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雲南省話劇院

鎖定
雲南省話劇院於一九五六年建團。五十多年來,歷代話劇藝術家們始終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致力創作有中國特色和雲南民族特色的話劇藝術作品,先後演出了三百多個劇目,在全省、全國的展演活動中多次榮獲中宣部、文化部和省級大獎。
中文名
雲南省話劇院
外文名
yunnanshenhuajuyuan
成立時間
一九五六年建團
榮    譽
中宣部、文化部和省級大獎

雲南省話劇院話劇院簡介

我院上演的古今中外名劇《武則天》、《蔡文姬》、《桃花扇》、《雷雨》、《費加羅的婚禮》、《基督山伯爵》和反映邊疆少數民族特色經,緊扣時代脈搏的自創劇目《梅普嫁的婚事》、《牛郎織女》等,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和好評。
黨和國家領導人周恩來、陳毅、李先念曾先後觀看了由我院首演的《武則天》後,熱情盛讚扮演武則天的劉月華演技精湛,是筆下的武則天。
博馬拾的世界名著《費加羅的婚禮》也由我院在中國首演。話劇藝術家們不僅在舞台上創造了使觀眾難忘的藝術形象,在銀幕、銀屏上塑造的鮮活人物也使觀眾們難忘。一大批在全國有影響的優秀影視作品都有我團藝術家擔任主要或重要角色。
改革開放以來,為堅持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弘揚民族精神,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我院先後創作排演了反映現實生活的大型話劇《愛的風采》、《孔繁森》、《雨夜》、先後進中南海演出,受到了中央領導的親切接見。許多劇目在省內外巡迴演出,影響廣泛,多次創造超百場紀錄,獲得了上級領導的嘉獎。
為滿足人民羣眾的文化需求,我院還上演了《情結》、《春夏秋冬》、《抓壯丁》、《青春禁忌遊戲》等一大批外來優秀劇目。

雲南省話劇院話劇院歷程

2002年,我院組織創作演出的大型話劇《打工棚》獲得第十一屆文化新劇目獎、文化表演獎、文化導演獎、觀眾最喜愛劇目獎及觀眾最喜愛演員獎;二零零七年,該劇又榮獲第十一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入選作品獎;二零零八年,該劇入選國家三十台精品劇目,並在國家大劇院參加了全國紀念改革開放三十週年優秀劇目展演。
2008年,為紀念西南聯合大學在昆建校暨雲南師範大學建校七十週年,我院與北京的藝術家們共同創作演出了《我的西南聯大》,併到北大、南開等地巡演,深受觀眾的喜愛和好評。
2009年11月該劇在赴山東參加“國際小劇場話劇節”的演出獲得了一致好評;《老知青客棧》榮獲2009第三屆山東國際小劇場話劇節優秀劇目獎。
2010年創作大型原創音樂劇《麗江情緣》。
我院歷來注重以戲塑人,在長期的創作實踐中,培養了一大批編、導、演、舞美設計等優秀藝術人才。下農村、下部隊、進校園、進社區、慰問農民工、慰問敬老院以及歷次全省性的大型晚會重大演出活動,都離不開雲南省話劇院的藝術家們,每到一地演出都獲得瞭如潮好評。多年來,雲南省話劇院已經成為我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為推進民族文化強省建設作出了積極貢獻。
單位負責人:李冰江(雲南省話劇院院長)

雲南省話劇院所獲獎項

2022年9月,雲南省話劇院演出的話劇《桂梅老師》獲得第十七屆文華獎——文華大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