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雲南升麻

鎖定
雲南升麻(Actaea yunnanensis (P. K. Hsiao) J. Compton),為木蘭綱、毛茛科、類葉升麻屬的一個植物種。
中文名
雲南升麻
拉丁學名
Actaea yunnanensis (P. K. Hsiao) J. Compton [3]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毛莨目
毛茛科
類葉升麻屬
雲南升麻
分佈區域
雲南西北部

雲南升麻形態特徵

根莖粗壯,帶木質,外皮灰褐色,生有許多條根。莖高40-90(-140)釐米,下部疏被短柔毛,上部的毛較密。下部及中部的莖生葉為三回三出狀羽狀複葉;葉片紙質,三角形,長及寬均12-40釐米;頂生小葉卵形或寬菱形,長2-3.7釐米,寬1.5-3.2釐米,不裂或三深裂,邊緣具不規則的鋸齒,兩面均被短柔毛,側生小葉斜卵形;葉柄長5.5-17釐米,被短柔毛,基部變寬呈鞘狀;莖上部葉為一至二回三出複葉
總狀花序長5-13釐米,通常不分枝,或有時在花序下部具,1-3條分枝(長0.8-3.5(-7)釐米);軸和花梗密被灰色或鏽色的腺毛和柔毛;花梗長1-4毫米,有時近不存在;苞片線狀披針形或線形,長5-14毫米,寬1-2.5毫米;萼片4-5,寬橢圓形或倒卵形,長3-4.5毫米,寬2.5-3.2毫米;退化雄蕊橢圓形或近圓形,長3.7-5毫米,寬3-4毫米,頂端截形,白色,近膜質,二淺裂;雄蕊長達8毫米,花葯卵圓形,長0.6-1毫米;心皮3-5,密被灰色柔毛,具短柄。
蓇葖狹倒卵形,連同1-3(-4)毫米的柄共長12-18毫米,寬3-5毫米,被貼伏的短柔毛;種子4-5粒,長約3毫米,背腹面被橫向的鱗翅,四周有膜質鱗翅。7月開花,9月結果。 [1] 

雲南升麻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2900-4100米間的山地林邊,草地。

雲南升麻分佈範圍

產自雲南西北部。模式標本採自雲南德欽。 [1] 

雲南升麻栽培技術

升麻喜温暖濕潤氣候。耐寒,當年幼苗在-25℃低温下能安全越冬。幼苗期怕強光直射,開花結果期需要充足光照,怕澇,忌土壤乾旱,喜微酸性或中性的腐殖質土,在鹼性或重粘土中栽培生長不良。選擇海拔1000米左右,土層深厚,富含腐殖質的半陰半陽山坡地或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平地。
種子採收、處理:由於升麻花期較長,種子成熟時間長短不等,果實成熟時果瓣自然開裂,種子隨風飄落,因此,要隨熟隨採,當果實由綠開始變黃,果皮開始枯乾,果瓣快開裂時將果穗剪下,曬乾後果皮全部裂開,除去果皮及雜質,種子再曬乾後即可秋季播種。若來年春季播種,將種子按1:3的細沙混合進行沙藏,澆水保持濕潤,放在室外低温貯存。注意栽培中不能選用隔年的陳種子,這是由於種子採收後室內乾燥貯存2個月,發芽率10%以下,貯存一年後多數不能發芽。
播種:春秋兩季均可,春季在3月下旬~4月中旬。播種時先在畦面上按行距20--25釐米順畦開溝,溝深4~5釐米,把種子均勻地條播在溝內,蓋細土1.5~2釐米,稍鎮壓,土壤乾旱時用噴壺澆1次透水,畦面蓋一層稻草保濕。秋季在10月中旬~11月上旬,播種方法與春季相同。
春季播種,當氣温15~20*(2)時,18~20天就可出苗,逐次除去畦面稻草,保持苗牀土壤濕潤,乾旱時,早、晚用噴壺澆水。幼苗因怕強光,在畦面上部用簡易葦簾遮蔭。當幼苗生長1年後進行移栽,移栽時間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後或春季返青之前。在整好的大田按株距30釐米,行距45釐米開穴,穴深15釐米,每穴栽苗1株,覆土以蓋上頂芽4~5釐米為度,栽後澆1次透水。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