拔58米,面積3公頃。在中雲街道焦莊村境內。 [3] 
腰山,古稱諸韓山。最高處海拔104米,面積45公頃。在中雲街道焦莊村境內。 [3] 
龍山,海拔102米,面積102公頃。在腰山北。 [3] 
馬山,海拔54.7米,面積29公頃。 [3] 
朱山,海拔25米,面積5公頃。四周皆為台北鹽場鹽田。 [3] 

雲台山中雲台山系

中雲台山為雲台山系中部的山脈,東起東瞰山,西到塔山,由21個山頭組成,面積10.5平方公里,最高峯為推磨頂,海拔291米。中雲台山形成於震旦紀,原在海中,漢代以前就有人類居住,隋開皇五年(585年)在雙山渡山腳下建有川湖捍海堰,亦名萬金壩。山上奇石異洞眾多,日軍血洗雲門寺時,有28名同胞躲進山洞藏身,近百日軍上山搜尋1個多小時,終無所獲。 [6] 
  • 板橋西山
因山位於板橋鎮西側,故名。由西山頂、高埠山、四塊豆腐3座山頭組成。最高峯193.7米。山下板橋鎮,“港折潮通,市雖小而人多如卿,巷數曲而馬競如龍,船帆所集,煙火相連,為水陸交通之樞紐”。 [6] 
  • 推磨山
由推磨頂、牛盤頂、黃牛嘴、黃牛頂4座山頭組成,最高峯291米。在推磨山與板橋西山山北交界處有一村莊,亂石嶙峋,故名碎石灣。該村原為萬金湖一部分,水肥草豐,盛產娜魚,為古海州名產。現湖蕩雖已成陸,但溝渠和魚場仍盛產卿魚,為頗負盛名的地方特產。 [6] 
  • 溪雲山
古稱棄榆山,一稱棲雲山。由溪雲頂、筆架山、蓑衣頂3座山頭組成,最高峯溪雲頂海拔287米。此山有一獨特天氣景象,每當溪雲頂和推磨山兩山頭雲霧相連時,天必下雨,因此北齊時,山側建有零門寺,內塑禹王神像,為歷代官民求雨之處,北齊武成皇帝曾派替身來零門寺求雨。建國後,人們不再進行求雨活動,零門寺遂改為雲門寺。 [6] 
  • 黃泥嶺
由黃梅嶺、雙山、白鴿窩、羊祥山4座山頭組成。最高峯海拔157米。該山兩端土層深厚,是燒製磚瓦的優質原料。羊祥山側有石形如五羊,頭角俱全,山下原有湖因名五羊湖。民國22年(1933年),張百川撰(雲台導遊詩鈔)載,五羊石“今被農人開地毀去其二,現只剩三塊羊石。” [6] 
  • 花蓋山
山形如華蓋,故名。隋開皇五年(585年)由華蓋山至平山築有萬金壩,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重築,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拓寬,嘉靖八年(1529年)東海人御前掌鑰太監劉榮回鄉捐資600金修橋,長2公里,下穿21拱,蔚為壯觀。 [6] 
  • 其餘獨立山體
有棄霧山、虎山、搭山、東陬山。東陬山是市境東部的海邊山體,由煙墩山、東庵、西庵3個山頭組成,與灌雲縣境的西陬山對峙,《江南通志》載:“二山相峙,東陬居海中,西陬居海隅。”由於海漲沙淤,清咸豐五年(1855年),東限山由海中島成為岸邊山。棄霧山、虎山、搭山皆為低緩的小山。 [6] 
中雲台山為雲台山系中部的山脈,東起東陬山,西到搭山,呈東南—西北走向,由5座山體21座山頭組成,面積1293公頃。近海靠河,空氣濕潤,霧氣常生。 [3] 
中雲台山中雲台山是中雲台山系的主體,海拔291米,面積1050.3公頃。由板橋西山、推磨山、華蓋山等15座山頭組成。 [3] 
弁霧山,又稱蝙蝠山。海拔107.8米,面積73.3公頃。在中雲街道範莊村北側。 [3] 
虎山,海拔109米,面積103公頃。位於蝙蝠山西北1千米處。新墟公路和東隴海鐵路從山南通過。 [3] 
搭山,海拔9米,面積3.4公頃。 [3] 
東陬山,海拔89.1米,面積63公頃。由東庵、中庵、西庵3座山頭組成,位於中雲台山最東端。 [3] 

雲台山北雲台山系

北雲台山是雲台山的一條重要分支,是北雲台山系的主體,由1個大的山體及3座獨立的山體共58座山頭組成(舊志載:北雲台山由雲山、墟溝南山、桅尖山、黃窩山、宿城山、扒山頭等53座山頭組成。 [3]  ),主峯大桅尖海拔605.4米,面積5311公頃。 [6] 
北雲台山原為海中島嶼,但開發的歷史較早,較大規模的開發始於隋唐時代。隋開皇元年(581年)築萬金壩,即五羊湖捍海堰。唐時這裏已是中外交通的重要口岸,當時有許多高麗僧人在宿城法起寺學佛法。明洪武年間在墟溝建北城,設煙墩和炮台防禦屢寇。北雲台山是連雲港港口的依託,民國21年(1932年)隴海鐵路修到墟溝,民國22年7月由荷蘭人正式建港至民國25年建成1,2號碼頭,連雲港成了中原地區連通海外的交通門户。 [6] 
  • 雲山
古稱沃壤山,由平山、墟溝西南山、帽盒嶺、三棚頂、獅懷頂、倒崖、神山、架碼溝頂、二獅崖、推磨頂、蘇文頂、條嶺、鶴鶉鬥鱉峯、虎口嶺、煙墩炮台頂、黃崖山、黃和尚頂、牛屁股山18座山頭組成。主峯蘇文頂,海拔569米。《雲台導遊詩鈔》載:“蘇文頂在沃壤山峯之西,其山高出雲表,上有營壘馬道、煙墩,遺址猶存。相傳高麗蓋蘇文據此以守”。 [6] 
墟溝南山 墟溝南山
  • 墟溝南山
又稱南固山,是墟溝鎮以南諸山的統稱,東至孫家山,西至平山。羣峯壁立若巨幅屏風,屹立海疆。西段包括獅懷頂北坡、墟溝西南山北坡及平山北坡;中段包括北虎口嶺、萬丈崖、閻王鼻、煙墩山;東段包括紅石山、圍屏山、碼頭山、大野雞山、小野雞山、丫髻山等10座山頭。主峯圍屏山,海拔593.5米。 [6] 
桅尖山 桅尖山
桅尖山 桅尖山
  • 桅尖山
此山北側為晉代孝子孫通居所,又名孫家山。由廟嶺、梅嶺、大桅尖、二桅尖、三桅尖、馬腰山、東嶺7座山頭組成。大桅尖為最高山頭。1984年1月至1989年5月在馬腰山處鑿通山體,建成長達3641米的連雲港一宿城的雲台山隧道,這是中國當時最長的公路隧道。 [6] 
  • 黃窩山
相傳為唐王李世民東征駐蹕處,一曰皇窩。由旗台山、呂端山、老狗頭、四道壑子、大龍頂、磨盤頂、石龍頭7座山頭組成。主峯大龍頂,海拔456米。在黃窩山與大龍頂間有一條大澗名為烏龍澗,流泉飛瀑,景色壯觀,半山腰有黃窩水庫,壩高23米,長159米,蓄水20萬立方米,建於民國31年(1942年),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6] 
宿城山 宿城山
保駕山 保駕山
  • 宿城山
由南山、卧牛嶺、保駕山、西南山、西北山、道帽頂、萬壽山、黃毛頂、張樓頂、狼窩頂、三官頂、船山、扒山、扒山頭、連子山、東崖屋等16座山頭組成。主峯狼窩頂,海拔497.4米。宿城山諸峯盜立,環抱如城。原有土城,有東西二門,其址猶存。相傳唐王東征時一宿築城,故名。宿城山以幽深見長,素有“世外桃源”之稱,有留雲亭、金剛石、卧牛嶺、仙人屋、卧龍松、保駕山、船山瀑布和風動石等諸多景點。 [6] 
北固山 北固山
樂壽山莊 樂壽山莊
  • 北固山
北固山為北雲台山西北側一組山體,由北固山、舍利山、望海樓、胡坡頭、紫陽嶺、雞心嶺、玉枕山、西石島、大佛頭、小佛頭、小廟嶺、後大門山、鷹嘴山、海頭山14座山頭組成。主峯舍利山,又名大棺材山,海拔245米。北固山瀕海,氣候宜人,林木茂盛,四季常青,為國內馳名的避暑療養勝地。自20世紀30年代連雲港開埠以來,這裏就成了寸土寸金的寶地,海州鎮守使白寶山在北固山建有樂壽山莊,國民黨四大家族之一的宋家在此建宋子文花園等。自1973年起,國家有關部委及省市在北固山新建諸多療養院。1986一1993年,自鷹嘴山至西連島修築了全長6.7公里長的連雲港攔海大堤,使連雲港形成了30平方公里的港灣,為建設現代化深水大港奠定了基礎。 [6] 
東崖屋,海拔12.5米,面積0.3公頃。 [3] 
連子山,東山頭海拔17.8米,西山頭海拔16.4米。兩座小山包連在一起,故名連子山,面積1公頃。位於宿城鄉政府南200米處。 [3] 
西小山,海拔101米,面積84.7公頃。1986年,連雲區政府從連雲鎮遷駐其東,山南為工廠和居民區,整個山體被各類建築所環抱。 [3] 

雲台山北固山系

為北雲台山西北側的一組山體,由北固山、望海樓、胡坡頭、紫陽嶺(又稱大棺材山、舍利山)、雞心嶺、營山、玉枕山(又稱佛座崖、小棺材山)、西石島、大佛頭、小佛頭、小廟嶺、後大門山、鷹嘴山、海頭山(又稱東大嶺)14個山頭組成,面積615公頃。主峯大棺材山,海拔245米。該山傍海,氣候宜人,樹木茂盛,為國內馳名的避暑療養勝地。 [3] 

雲台山鷹遊山系

鷹遊山(連島) 鷹遊山(連島)
鷹遊山系,又稱連島、後雲台山,唐代稱為東海山。系是雲台山的一條重要分支,由大桅尖、雙山渡、蛤蟆山、水島、大山頂、獨立山、西山、小龜山、燈塔山、東連島10座(一説4座山體56個山頭 [3]  )山頭組成,面積607.31公頃(一説5397公頃 [3]  )。最高山頭大桅尖山海拔357.8米(一説605.4米 [3]  )。 [3] 

雲台山地理環境

雲台山地質地貌

  • 演變
連雲港市變質地層、變質作用和礦產性等與皖北、魯南接近。郯廬斷裂以西為華北地台,盱眙—響水口斷裂以東為揚子地台,郯廬斷裂和盱眙—響水斷裂之間為蘇北造山變質帶,地質背景複雜,地質內容豐富,岩漿活動和礦產的形成存在明顯差異。
在距今23億年前的晚太古代至早元古代早期,與大別山、膠東地區一樣,連雲港地區被海水淹沒,海底一邊下沉一邊沉積,形成以海底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噴發夾有碳酸鹽東海巖羣的沉積岩石生成。受五台運動影響,海水向南退出,早已形成的岩石受到強大擠壓,在高温高壓作用下,由原來的各種沉積岩和火山沉積岩變為不同程度的區域變質岩。伴隨大量超基性、基性巖的侵入,各種礦物質相互作用,重新組合生成水晶、金紅石、石榴紅寶石、蛇紋石、藍晶石及各種變質岩。基底隆起形成相對穩定地塊,後又繼續下沉,發生海浸,在朐山組風化剝蝕面上沉積了一套以淺海相泥沙質巖、含磷碳酸鹽以及碳酸鹽為主的錦屏羣組,並繼續海浸,海底火山噴發堆積了以強酸性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為主,夾有少量的海底噴發的沙泥層,形成沉積相的雲台羣組。
距今14億年至2億年間,因長期處於隆起剝蝕狀態,境內地勢逐漸夷平,在市境北側沉積華北型早元古代晚期至中生代地層,南側沉積揚子型中元古代至中生代地層。其間海面下降,滄海變成平川。
距今2億年至1.35億年間的侏羅紀,燕山運動使走向北北東、縱貫中東部的郯(城)廬(江)大斷裂形成,同時兩側發生了相對的南(西盤)北(東盤)大平移,使原為一體的秦嶺褶皺系東段分割為大別山向南,和海州至膠南向北平移的兩大部分。
距今1.6億年至1億年,由於郯廬斷裂的平移,地殼內部失去平衡,郯廬斷裂兩側地殼薄弱地帶發生大量岩漿噴發和侵入活動,境內東海縣山左口以西一帶形成地塹,並有中基性火山噴發,這一地帶的桃林、李埝、抗日山、徐山及吳山一帶在中性巖侵入過程中形成了鐵、銅、鉛、金、重晶石、螢石等礦藏。
距今1億年至6600萬年前的晚白堊世,火山活動基本停止,氣候炎熱乾燥,郯廬斷裂和海韓(山)斷裂帶以地塹形式下陷,郯廬斷裂帶內沉積了厚達2000米以上的王氏組沙礫岩,境內逐漸下陷的地塹再次上隆,雲台山成為海中島嶼。距今2500萬年至200萬年的晚第三紀,瀕臨海灣的安峯山、平明山、崗埠一帶有基性火山岩噴發。第四紀中期,市境西北地區有間隙性抬升,以剝蝕為主。東南部大部分地區則為間隙性下降,形成河流三角洲。海水入侵沉積了大量的海相及衝海積相地層,在近山部分為洪坡積或洪沖積混合物。
全新世時,地殼繼續下降,市境東部廣大範圍受海浸影響,距今6000~5000年前,海浸達到最大範圍,錦屏山濱臨海灣。距今約4000年時,發生大規模海退,此後持續波動退縮,一直到清光緒年間。西部地區一直處於不均勻抬升中,逼使山左口南流的沭河轉向西北,沿馬陵山西側再向南流。雲台山經過全新世多次抬升,遺留多層海蝕地貌。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起海漲沙淤、渡口漸塞。康熙五十年,雲台山和大陸相連。清咸豐元年(1851年),五羊湖成陸,南北雲台山之間成為平原陸地。 [5] 
明代,除錦屏山外,餘為海中列島。至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後,南雲台山、北雲台山漸與陸地相連,鷹遊山仍孤懸海上。1993年,6.7公里長的連雲港攔海大堤建成,鷹遊山始與陸地相接。 [4] 
  • 地層
雲台山所處地層屬華北地層區,魯東地層分區,連雲港地層小區。出露的地層主要為太古界一中元古界變質岩--中元古界(12)-海州羣。海州羣包括錦屏含磷組和雲台組,主要出露在錦屏山、雲台山及灌雲縣大伊山、小伊山、伊廬山、東陬山、西陬山和開山島等地,構成雲台山及連雲港附近島嶼山體。海州羣錦屏含磷組和下伏東海羣朐山組為不整合接觸,錦屏磷組和雲台組為連續過渡沉積。
雲台組:一般將其劃分為上、中、下三段,上段巖性主要為變粒巖,底部為含黃鐵礦粒巖與白雲鈉長變粒巖互層,厚度大於2280米;中段巖性為含雲母變粒巖及變斑鉀長粒巖,底部為白雲藍晶石英片岩可相變為藍晶石英岩,厚1305米;下段巖性為白雲二長粒巖,局部為白雲片岩,厚度大於706米。
錦屏含磷組:地表僅在錦屏磷礦東山、西山有少量出露,但根據鑽探揭露,其分佈錦山以東沿陶灣、市區、大浦一直東延人海,向西經買屯到沐陽縣華衝、濫泥洪一線。主要性:上部白雲石英片岩、白雲質大理岩夾磷灰巖;中部變粒巖、大理岩及綠泥雲母片巖;底部雲母石英片岩夾磷灰巖、含磷大理岩,底部為含礫白雲石英片岩。厚度160一400米。 [7] 

雲台山氣候條件

屬暖温帶南緣濕潤性季風氣候,處於暖温帶和北亞熱帶過渡地帶,兼有暖温帶和北亞熱帶氣候特徵。四季分明,氣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適中,雨熱同季,氣候資源比較豐富,適於工農業生產,有利於喜温、喜涼、喜光作物生長。 [8] 

雲台山土壤植被

植被垂直分佈有明顯的差異。其植物種類同膠東半島有許多共同之處,與本省亞熱帶宜漂山區也有一定的聯繫。東晉郭璞在注《山海經》時稱雲台山“今在東海朐縣界,世傳此山從蒼梧徙來,上皆南方物也”,反映了雲台山區的植被特徵。現代,北雲台山宿城、柳河一帶尚存零星原始林木羣落,還發現第三世古代熱帶孑遺植物糙葉樹等。這些孑遺植物經過長期歷史變遷得以存活,與當地生態條件有一定的關係。雲台山是省內天然藥用植物的寶庫。 [9] 
  • 土壤
雲台山區土壤,以棕壤類為主:
生草棕壤:分佈於雲台山海拔400米以上的山頂緩坡地及陡崖下方北向坡地上。土體一般構型為腐殖質層和母質層或半風化岩層,無澱積層。土層厚度大多在60釐米以內,表土層16釐米左右,亞表層20釐米左右。土壤呈酸性,pH值5.8左右;土壤粘粒中次生礦物很少,僅有微量高嶺土、綠泥石和蛙石。表土層為黑棕色、棕色或黑紅色,亞表層呈暗灰、棕色、暗棕色,母質層呈黃棕或暗黃棕色,團粒結構發育良好,母質層常為碎塊開裂的岩石。土壤質地為砂壤到輕壤,物理性粘粒佔土壤的1/4左右,容重為1.07~1.26克/立方厘米,全氮含量0.2%左右,全磷0.035%左右,速效鉀138x10~6左右。生草棕壤區的地榆、錦雞茶、羊鬍子等草本植物生長茂盛。土壤利用以林業為主,在保護原生植被的同時,發展人工種草育林,加強水土保持,山頂適於栽植黑松、牛奶子等抗風耐痔的林木。
粗骨棕壤:在雲台山上,該土壤上接生草棕壤,下連板土,與酸性棕壤交叉分佈。
酸性棕壤:分佈於雲台山系海拔40米以上,坡度稍緩的低山丘陵坡地上。針、闊葉混交林長勢良好,灌木、草本植物生長也很旺盛,有機質積累較多。在暖温帶濕潤氣候條件下,酸性變質岩風化的殘積、坡積及部分第四系紅土殘積母質,具有一定的淋溶澱積過程,呈強酸性反映,該土上與生草棕壤毗鄰,下接板土,與粗骨棕壤交錯分佈,東北向坡地也有直接與平原土壤相連的。土體構型一般為表土層、心土層、底土層和半風化母質層,層次分明。底土層以上有效土層厚度一般為20~60釐米,有的可達1米以上,有的因侵蝕而露出基岩。土壤表土層多為疏鬆多孔的粒狀結構,侵蝕重者無結構;心土層粒塊狀結構或無結構稍緊實,底土層為較緊實或塊狀結構,半風化母質由碎塊岩石組成。
酸性棕壤通體以輕壤為主,呈強酸性反映,土體自上而下酸性逐漸增強,pH值4.7左右,無石灰反應。土壤中粘粒含量為25%左右。土壤表土層顏色有黑、暗、灰、暗棕色之分;底土層黃棕色為主,或紅棕色,或黃色。該土壤通體以輕壤質為主,含水量較粗骨棕壤為高;礫石含量自上而下由少漸多,表土層為11.8%,心土層為20%;容重較低,表土層為1.16克/立方厘米,底土層1.29克/立方厘米。有機質含量較高,表土層達3.05%;全氮為0.095%,全磷為0.023%,速效鉀為116x10~60。該土土層肥厚,儘管土壤中有障礙因素,但現有林長勢均較好。今後對該土壤的利用,應以保持水土、發揮生產潛力為基本原則,實施以林為主,發展茶、竹、果。
潮棕壤:在雲台山和灌雲縣孤立山頭上接粗骨棕壤和酸性棕壤。土體結構可分為表土層、亞表層、心土層、底土層等四個層次。表土層厚度一般為18釐米左右,亞表層15釐米左右,心土層和底土層為緊實的塊狀或稜塊狀結構。土壤通體以中性為主,pH值6.7~7.5,無石灰反應,基本無石礫,母質為崗坡的洪積一坡積物及部分殘積物;土色黑、暗灰或紅棕色,通體鏽斑明顯。有機質含量1.18%,全氮0.078%,全磷0.034%土壤障礙層次較少,有效土層大多在1米以上,較肥沃,保水保肥性較好,但易板結,適耕期短,發老苗而不發小苗。
該土壤為山地主要農業土壤。在東海、贛榆為早作耕地,主要種植有花生、玉米、山芋、小麥等作物,年畝產在250~500公斤之間,其中以花生產量較高,可達500公斤以上。 [10] 
  • 植被
雲台山地帶性植被類型原為落葉闊葉林,經歷史上諸多的自然和人為的嚴重干擾破壞,絕大部分為赤松林所代替,只在高公島柳河、凰窩、宿城固後大溝以及花果山等處的溝谷中還保存着次生的落葉闊葉林和竹林,成片狀或零星狀分佈。至2005年底,江蘇省境內僅在雲台山有分佈的植物種類40多種,如海邊鐵角蕨、骨碎補、煙台百里香、小野珠蘭、腺齒越桔、朝鮮槐、狹葉太行鐵線蓮、大葉胡頹子、紫草、卷莖蓼、山東萬壽竹、濱海前胡、耬鬥菜、山文竹、興安天門冬、鹿藥、珊瑚菜、遼吉側金盞花等。
雲台山木本植物有69科140屬240多種。主要建羣種有栓皮櫟、麻櫟、短柄枹樹、白櫟、鹽膚木、黃連木、黃檀、楓香、烏桕、化香、楸樹、苦樹、刺楸、山合歡以及金鑲玉竹等。常見灌木有扁擔杆子、圓葉鼠李、茶條、野薔薇、化香、崖椒、牡荊、山胡椒、算盤子、野山楂及常綠灌木小葉女貞、剛竹等;藤本植物有木通、菝葜、野葛、木防己、海金砂、爬山虎、南蛇藤和常綠藤本絡石等。人工栽培的植被有油桐油茶、茶、火炬松、濕地松、女貞等,毛竹、杉木也逐漸成林;板栗、柿、蘋果、梨、桃等果樹亦大面積栽培。 [14] 
針葉林
主要分佈在雲台山區海拔50米以上的山地陡坡,佔山區林地的70%~80%,垂直分佈可達600米以上的山頂。系森林植被的主要類型,多由原始植被為自然、人為破壞後,次生演替而來,以赤松為主,黑松次之。林下常見的灌木為胡枝子、馬鞭草科的黃荊、牡荊、鼠李科的圓葉鼠李,芸香科的崖椒、大戟科的算盤子,野茉莉科的野茉莉等,灌木下邊為草本植物層,有禾本科的黃背草、白茅、野青茅、莎草科的叢苔等。
針闊混交林
在北雲台山南坡的宿城、柳河以及南雲台山花果山附近分佈有次生闊葉林以及人工栽培的板栗、麻棟、栓皮棟等林地外,多為針闊混交林。針葉樹種除赤松、黑松外,還有生長迅速的濕地松、火炬松等,闊葉林多系落葉樹種如槐、榆、柞、麻棟等,亞熱帶常見的黃檀、化香、鹽膚木、楓香、鳥柏、無患子、糠樹、揪樹、杜仲、黃連木等亦有分佈。在北雲台山柳河山谷發現零星常綠闊葉樹種紅楠。林下常見的亞喬木和灌木有白檀、鵝爾枷、野山植等,藤本植物有木通、爬山虎、紫藤、野葛等,草本和藥用植物有地榆、桔梗、柴胡、白頭翁、前胡、金葉菜、志遠、百部及厥類植物。另外如紫金牛、竹葉椒、小葉女貞、鉻石等常綠、半常綠的灌木和藤本植物也有分佈。在裸露的巖壁上還見有亞熱帶蘭科附生植物娛蛤蘭。
栽培植被
茶主要分佈在雲台山區。花果山雲霧茶為江蘇三大名茶之一。灌木主要有祀柳、蠟條、棉槐、拘祀、沙棗等。
天然植被
雲台山天然植被尚存零星原始林木羣落。 [11] 

雲台山自然資源

雲台山礦產資源

錦屏山藴藏豐富的磷礦資源,以及片麻岩、片麻花崗岩等建材資源。在10億年前的早寒武世,錦屏山附近為淺海,大量海底沉積物經過前震旦紀變質岩過程,形成磷礦體,環山西、南、東呈馬蹄形分佈,長達13公里。山南有中國開採最早的六大磷礦之一的錦屏磷礦。 [6]  20世紀20年代成立的錦屏磷礦,以開採磷灰石為主,兼採錳礦,1990年代仍是全國六大磷礦之一。 [3] 
有色金屬,錦屏山沈家祠堂附近鉛鋅多金屬礦點,經多年工作求得C1級儲量,鉛(Pb)962.63噸,鋅(Zn)752.36噸,並伴有銅、銀、福、被等元素,贛榆縣徐山鄉車伕山有多金屬礦化點。1985年在東海縣小桃林、趙小莊、小賢莊等地發現銅礦礦化點。 [13] 
磚瓦粘土,主要指屬中上更新統的坡沖積棕紅色、灰黃色亞粘土層,主要分佈在山體的低窪部分或山腳處,以錦屏山北坡雙龍一沙溝(現大成窯廠)、前雲台山大村水庫南、中雲台山的東巷、江莊一山後一帶最為典型。此類型粘土還可做水泥配料。此外,在東部平原及中西部波狀平原的窪地內也有分佈,屬全新統湖沼相沉積亞粘土,東部厚3~8米,西北部薄0.3~2.0米,是主要的磚瓦用粘土。 [13] 
台區花果山礦泉水,位於花果山西麓唐王壩附近的梧桐溝,礦泉水賦存於岩石的裂隙中,屬裂隙水。水質無色透明、無臭、無異味,pH值7.5~8.2,總硬度7.5~8.4(德國度),總礦化度329.366毫克/升,碳酸氫根離子160~190毫克/升,可溶性二氧化硅2~34毫克/升,鈉離子19~25毫克/升,鈣離子40~45毫克/升,礦泉水屬重碳酸鈣型,為中性一弱鹼性淡水。水中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常量、微量元素(鐵、銅、鋅、鑽、鎳、釩、惚硅等),水中有害成分(鉛、汞、錫、砷、鉻等)均不超過飲用水標準,水中偏硅酸含量為33.02~43.18毫克/升,氟含量為2.0~2.4毫克/升,符合礦泉標準;經對細菌總數和大腸菌羣以及亞硝酸氮和氨、氮分析,表明礦泉水屬衞生條件良好的水。 [13] 
錦屏磷礦西山飲用天然礦泉水,由錦屏磷礦發現,該礦泉水在西山-350米中段W9線鑽孔中,為裂隙溶洞水,水温、水量穩定,且為自流水,湧水量為3000立方米/日。正常湧水量變化在30~40立方米,水温在18℃~20℃之間。水質無色透明、無臭味,pH值7.8,為中性水,總硬度(以碳酸鈣計)108.975毫克/升(衞生標準為450毫克/升);礦化度332~373毫克/升,偏硅酸49~54毫克/升,有益元素鐵、錳、鑽、鎳、鑰、鍺、銅、鋅、鏗、銀碘等含量高,氰化物、氯化物、砷、硒、汞、鍋、鉛、銀、鉻、酚、亞硝酸、硝酸鹽、鐳等有害物指標,均低於生活飲用水衞生標準,大腸桿菌及細菌總數均小於30。 [13] 

雲台山植物資源

藥用植物連雲港市藥用植物種類繁多,共有969種。雲台山是省內天然藥物寶庫。宋代蘇頌《圖經本草》中以海州命名的藥名有“海州青木香、海州卷柏、海州漏蘆、海州通草、海州石葦、海州骨碎補、海州山茱英”等13種。明代《隆慶海州志》、清代《嘉慶海州直隸州志》及乾隆年間《雲台山志·藥屬》中記載,海州野生藥用植物有印餘種,人藥的主要有何首烏(赤、白二種)、五加子、五加皮、構祀子、金銀花、冤絲子、天南星、車前子、香附子、麥門冬、天門冬、旋覆花、蛇牀子、夏枯草、馬鞭草、牽牛子、桑白皮、元胡索、天仙藤、地骨皮、土牛膝、馬芹子、柴胡、槐角、地榆、荊芥、桔梗、營蒲、射干、商陸、鶴蝨、元參、蒲黃、大戟、積實、茵香、芫花、草烏、蒼朮、漏蘆、卷柏、百部、山藥、木賊、骨碎補、青木香、威靈仙、白羨黎、紫花地丁、王不留行、郁李仁、覆盆子、益母草、茵陳、蒼耳、花粉、葛根、瓜萎、川芍、天麻等。
在《雲台山志·花卉》卷裏記載的可供藥用的花卉,有辛夷、桅子、凌霄、薔薇、石竹、山丹、月季、玫瑰、金絲荷葉等90餘種。
1950年,江蘇省衞生廳組織有關專家對雲台山藥用植物進行調查,編寫了《雲台山野生藥源普查資源彙集》,收載藥用植物336種。其中桔梗、柴胡、蒼朮、山植、茵陳、丹蔘、百部、拳參、蒲公英、玉竹、百合、天冬、金銀花、仙鶴草等139種被採購利用。
在省內外著名的野生藥用植物品種有:
桔梗:生長於雲台山,是江蘇省著名的野生桔梗產地之一,數量大、質量佳。
太子參:生長在雲台山坡林下岩石縫中,又名孩兒參。
葛藤:遍佈雲台山野,其根可制澱粉即葛藤粉。李汝珍在《鏡花緣》中稱葛藤粉“唯有海州雲台山所產最佳。”
紫草:生長於山坡、路旁、草叢、林下,在江蘇省僅在雲台山有少量分佈。已被國家列為重點保護的野生藥用植物。
野生拳參:生長於海拔350米以上的山坡草叢中,或林下陰濕地,雲台山是江蘇省著名的拳參產地。
茯苓:寄生於温暖、乾燥、向陽山坡的赤松樹根上。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引梁代名醫陶弘景語,“茯苓今出鬱州(今雲台山)”。 [12] 

雲台山旅遊開發

雲台山區,藴含山嶽大海之秀,兼具沿海內陸之長,歷史文化底藴深厚,素有“東海第一勝境”美譽。旅遊資源豐富,擁有“東方天書”——將軍崖巖畫、“神州第一堤”——攔海大堤、中國十大海港——連雲港港、江蘇最高峯——花果山玉女峯、江蘇面積最大基岩海島——東西連島,是全國49個重點旅遊城市和江蘇省三大旅遊資源富集區之一。橫亙綿延近200平方千米的國家級雲台山風景名勝區橫貫市區,形成自然人文相得益彰、山清水秀渾然一體的宜人風光。吳承恩以雲台山為背景創作長篇神話小説《西遊記》,李汝珍以東磊、漁灣為背景創作了《鏡花緣》。隨着20世紀80年代後《西遊記》《鏡花緣》研究的深入,花果山在國內外聲名鵲起,成為著名的國家級旅遊風景區。 [15] 
1988年,雲台山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3年,北雲台山被批准為國家森林公園。2002年,連島、花果山獲評國家AAAA級旅遊區。 [15] 
1997年,市委、市政府下發《關於加快發展旅遊業的意見》,提出重點發展國內旅遊,拓展國際旅遊,以市場為導向,加快具有地方特色旅遊資源的綜合開發,改善旅遊環境。是年起,連雲港市開始舉辦“連雲港之夏”旅遊節,提升和拓展花果山金秋登山節、《西遊記》文化節、東海水晶節、贛榆徐福節等節慶活動內涵,形成春賞花、夏遊海、秋登山、冬沐泉的四季旅遊特色。通過旅遊搭台、文化辦節、經貿唱戲,旅遊產業支柱地位日益顯現,旅遊總收入持續穩定增長。2005年,全市接待海內外遊客705.66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64.74億元,旅遊業成為全市國民經濟的重要產業和重要增長點。 [15] 
景區景點主要分佈於雲台山周圍和距大陸6.7千米的連島。2005年底,全市擁有風景旅遊區20個、景點116個,其中花果山、連島、孔望山、漁灣是國家AAAA級旅遊風景區,石棚山、桃花澗、大伊山、抗日山等為AAA級風景區。連雲港集名山(花果山)、名水(海濱浴場)、名泉(東海温泉)、名石(東海水晶)、名著(《西遊記》《鏡花緣》)、名人(吳承恩、李汝珍等)於一市,良好的自然環境為連雲港市發展旅遊業創造了條件。 [15] 
  • 花果山風景區
花果山景區山門 花果山景區山門
花果山位於南雲台山中部,是雲台山風景名勝區最具特色的景區,因《西遊記》而聞名遐邇。花果山風景區包括玉女峯遊覽區、阿育王塔遊覽區、東磊遊覽區、朝陽遊覽區、雲龍澗遊覽區,面積84.3平方千米。主峯玉女峯海拔625.3米,是江蘇最高峯。花果山植被豐富,自然風光旖旎,藴藏着豐富的人文景觀,2002年3月獲評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15] 
花果山旅遊業興起於20世紀70年代。1982年,連雲港市花果山風景區管理處成立。1994年7月,涵蓋花果山景區的《雲台山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獲批。2001年,雲台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成立。20餘年中,景區不斷強化管理,加大規劃建設和資源開發力度,初步形成以自然生態為主線,點、線、面相結合的8個遊覽區近百個主要景點。
連雲港市政府重視花果山旅遊資源開發,將花果山作為連雲港的城市名片加以宣傳,致力將花果山培育成連雲港市旅遊業的龍頭。1982年起,先後由市政府牽頭組織舉辦《西遊記》學術研討會、《西遊記》文化旅遊節、花果山金秋登山節、世界旅遊日中國主會場慶祝活動、玉蘭花會等重大活動,充分展示花果山獨有的《西遊記》人文資源的旅遊品牌,提升花果山的知名度,增強花果山在海內外的吸引力和影響力。花果山景區的遊客從80年代初年接待量不足10萬人次,發展到2005年接待遊客量超過100萬人次。花果山景區先後被評為江蘇省文明風景名勝區、江蘇省優秀旅遊區示範點、國家AAAA級旅遊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 [16] 
  • 連島海濱旅遊度假區
鷹遊山(連島)2 鷹遊山(連島)2
連島古稱鷹遊山,又稱東西連島,是江蘇省第一大基岩海島。海岸線長1.75千米,面積6.07平方千米。連島是海中山,1993年12月,6.7千米長的攔海大堤建成後始與陸地相連。1994年3月開始進行旅遊開發。是年8月海濱浴場試開業;9月,旅遊客輪下水營運。1995年,建成攔海大堤到浴場的道路和浴場休閒中心、淋浴中心。1997年,連島開始建設蘇馬灣生態園旅遊景區,重點是環境整治和基礎設施,修建景區大門、售票大廳、停車場、淋浴室、六角亭及部分山林小品,改造了原部隊營房和餐廳。2001年,浴場面積擴大近三分之一,新建遊客中心,建成淋浴間和旅遊廁所5座,生態停車場擴大到1.2萬平方米。蘇馬灣生態園新開發景點10餘處。是年11月,環島路動工建設。2002年,連島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通過ISO14000國際環境質量體系認證。2003年,蘇馬灣景區投資720餘萬元實施遊輪改造、棧橋碼頭改造、西大門改建。是年,連島景區開工建設海韻廣場、21世紀山頂假日中心、海上訓練基地和環島路;21世紀金海岸山頂假日中心竣工營業,7月初成功接待全國帆船錦標賽參賽人員。2005年,連島度假區新建西連島漁港路,打通西連島旅遊路線,在海韻廣場新建遊輪碼頭和相關配套設施,新購置15輛海島觀光巴士,新建浴場至蘇馬灣2000米海濱棧道。夏季高峯時月接待遊客超過2萬人。
主要景點有:大沙灣浴場、蘇馬灣浴場、攔海大堤、東連島東海琅琊郡界域刻石、海濱棧道、金聖禪寺、飲馬井、“海天一色”刻石 [15] 
  • 孔望山風景區
孔望山摩崖造像 孔望山摩崖造像
孔望山漢代石象 孔望山漢代石象
孔子望海像 孔子望海像
孔望山東依鹽河,北臨玉帶河,西距海州古城3千米,東西長800米,南北寬300米,面積73公頃,最高處海拔123米。相傳孔子問官於郯子,曾登此山以望東海,故名孔望山。《嘉慶海州直隸州志》載,孔望山“有龍洞,唐宋時為龍興山”。宋金交戰之際,義軍首領魏勝在此山駐兵巡望,又名巡望山。因山畔有古城基址,又名古城山。孔望山景區植被茂密,文化遺蹟薈萃。2004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隨着城市化進程加快,孔望山周圍建設了眾多的居民區、辦公區,形成山在城中的獨特景觀,孔望山也成為市民健身休閒的去處。
主要景點有:孔望山摩崖造像、龍洞庵、龍洞摩崖石刻羣、杯盤刻石、孔子望海像。 [15] 
  • 漁灣風景區
漁灣風景區 漁灣風景區
漁灣風景區,位於雲台山南麓的雲台鄉境內。300多年前,雲台山尚位於海中,此處是停泊漁船的天然港灣。漁灣背山向陽,環境清幽秀麗。一條5000餘米長的龍潭澗從山頂逶迤而下。澗旁,山勢峻峭,古樹成蔭,峽谷深邃,林木蔽日。1992年,漁灣村村民自己動手開發漁灣景區,發展旅遊業,得到區、鄉政府和市園林部門的大力支持,景區設施逐年完善。1995年,漁灣村完成景區內13個主要景點開發建設,包括窯塘攔水壩、九孔橋、觀瀑亭、聞瀑亭、綠水汪水壩等,建設步遊道1540米、車輛進出道路420米、停車場4700平方米。至1998年6月,完成綠水汪二期擴建工程,建成後壩高16.4米,壩長73.4米,蓄水量達3萬立方米。1997年,建成旅遊服務中心,建築面積1060平方米;投資1000萬元綠化8.5公頃。
2000年,建成商業一條街至旅遊服務中心道旁綠化,搬遷漁灣村小學,擴建停車場5000平方米。2001年,投資140萬元建設基礎設施,九孔橋橋面龍頭恢復噴水,門面房及游泳池更衣室投入使用。2002年,建成演藝廣場5000平方米、旅遊服務中心前廣場1100平方米。2003年,開發神仙崖景點,新建步遊道780米。
2004年,建成龍騰海嘯廣場1.2萬平方米、水上樂園9980平方米、水上仿古長廊170米、蓮花池1400平方米。拓寬改造28千米漁灣對外交通道路,在龍井附近金龜出洞下方岩石兩側修建吊橋,以連接山澗之間的道路。2005年,景區投資1050萬元完善廣場地面景觀雕塑工程,在停車場新建高標準星級公廁,漁灣風景區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AAAA級旅遊景區。 [15] 
  • 石棚山風景區
石棚山景區山門 石棚山景區山門
石棚山,位於海州古城東南1千米、錦屏山北麓東部,為一座獨立小山包,最高處海拔71.2米,因“有巨石覆壓巖上如棚”而得名,為宋代文學家石曼卿、蘇東坡的宦遊之地,自古聞名。山上怪石嶙峋,形態奇特,有佛手巖、試劍石、天蟾獨躍、犀牛鬥象等,形態逼真。有石棚、摩崖石刻、石曼卿讀書處、麋竺墓等景點。1984年後陸續開發整理出杜鵑園、花徑、水榭、桂園、梅嶺、山海經石刻園等20餘個景點。2005年被公佈為國家AAA級景區。主要景點有:石棚、試劍石、山海經石刻園、天蟾獨躍、犀牛鬥象、石曼卿讀書處、麋竺墓、夫容洞。 [15] 
  • 桃花澗風景區
桃花澗景區山門 桃花澗景區山門
桃花澗 桃花澗
將軍崖巖畫 將軍崖巖畫
桃花澗風景區,位於海州區錦屏鎮錦屏山南麓,自然風光優美。桃花澗發源於馬耳峯,流經龍生頂西坡與萬丈崖東側,穿過桃花村,排入八一河,全長4.4千米。這裏是史前文化遺址將軍崖巖畫所在地,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桃花澗兩側有眾多象形石,形態各異,造型逼真。桃花澗東北側有紫竹庵、彩雲觀遺址等,有古人的石刻銘文多處。2003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AAA級風景區。主要景點有:西山門廣場、將軍崖巖畫、石刻文化藝術園、桃花澗遺址、曲澗桃花、紫竹林 [15] 
參考資料
  • 1.    雲台山  .雲台山[引用日期2021-02-26]
  • 2.    連雲港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連雲港市志(1984~2005).:方誌出版社,2017:87
  • 3.    連雲港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連雲港市志(1984~2005).:方誌出版社,2017:87-89
  • 4.    連雲港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連雲港市志.:方誌出版社,2000:108
  • 5.    連雲港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連雲港市志(1984~2005).:方誌出版社,2017:82-83
  • 6.    連雲港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連雲港市志.:方誌出版社,2000:108-116
  • 7.    連雲港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連雲港市志(1984~2005).:方誌出版社,2017:99
  • 8.    連雲港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連雲港市志.:方誌出版社,2000:125
  • 9.    連雲港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連雲港市志.:方誌出版社,2000:154
  • 10.    連雲港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連雲港市志.:方誌出版社,2000:154-156
  • 11.    連雲港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連雲港市志.:方誌出版社,2000:159-160
  • 12.    連雲港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連雲港市志.:方誌出版社,2000:163-165
  • 13.    連雲港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連雲港市志.:方誌出版社,2000:173-177
  • 14.    連雲港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連雲港市志(1984~2005).:方誌出版社,2017:109-110
  • 15.    連雲港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連雲港市志(1984~2005).:方誌出版社,2017:885-893
  • 16.    連雲港市地方誌編纂委員會.連雲港市志(1984~2005).:方誌出版社,2017:22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