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雨晴

(革命烈士)

鎖定
雨晴(1918~1941)原名於立曉,牟平區姜格莊鎮。上莊村人。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在黨的地下報社從事編輯工作,撰寫文章,揭露敵人,團結各界愛國人士,擴大愛國統一戰線。1941年,他被調到八路軍膠東五旅十四團任政治委員。在招(遠)萊(陽)地區姚山後戰鬥中,臨陣指揮戰鬥,不幸犧牲。年僅24歲。 [1] 
中文名
雨晴
原    名
於立曉
雨晴(1918~1941)原名於立曉,牟平區姜格莊鎮。上莊村人。曾任赴西安請願學生代表、地下黨報編輯、膠東五旅十四團政委等職。1935年,於煙台志孚中學畢業。他閲讀了大量的進步書籍,冒着生命危險,四處奔波,向羣眾傳播革命道理。次年,去北平讀書,在黨組織的領導下,積極參加學生會組織的救國運動,反對內戰,堅決抗日。“西安事變”前夕,北平學生會推選他為學生代表,去西安向蔣介石請願,遭到國民黨特務的血腥鎮壓和搜捕。他不畏白色恐怖,和學生一起走上街頭遊行,揭露蔣介石發動內戰、賣國求柴的反動本質。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他在黨的地下報社從事編輯工作,撰寫文章,揭露敵人,團結各界愛國人士,擴大愛國統一戰線。“七·七”事變以後,雨晴回到原籍以私人身份在村裏創辦了“共同社”(文具店),以賣文具為掩護,做黨的地下聯絡工作,宣傳抗日救國主張。1938年8月,他和孫德運、宋吉信等人組織武裝鬥爭,開展抗捐、抗税、抗壓迫的活動,打擊了敵人,開創了對敵鬥爭的新局面。1941年,他被調到八路軍膠東五旅十四團任政治委員。在招(遠)萊(陽)地區姚山後戰鬥中,臨陣指揮戰鬥,不幸犧牲。年僅24歲。 [1] 
參考資料
  • 1.    《昆嵛山志》編纂委員會,昆嵛山志,山東省地圖出版社,2012年05月,第60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