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雪鸌

鎖定
雪鸌(學名Pagodroma nivea)是鸌科、雪鸌屬海洋鳥類。是雪鸌屬的唯一成員。體重240-460克,體長30-40釐米,翼展75-95釐米。是純白色的鳥,有着烏黑的喙和眼睛。它們有鴿子那麼大,可以説是所有南極鳥類中最美麗的物種。
雪鸌在內陸325千米的懸崖和岩石表面以及海拔2,400米的地方形成大小不等的羣體。主要以磷蝦、魚、魷魚和腐肉為食,以浸入翅膀的方式進食,也通過潛水和捕捉表面來進食。大多數地區的繁殖於11月開始,一旦配對,伴侶就會終生忠誠。在懸崖上築巢,巢穴是簡單的卵石內襯刮擦物,通常位於深處的岩石裂縫中,每窩產下一枚白色卵,孵化期為41-49天。生活在沿海和南極半島沿線。只在南極洲和一些鄰近的島嶼上繁殖,包括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羣島。
中文名
雪鸌
拉丁學名
Pagodroma nivea
別    名
南極雪海燕
雪圓尾鸌
外文名
Snow Petrel
國際瀕危等級
無危(LC) [1]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鸌形目
鸌科
雪鸌屬
雪鸌
亞    種
2亞種 [2] 
命名者及年代
(Forster, 1777)

雪鸌動物學史

1777年,德國博物學家格奧爾格·福斯特(Georg Forster)在其著作《環遊世界》中描述了雪鸌。他曾陪同詹姆斯·庫克參加庫克第二次前往太平洋的航行。“我們特別觀察到一隻海鳥,大約有鴿子那麼大,全身白色,嘴黑色,腳呈藍色。它經常出現在冰塊周圍,並且可以被視為冰的可靠先驅。” [5] 
福斯特將雪鸌歸入卡爾·林奈於1758年為海燕設立的Procellaria屬,並創造了二項式名稱"Procellaria nivea"。雪鸌現在是雪鸌屬(Pagodroma)中唯一的物種,由法國博物學家查爾斯·呂西安·波拿巴(Charles Lucien Bonaparte)於1856年引入雪鸌。該屬名結合了古希臘語"pagos"(意思是“霜”或“海冰”)和"dromos"(意思是“賽車手”或“跑步者”)。具體的種加詞來自拉丁語"niveus",意思是“雪白的”。“鸌”一詞源自使徒彼得和他在水上行走的故事。這是指海燕似乎在水面上奔跑以起飛的習慣。 [6-8] 
雪鸌的大小差異很大,有兩種不同的形態,一種較大,一種較小。這兩種形式廣泛雜交,這導致了不同類型的分類地位和精確地理分佈的不確定性。1857年,波拿巴在他的Conspectus Generum Avium(鳥類科屬的調查)中列出了主要亞種和次要亞種,但由於他沒有提供進一步的信息,這些名稱未得到認可,並被視為nomen nudum(無效名)。德國鳥類學家赫爾曼·施萊格爾(Hermann Schlegel)於1863年提供了對小亞種和主要亞種的描述,但錯誤地認為福斯特最初的描述適用於較大的亞種。1912年,格雷戈裏·馬修斯(Gregory Mathews)在他的《澳大利亞鳥類》第二卷中,將較大的鳥類視為一個單獨的物種,並引入了二項式名稱"Pagodroma confusa"。這兩種形式現在通常被視為亞種,而Schlege被認為是權威的較大亞種。 [9-11] 

雪鸌形態特徵

雪鸌體重240-460克,體長30-40釐米,翼展75-95釐米。是一種小型的純白色的海鳥,雪鸌的一個特點是個體之間的體型差異很大。有黑色的下體、煤黑色的眼睛、黑色的小嘴和藍灰色的腳。雪鸌的鼻道上方長有一個鹽腺,可從鼻孔排出高鹽溶液,有助於淡化身體中的鹽分。 [3-4] 

雪鸌棲息環境

雪鸌是羣居鳥類。在冬季,它們會分散到浮冰和公海上,經常可以看到成羣的雪鸌坐在冰山上。該物種白天捕獵,飛行敏捷。它們飛近水面,會淺潛捕捉獵物。它們甚至可能與鯨魚和其他海燕一起進食。雪鸌在海上時通常保持沉默,但在成羣捕魚時會用嘰嘰喳喳的叫聲進行交流。當它們在陸地上時,也會咯咯地叫、尖叫,併發出刺耳的喉音。 [4] 
雪鸌幾乎完全侷限於寒冷的南極水域。該海洋物種與浮冰密切相關,主要出現在冰層覆蓋率為10-50%的地區。生活的海拔高度最高可達2400米。環極,通常發現在浮冰附近,甚至是連續冰附近,只要有開放的水源可以進食。主要繁殖於南極大陸及周邊島嶼,是最南端的繁殖鳥類,繁殖地甚至比帝企鵝更南。甚至在南極也看到過雪鸌。 [3] 
在南極半島和各個南極島嶼上繁殖,其中包括南桑威奇羣島、地質羣島、南喬治亞羣島和斯科舍島弧的其他島嶼。有些雪鸌全年都留在棲息地,而另一些雪鸌則在海上向北飛行,從9月中旬到11月初返回棲息地。雪鸌幾乎完全侷限於寒冷的南極水域。它們經常棲息在冰山上,並在懸崖上築巢,通常靠近大海,但也在內陸。 [4] 

雪鸌生活習性

雪鸌行為

雪鸌是南極的鳥類,它們本身並不遷徙,而是隨着寒冷天氣的到來而在冬季向北遷徙。冬天,它們經常在相對自己這種小生物來説極其低的温度和大風的情況下到達令人驚訝的南方,並在完全暴露的海冰上過夜。在所有春季和夏季的避難所都被風雪封鎖了。它們在如此不利的條件下向南冒險的原因似乎是為了利用冰層下豐富的資源和夏季競爭者相對稀有的優勢。它們的堅韌程度足以滿足動物生存的需要,甚至可以在南極洲持續狂風的低温下茁壯成長。它們經常出現數百隻,很少有數千只,它們往往分佈在廣闊的築巢區域,而不是像其他南極物種那樣緊密地聚集在大型離散羣體中。雪鸌沿着潮汐裂縫分開,耐心地等待磷蝦遊過,此時它們會跳出來,盤旋在水面上方以獲取美味的食物。 [3] 
雪鸌飛行不穩定,經常改變方向。求偶儀式最初是由雄性雪鸌跟隨雌性雪鸌在築巢區周圍飛行,築巢區通常是岩石露頭或懸崖,有合適的壁架或巢穴。然後,雌性帶領在懸崖上進行高速空中芭蕾,攀爬和俯衝,幾乎全速飛入懸崖面,然後在最後一刻以難以察覺的翅膀扭轉改變方向。 [3] 

雪鸌食性

雪鸌是食肉動物(魚食動物)和食腐動物。它們主要以磷蝦、魚類和魷魚等一些頭足類動物、軟體動物以及海豹胎盤、死亡或死產海豹、鯨魚屍體和死去的企鵝雛鳥形式的腐肉為食。通常在非常靠近水面的地方捕撈,但也進行淺潛。如果有腐肉,它們也會以腐肉為食。雪鸌會產生胃油,可以從嘴裏噴出胃油來防禦掠食者,也可以用作雛鳥和成年鳥在長途飛行期間的富含能量的食物來源。 [4] 

雪鸌分佈範圍

繁殖地:南極洲、布維島、法屬南部領土、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羣島;
季節性不確定:阿根廷;
留鳥:智利、福克蘭羣島(馬爾維納斯);
遊蕩:赫德島和麥克唐納羣島;
來源不確定(季節性不確定):澳大利亞和新西蘭。 [1] 
雪鸌分佈圖 雪鸌分佈圖 [1]

雪鸌繁殖方式

雪鸌在距南極大陸325千米的內陸深處築巢。來自它們必須前往才能進食的最近的海洋。它們必須在岩石上築巢,在這種情況下,它們會選擇"nunataks",即高大的岩石山脊和山脈的孤立露頭,這些岩石從基岩突出到周圍的冰層之上。 [3] 
雪鸌實行一夫一妻制,一旦配對,伴侶就會終生忠誠。繁殖季節從10月下旬至11月初開始,產卵通常在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之間。雪鸌在懸崖上築巢,巢穴是簡單的卵石內襯刮擦物,通常位於深處的岩石裂縫中,並具有懸垂的保護。如果巢穴被大雪掩蓋,巢穴就會被遺棄。雌性每窩產下一枚白色卵,孵化期為41-49天。育雛期為8天。雛鳥孵化7周後(即二月下旬至五月中旬)長出羽毛並離巢。卵死亡率為50%,雛鳥死亡率為10-15%。雪鸌的壽命可達20年。 [4] 

雪鸌亞種分化

雪鸌(2亞種)
序號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雪鸌普通亞種
Pagodroma nivea major
(Schlegel, 1863)
2
雪鸌指名亞種
Pagodroma nivea nivea
(G. Forster, 1777)
[2] 

雪鸌保護現狀

雪鸌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18年8月7日——無危(LC)。 [1] 

雪鸌種羣現狀

2004年(Brooke)估計雪鸌的全球物種數量超過4,000,000只。趨勢理由:在沒有任何下降或重大威脅的證據的情況下,認為種羣數量保持穩定。延遲繁殖和降低繁殖產量已被認為是對氣候變化加劇的反應,預計未來的影響會更大(Carboneras等人,2018年)。 [1] 
雪鸌在其分佈範圍內廣泛分佈,不被視為受到威脅。然而,在未來,這些鳥類可能會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氣候變化會減少海冰覆蓋,並可能導致某些地區的獵物減少。 [4] 
參考資料
  • 1.    Snow Petrel Pagodroma nivea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引用日期2024-02-15]
  • 2.    Pagodroma nivea (Snow Petrel)  .BioLib.cz[引用日期2024-02-15]
  • 3.    Snow Petrels - Pagadroma nivea  .coolantarctica[引用日期2024-02-15]
  • 4.    Snow Petrel  .animalia.bio[引用日期2024-02-15]
  • 5.    Georg Forster.A Voyage Round the World, in His Britannic Majesty's Sloop, Resolution, Commanded by Capt. James Cook.London:B. White, P. Elmsly, G. Robinson,1777:96, 98
  • 6.    Carl Linnaeus.Systema Naturae per regna tria naturae, secundum classes, ordines, genera, species, cum characteribus, differentiis, synonymis, locis (in Latin). Vol. 1 (10th ed.).Stockholm Holmiae:Laurentii Salvii,1758:131
  • 7.    Charles Lucien Bonaparte "Espèces nouvelles d'oiseaux d'Asie et d'Amérique, et tableaux paralléliques des Pélagiens ou Gaviae". (PDF)[J]. Comptes Rendus Hebdomadaires des Séances de l'Académie des Sciences (in French). 1856,42: 764–776 [768].
  • 8.    A. F.Gotch Albatrosses, Fulmars, Shearwaters, andPetrels Latin Names Explained A Guide to the Scientific Classifications of Reptiles, Birds & Mammals (PDF)[J]. New York, NY: Facts on File. pp. 1995,191–192.
  • 9.    Pierre Jouventin Christopher-Robin Viot Morphological and genetic variability of Snow Petrels Pagodroma nivea (PDF)[J]. Ibis. 1985,127 (4): 430–441.
  • 10.    Christophe Barbraud Pierre Jouventin What causes body size variation in the Snow Petrel Pagodroma nivea (PDF)[J]. Journal of Avian Biology.1998,29 (2): 161–171.
  • 11.    E.C.Dickinson J.V. Jr. Remsen eds..The Howard & Moore Complete Checklist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 Vol. 1: Non-passerines (4th ed.).Eastbourne, UK:Aves Press,2013:175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