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離狐縣

鎖定
西漢(約公元前200年左右)始置離狐縣,在今山東菏澤市東明縣,至唐天寶元年(724年)改為南華縣,斷續存在約940年,涉及菏澤市東明縣牡丹區。《太平寰宇記》和《元和郡縣誌》均載:“舊傳初置縣在濮水南,常為神狐所穿穴,遂移(城)濮水北,故曰離狐
中文名
離狐縣
別    名
南華縣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曹州、濟陰郡
地理位置
菏澤市牡丹區李村鎮境內
著名景點
莊子南華觀
朝    代
漢(公元前200年左右)
存在時間
約940年
名    人
李勣(又名徐茂公、徐世積)

離狐縣歷史沿革

約於漢初(公元前200年左右)置離狐縣, 時屬東郡(郡治濮陽,在今河南省濮陽)。
王莽改名瑞狐。東漢複名離狐,改屬濟陰郡
三國魏於離狐置郡。《元和郡縣圖志》説:“《魏書》李典從太祖遷離狐太守。然則魏時離狐,郡也。”《續山東考古錄》説,後漢末離狐曾置郡,“縣當屬之,旋省。”
晉不變,仍以離狐縣屬濟陰郡(郡治今山東菏澤市定陶區)。
南北朝時,北魏移離狐縣治於今牡丹區李村鎮李莊村,屬西兗州濟陰郡。
南朝宋於單父城(今山東菏澤市單縣)又僑置離狐縣,屬北濟陰郡,後廢置。
北魏至北周離狐縣屬東明縣。隋改屬滑州東郡(郡治在今河南省滑縣)。
唐復屬曹州,至唐天寶元年(742年)玄宗李隆基以名之不祥,而又為莊周在此地(漆園)寫《南華經》,故改名為南華縣

離狐縣歷史名人

李績,曹州離狐人也。本姓徐,初仕李密,為左武侯大將軍。密後為王世充所破,擁眾歸國,績猶據密舊境十郡之地。武德二年,謂長史郭孝恪曰:“魏公既歸大唐,今此人眾土地,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獻之,則是利主之敗,自為己功,以邀富貴,是吾所恥。今宜具錄州縣及軍人户口,總啓魏公,聽公自獻,此則魏公之功也,不亦可乎?”乃遣使啓密。使人初至,高祖聞無表,惟有啓與密,甚怪之。使者以績意聞奏,高祖方大喜曰:“徐績感德推功,實純臣也。”拜蔡州總管,賜姓李氏,附屬籍於宗正。封其父蓋為濟陰王,固辭王爵,乃封舒國公,授散騎常侍。尋加績右武侯大將。及李密反叛伏誅,績發喪行服,備君臣之禮,表請收葬。高祖遂歸其屍。於是大具威儀,三軍縞素,葬於黎陽山。禮成,釋服而散,朝野義之。尋為竇建德所攻,陷於建德,又自拔歸京師。從太宗徵王世充、竇建德,平之。貞觀元年,拜幷州都督,令行禁止,號為稱職,突厥甚加畏憚。太宗謂侍臣曰:“隋煬帝不解精選賢良,鎮撫邊境,惟遠築長城,廣屯將士,以備突厥,而情識之惑,一至於此。朕今委任李績於幷州,遂得突厥畏威遠遁,塞垣安靜,豈不勝數千里長城耶?”其後幷州改置大都督府,又以績為長史。累封英國公。在幷州凡十六年,召拜兵部尚書,兼知政事。績時遇暴疾,驗方雲鬚灰可以療之,太宗自剪須為其和藥。績頓首見血,泣以陳謝。太宗曰:“吾為社稷計耳,不煩深謝。”十七年,高宗居春宮,轉太子詹事,加特進,仍知政事。太宗又嘗宴,顧績曰:“朕將屬以孤幼,思之無越卿者。公往不遺於李密,今豈負於朕哉!”績雪涕政辭,因噬指流血。俄沉醉,御服覆之,其見委信如此。績每行軍,用師籌算,臨敵應變,動合事機。自貞觀以來,討擊突厥、頡利及薛延陀、高麗等,並大破之。太宗嘗曰:“李靖、李績二人,古之韓、白、衞、霍豈能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