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帕慕克創作長篇小説)

鎖定
《雪》是土耳其作家奧爾罕·帕慕克創作的長篇小説,同時是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政治小説。該小説首次出版於2002年。
這部小説顯露出“西方化”力量與伊斯蘭勢力間的衝突,主要講述一個流亡德國的土耳其詩人卡回國給母親奔喪,順便受一家報紙之託,到邊境城市卡爾斯採訪市政選舉和自殺的伊斯蘭少女期間,遇到政治糾葛、宗教和民族紛爭以及伊斯蘭恐怖主義分子的種種乖張離奇的故事。 [1] 
該小説在2004年被《紐約時報》評為年度十大好書之一,2005年獲法國美第奇獎的外國小説獎。 [2] 
作品名稱
外文名
Kar
作    者
【土】奧爾罕·帕慕克
文學體裁
長篇小説
字    數
316000
首版時間
2002年

內容簡介

《雪》的故事發生在20世紀90年代的土耳其東部邊境城市卡爾斯。詩人卡(Ka)在流亡德國十二年後重返故國土耳其,以新聞記者的身份前往卡爾斯調查那裏的少女因戴頭巾而掀起自殺浪潮的原因,並隱約懷着與昔日美麗女友伊珮珂重新聯繫的希望。當他到達卡爾斯後,暴風雪便覆蓋了這座城市,使這座陷於傳統與現代文學衝突激流中的邊境小城淪為一座孤城,卡也不幸捲入各種勢力的懷疑和利用之中。世俗政府為了推動西化,禁止戴頭巾的女大學生進入課堂,而有女生竟採取了自殺方式來表示反抗。這又引起了伊斯蘭激進分子的報復行動,而教育學院院長則成了替罪羊而慘遭殺害。當地劇院中,一場名叫“祖國還是頭巾”的戲劇節目正在上演,穿着黑袍的神秘女人因為覺醒和對自由的追求而將黑袍點燃,此舉引起宗教學校學生們的強烈不滿,進而引發了凱末爾主義者與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者的激烈衝突。正在大家亂成一團時,從幕布兩邊出現的士兵對準觀眾連續開槍,殺害了手無寸鐵的觀眾。稍後,一輛坦克和兩輛軍車襲擊了宗教學校的宿舍,並拘捕了所有的學生。卡爾斯的庫爾德人也受到襲擊、拘捕、殺害。卡親身經歷了這場政變,試圖調和各方勢力、救出伊珮珂,不幸的是伊珮珂拒絕了他的請求,卡只好一個人孤獨地離開卡爾斯。四年後卡被暗殺於法蘭克福街頭,小説隱約點出可能是逃亡國外為領袖報仇的宗教分子乾的。 [3] 

創作背景

土耳其的歷史與政治現實非常複雜。它的前身奧斯曼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崩潰後,1923年率領其獨立的“國父”凱末爾,以軍隊作保證,厲行“全盤西化”政策,倡導西方的生活方式,普及西方教育,從政治生活中清除宗教。但是,遭到宗教勢力的持久抵抗。但到20世紀後期,隨着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和文化保守主義在全世界範圍的興起,又因為土耳其加入歐盟一再受挫,土耳其社會的方向又慢慢回到了伊斯蘭教傳統上。到90年代,留伊斯蘭式鬍鬚的男人和戴面紗的婦女激增,清真寺吸引了更多的人。先知穆罕默德的價值觀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吹捧。伊斯蘭曆史、戒律和生活方式得以廣泛頌揚。1995年,宗教政黨贏得全國大選,又推行宗教化措施。1997年,軍隊逼迫宗教政黨的總理辭職。2002年新的宗教政黨又贏得大選,但為了加入歐盟,處在實施世俗策略與堅持宗教的矛盾之中。這種狀況正如帕慕克所説:“伊斯坦布爾在地理上是一個混合之地,土耳其也是。百分之六十的人保守,百分之四十的人尋求西化。兩股力量爭論了不下二百年。這種處於東方、西方的懸置狀態,就是土耳其的生活風貌。”
《雪》中的卡爾斯城,女學生因戴頭巾不能入學憤而自殺,宗教分子刺殺教育學院院長企圖贏得地方選舉,軍隊趁雪天發動政變,許多人的生命與愛情被毀,各種訴諸人身體的暴力性事件和非事件的意識形態衝突,都是該國政局和“生活面貌”的藝術縮影。 [3] 

人物介紹

卡,四十二歲,未婚,伊斯坦布爾土生土長,作為政治犯在德國居住了十二年。他來到二十年前曾短暫訪問過的卡夫斯,目的是為了給一位朋友的報紙寫調查報告,報道當地年輕婦女自殺成風的情況,也是為了去探望一位大學同窗,美麗的伊佩珂(Ipek)。他聽説伊佩珂已與丈夫穆赫塔爾(Muhtar)分居了。穆赫塔爾碰巧是他的另一位老朋友,而且正在競選市長。這次選舉是貫穿故事的主線之一,而故事的主線全都隱沒在以後的幾天時間裏,情節和人物錯綜複雜,高潮迭起。
卡作為一名臨時的新聞記者,有機會接觸到一系列當地的觀點,從副總督的觀點(他告訴卡,"如果不幸福是自殺的真正原因,那麼土耳其一半的婦女都會自殺了")到和藹的宗教教師、教長薩德廷·埃芬迪(Saadettin Efendi)的觀點,還有逍遙法外的恐怖分子神藍(Blue)和伊佩珂的妹妹、圍着頭巾的卡迪菲(Kadife)的觀點。卡迪菲最後提出女人自殺是為了表達自豪:"自殺那一刻就是她們最理解做一個女人有多孤獨的時候,做一個女人真正意味着什麼。"在卡採訪的初期,伊佩珂為他簡要歸納了一下情況:"男人們獻身宗教,於是女人們都自殺。"他問為什麼?她朝他看了一眼,"那神色告訴他,逼着她馬上回答是不可能的。"但是,在四百多頁採訪報道中,這個問題與其他更加生動形象的議題相比就顯得蒼白無力了:卡重新恢復的作詩能力;他費盡心思勸説伊佩珂嫁給他,與他一起到法蘭克福去過土耳其流放詩人勉強度日的生活;在卡夫斯宗教高中裏,他與幾個年輕學生辯論,爭論他和其他歐化的土耳其人是否會不可避免地變成無神論者;在最為搞笑和悲劇性的曲折情節中,在這個被大雪圍困的城市裏,巡迴演出的老演員蘇內伊·扎伊姆(Sunay Zaim)在舞台上精心策劃了一場基馬爾主義(贊成不受教會束縛、反對傳統政治的伊斯蘭教派)暴力政變。
卡到達卡夫斯城的第一天就親眼目睹了一名教育官員遭人謀殺,這位官員曾禁止女人圍頭巾,漸漸捲入了多方參與的密謀策劃之中,像驚險片中的英雄那樣往返穿梭;然而,他的所作所為並不那麼令人信服,他對上級口授的詩歌聽得那麼出神,而且時刻為自己不穩定的處境擔憂。 [4] 

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雪》是帕慕克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政治小説。這部小説顯露出“西方化”力量與伊斯蘭勢力間的衝突。儘管故事發生在1990年代、“9·11”之前,《雪》在對原教旨主義觀點的分析,對壓迫、憤怒、陰謀和暴力的屬性分析上依舊具有奇異的預見性。命運的曲折、往復的情節、小把戲、每每接近便退得更遠的謎團、陰冷的城市、潛行的夜、身份的缺失、被流放的主角——這些便是成熟期的帕慕克,但它們同時也是現代文學圖景的一部分。 [1] 

藝術特色

作品《雪》融陰謀、偵探、愛情於一爐,既有偵探小説的詭秘和離奇,又有愛情小説的動人和纏綿,還有嚴肅文學高超的藝術品位。
《雪》在內容結構上有以下特點:共四個藝術特點。
一、敍事的迷宮
帕慕克讓他的卡輕而易舉地闖入了這座城市,而且是迅速地置身於這座城市的矛盾衝突中,由一個外來者迅速地變為矛盾的焦點。讀者跟隨着卡,一步步深入迷宮,先是像卡一樣迷茫,繼而像卡一樣驚悚,然後伴隨着他,體驗着幸福、痛苦、企盼、焦慮、猶豫、嫉妒等等感受,直至逃離這座城市。卡直到死時,大概也沒弄明白他這次愛情之旅何以演變成了死亡之旅,但讀者卻明白了他的失敗,在於他的看似純潔無瑕的愛,其實包藏着貪慾、自私和怯懦。讀者之所以能超出小説人物的視野並對他的行為進行居高臨下的審視,這得力於小説中的敍事者奧爾罕的不斷介入。這種原小説技巧,既為作家提供了敍事的便利,也為讀者的閲讀製造了心理空間。《雪》的結構之妙不僅僅在於作者設置了奧爾罕這個介於小説作者與小説主人公之間的人物,而且,作者運用“戲中戲”、“書中書”的方法,使這部小説呈現出層層疊疊的狀態。 [5] 
二、喧譁的眾聲
《雪》中出現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有伊斯蘭教徒,有無神論者,有陰險的政客,有天真的青年……書中有大量的對話、爭論,內容涉及到宗教、政治、愛情、幸福、生活的意義,信仰的真偽,眾聲喧譁,簡直就是一場不同思想間的論戰。作者居高臨下,強有力地操控着人物,讓人物充分表演,但又不突破藝術的規範,從而使小説的某些精彩篇章產生了嘉年華般的效果。 [5] 
三、豐富的象徵
雪,無處不在的雪,變幻不定的雪,是這部小説中最大的象徵符號。如前所言,雪既是本書的書中之書,又是本書的結構模式;但留給讀者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那洋洋灑灑的、遮天鋪地的雪。雪無處不在,人物在雪中活動,愛情和陰謀在雪中孕育,思想在雪中運行。雪使這個小城與世隔絕,雪製造了小城裏的撲朔迷離、變幻莫測的氛圍。正因為有了雪,這裏的一切都恍如夢境,這裏的人,這裏的物,包括一條狗,都彷彿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帶着不確定性。 [5] 
四、生動的細節與新奇的比喻
《雪》的魅力,除了上述種種,還在於它的生動、獨特的細節和豐富的充滿了想象力的比喻:
看見點着蠟燭的餐桌,他走了過去,餐桌上所有的人和牆上的黑影都轉向了卡。”他不但寫了人,還寫了人的影子。這樣的細節描寫,建立在作家精確的觀察力上。類似的例子,不僅在帕慕克先生的《雪》裏,在他其他的作品裏,都是隨處可見。這是帕慕克文學魅力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帕慕克文學才能的重要表現。他的準確,他的細膩,他的耐心,都通過這樣的細節描寫和精彩比喻顯示出來,這樣的能力,既是訓練的結果,也是天才的稟賦。 [5] 

作品評價

《雪》在其政治含意方面,以卡爾斯國家劇院兩個夜晚的演出為支點,真真假假,幻覺和現實攪成一團,令人難以分辨。(美國作家約翰·厄普代克評) [4] 

作品爭議

該小説出版之後,土耳其舉行了焚燒書籍的活動,不同的舉辦者焚燒《雪》的不同部分。《雪》這部小説所引發的政教爭議,令帕慕克遭到一些同胞的憎恨,甚至受到生命威脅,他成了一個被獵捕的人,幾乎不能在自己的國家安全地散步。 [6] 

出版信息

《雪》中文譯本
出版時間
譯者
出版社
2007年5月1日
沈志興

作者簡介

菲利特·奧爾罕·帕慕克(Ferit Orhan Pamuk)1952年6月7日生於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是土耳其最暢銷的作家,其著作已被譯成50多種文字,至今為止創造了七百多萬本的銷售記錄。帕慕克是200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亦為史上第一位土耳其籍諾貝爾獎得主,被稱為“歐洲當代文壇三巨頭”之一。曾在伊斯坦布爾科技大學主修建築,現為哥倫比亞大學人文教授,主講文學和寫作。 [7]  帕慕克很有天賦,善於運用輕快、荒誕主義的手法,拖長鬧劇的情節,甚至暗示在這個冷漠、混亂的世界裏,任何情節都是可笑的。他熱衷於劇場表演中非真實的現實,虛假的真實。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