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離子遷移數

鎖定
離子遷移數是離子傳遞的電荷與總電荷之比。若兩種離子遷移數傳遞的電荷分別為q+和q-,則通過的總電荷為:Q=q++q-,正、負離子的遷移數為:t+=q+/Q和t-=q-/Q,t++t-=1。離子遷移數可以直接測定,方法有希托夫法、界面移動法和電動勢法等。
中文名
離子遷移數
外文名
Ion transference number
所屬學科
物理化學
單位表示
以百分數表示%
定    義
某種離子傳遞的電荷與總電荷之比
測定方法
希托夫法、界面移動法和電動勢法

離子遷移數基本概念

電解質溶液依靠離子的定向遷移而導電,為了使電流能夠通過電解質溶液,需將兩個導體作為電極浸入溶液,使電極與溶液直接接觸。當電流通過電解質溶液時,溶液中的正負離子各自向陰、陽兩極遷移,同時電極上有氧化還原反應發生。根據法拉第定律,在電極上發生物質量的變化多少與通入電量成正比。通過溶液的電量等於正、負離子遷移電量之和。由於各種離子的遷移速度不同,各自所帶過去的電量也必然不同。每種離子所帶過去的電量與通過溶液的總電量之比,稱為該離子在此溶液中的遷移數,用符號t表示。其中,t為無量綱的量。若正負離子傳遞電量分別為q+q-,通過溶液的總電量為Q,則正負離子的遷移數分別為:t+=q+/Q t-=q-/Q。 [1] 

離子遷移數影響因素

離子遷移數與濃度、温度、溶劑的性質有關,增加某種離子的濃度則該離子傳遞電量的百分數增加,離子遷移數也相應增加;温度改變,離子遷移數也會發生變化,但温度升高正負離子的遷移數差別較小;同一種離子在不同電解質中遷移數是不同的。

離子遷移數離子遷移數的測定

離子遷移數可以直接測定,方法有希托夫法、界面移動法和電動勢法等。本詞條以希托夫法為例,介紹離子遷移數的測定方法。

離子遷移數測定原理

以CuSO4溶液為例,用希托夫法測定CuSO4溶液中Cu2+和SO42-的遷移數時,在溶液中間區濃度不變的條件下,分析通電前原溶液及通電後陽極區(或陰極區)溶液的濃度,比較等重量溶劑所含CuSO4的量,可計算出通電後遷移出陽極區(或陰極區)的CuSO4的量。通過溶液的總電量Q由串聯在電路中的電量計測定。可算出t+和t- [1] 
以Cu為電極,電解稀CuSO4溶液為例。通電時,溶液中的Cu2+在陰極上發生還原,而在陽極上金屬銅溶解生成Cu2+。電解後,陰極附Cu2+濃度變化是由兩種原因引起的:①Cu2+遷移入,②Cu在陰極上發生還原反應。1/2Cu2++ e→1/2Cu(s)。
因而有:(陰極區)
式中:n為電解前陰極區存在的Cu2+的物質的量;
n為電解後陰極區存在的Cu2+的物質的量;
n為電解過程中陰極還原生成的Cu的物質的量;
n為電解過程中遷入陰極區的Cu2+的物質的量;
根據電解前後CuSO4總量未變,陽極區CuSO4增加的物質的量是陰離子遷入造成的,理論上同一種離子在陽極區與陰極區的遷移數應該相等。 [2] 

離子遷移數測試假定

希托夫法測定離子的遷移數至少包括兩個假定:
(1)電的輸送者只是電解質的離子,溶劑水不導電,這一點與實際情況接近。
(2)不考慮離子水化現象。
實際上正、負離子所帶水量不一定相同,因此電極區電解質濃度的改變,部分是由於水遷移所引起的,這種不考慮離子水化現象所測得的遷移數稱為希托夫遷移數。若考慮水的遷移對濃度的影響,算出陽離子或陰離子實際上的遷移數量,這種遷移數稱為真實遷移數。

離子遷移數儀器與試劑

遷移管1套;銅電量計1套;分析天平1台;枱秤1台;精密穩流電源1台;鹼式滴定管(100mL)1只;錐形瓶4支;移液管(10mL)只;鐵架台;滴管若干。
硫酸銅電解液(100ml水中含15gCuSO4·5H2O,5ml濃硫酸,5ml乙醇);硫酸銅溶液(0.05mol·L);KI溶液(10%);澱粉指示劑(0.5%);硫代硫酸鈉溶液(0.0500mol·L);HAc(1mol·L);乙醇(A.R.)

離子遷移數測定步驟

1.水洗乾淨遷移管,然後用0.05mol/L的CuSO4溶液蕩洗兩次(注意,遷移管活塞下的尖端部分也要蕩洗),盛滿硫酸銅溶液(注意,遷移管活塞下的尖端部分也要充滿溶液),並安裝到遷移管固定架上。電極表面有氧化層用細砂紙打磨,處理潔淨並用硫酸銅淋洗後裝入遷移管中。A、B活塞導通。
2.將銅電量計中陰極銅片取下,(銅電量計有三片銅片,中間那片為陰極)。先用細砂紙磨光,除去表面氧化層,用蒸餾水洗淨,在1mol·L硝酸溶液中稍微洗滌一下,以除去表面的氧化層,用蒸餾水沖洗後,用乙醇淋洗並吹乾(注意温度不能太高),在分析天平上稱重m1,裝入盛有硫酸銅電解液電量計中。
3.按圖所示的電路圖連接好遷移管,離子遷移數測定儀和銅電量計(注意銅電量計中的陰、陽極切勿接錯)。
4.接通電源,按下“穩流”鍵,調節電流強度為18mA,連續通電90min(通電時要注意電流穩定),記錄下平均室温。
5. 停止通電後,立即關閉A、B活塞。取出庫侖計中的銅陰極,用蒸餾水洗淨,用乙醇淋洗並吹乾,在分析天平上稱重m2。取兩個空、乾燥的錐形瓶稱重,取陰極區溶液以及中間區溶液全部放入標記好的錐形瓶中,稱重,滴定。(從遷移管中取溶液時電極需要稍稍打開,儘量不要攪動溶液,陰極區和陽極區的溶液需要同時放出,防止中間區溶液的濃度改變)。
6. Na2S2O3溶液的滴定。用10mL量筒在各瓶中加10%的碘化鉀10mL,1mol/L醋酸溶液10mL(置於暗處),用標準硫代硫酸鈉滴定至淡黃色,加入1ml澱粉指示劑,再滴至紫色消失。 [3] 

離子遷移數注意事項

1.實驗中的銅電極必須是純度為99999%的電解銅。
2.實驗過程中凡是能引起溶液擴散,攪動等因素必須避免。電極陰、陽極的位置能對調,遷移數管及電極不能有氣泡,兩極上的電流密度不能太大。
3.本實驗中各部分的劃分應正確,不能將陽極區與陰極區的溶液錯劃入中部,這樣會引起實驗誤差。
4.本實驗由銅庫侖計的增重計算電量,因此稱量及前處理都很重要,需仔細進行。
5. 加入KI後,析出I2的速度很快,故應立即滴定。
參考資料
  • 1.    楊繩巖,孟祥珍. CuSO_4在混合溶劑中離子遷移數的研究[J]. 科技視界,2014,(36):47-48.
  • 2.    聶龍輝. 離子遷移數的計算[J]. 廣東化工,2010,37(02):75-76.
  • 3.    沈麗,趙亞萍,竺海能,鹹春穎. 希托夫法測定離子遷移數實驗的改進[J]. 實驗室科學,2014,17(06):29-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