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雞馬立克氏病

鎖定
雞馬立克氏病是由馬立克氏病毒引起的,發生在雞身上的一種疾病。 [4]  病雞臨牀表現分為神經型、內臟型、眼型和皮膚型等四種類型。表現出虹膜褪色,瞳孔變小,邊緣成鋸齒狀或者毛囊腫脹或單側腿麻痹,呈劈叉姿勢,或單側翅膀下垂,頸部神經麻痹。 [1] 
雞馬立克氏病是一種淋巴細胞增生性傳染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病。 [3]  雞羣一旦感染,將造成全羣覆滅,經濟損失巨大。 [4] 
雞馬立克氏病發病時無法治療,只能夠通過改善飼養環境,減少發病率。雞馬立克氏病主要以預防為主。 [1] 
中文名
雞馬立克氏病
病    原
馬立克氏病毒
為害動物
病害類型
淋巴細胞增生性傳染病
侵害部位
神經、內臟、眼、皮膚

雞馬立克氏病病原特徵

馬立克氏病毒(MDV),屬於皰疹病毒科。是一種細胞結合性病毒,共分為3個血清型。 [4] 

雞馬立克氏病病原分類

三個型的毒株含有共同抗原,也含有型的特異型抗原。血清Ⅰ型病毒為致腫瘤性病毒株。包括經細胞培養連續傳代致弱的強毒致弱各疫苗株:如英國的HRPS-16/att株、美國Md11/75C株、荷蘭的CV1988/Rispens株、中國的“814”株等;低毒力毒株:如cu-2株、K株等;中等毒力毒株:如B14株等;強毒力毒株:如JM株、GA株、HPRS-16株、北京-1株等;超強毒株:如MD/5株,RB1/B株等;超超強毒株:如584A株等。血清Ⅱ型病毒為非致腫瘤性病毒株。包括自然無毒力、明顯無致瘤性的各毒株。這些毒株廣泛存在於禽羣中,起免疫保護作用,如美國的SB-1株和301B/1株等。血清Ⅲ型病毒為火雞皰疹病毒(HVT)。包括抗原上與MDV相關的各毒株,如火雞皰疹病毒,此毒株是從火雞體內分離的,代表毒株是Fc-126株。 [4] 

雞馬立克氏病存在形式

MDV有以兩種形式存在,即病毒粒子無囊膜的裸體病毒(不完全病毒)和有囊膜的完全病毒。在病雞白細胞和內臟腫瘤組織細胞中主要為嚴格的細胞結合性病毒,是無囊膜(裸體)的不完全病毒。在外界的存活力很低,離開活體組織和活細胞就很快死亡,該病毒只有一層核衣殼,病雞死亡後,由於細胞的死亡,病毒很快滅活。 [4] 

雞馬立克氏病生理特性

存在於病雞的羽毛囊上皮細胞及脱落皮屑中的病毒,是有囊膜的完全病毒,為非細胞結合毒。因為病毒有囊膜及2~3層核衣殼,所以對外界環境有很強的抵抗力,消毒藥不易起到作用。在雞舍的塵埃中存在的病毒,在温室下生存4周以上,有的可達6周。在雞糞與墊草中經16周仍有活力。在温度較低的條件下,其生存時間更長。而細胞結合毒與完全病毒相比生存時間較短,4℃可存活2周,在37℃可存活18小時。 [4] 

雞馬立克氏病為害症狀

該病根據臨牀表現分為神經型、內臟型、眼型和皮膚型等四種類型。
眼型:虹膜褪色,瞳孔變小,邊緣成鋸齒狀,一般為單側眼的病變。 [1] 
皮膚型:毛囊腫脹,有時可見多個相鄰的毛囊病變聚集一起。 [1] 
神經型:單側腿麻痹,呈劈叉姿勢,或單側翅膀下垂,頸部神經麻痹。 [1] 
內臟型:一個或多個內臟器官中發生腫瘤,其中以卵巢、肝臟、脾臟、心臟、肺臟和腎臟為多見。 [1] 
特徵

雞馬立克氏病流行情況

雞的易感性最強,特別是1日齡雛雞的易感性比其他日齡的雞都高。隨着雞羣日齡的增長其易感性逐漸減弱。雛雞感染該病後幾個月才表現出臨牀症狀,引起死亡。因此,該病發生的時間在雞羣3~5月齡之間,有的雞羣在100日齡後才見發病,甚至造成雞羣開產時間向後拖延。雞羣發病後每日都有死亡,但數量不一,不見死亡高峯。該病死亡率的變動幅度較大,有的僅為百分之幾,有的達10%左右,較嚴重的可達30%以上。該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主要是經呼吸道感染。病雞可長時間向外界排毒,病毒可在羽毛毛囊上皮細胞內形成具有很強感染性的完全病毒,隨羽毛毛囊上皮細胞的脱落排到自然環境中。這種完全病毒對外界理化因素有較強的抵抗力,污染環境並在外界環境中生存數月,甚至數年。因此,環境的污染與該病的發生有着極為密切的關係。 [2] 

雞馬立克氏病病理變化

各種臟器內部發生腫瘤,使得病變髒器明顯腫大,其中以卵巢、肝臟、脾臟、心臟、肺臟和腎臟為多見,也可呈較大的、散在的、白色、質地較硬的腫瘤結節或腫瘤塊。毛囊形成黃豆大的結節,多為瀰漫性的小結節。臂神經或腰間坐骨神經叢出現一側性呈念珠樣腫大,發黃,橫紋消失等。神經症狀和腫瘤一般同時出現。 [1] 
發病圖

雞馬立克氏病診斷方法

病原檢查:採取病雞腫瘤組織,接種於1日齡雞雛,嚴格隔離飼養2~10周,然後作病理學檢查;或接種於4日齡雞胚卵黃囊內,可出現細胞病變,或在尿囊膜出現斑塊;也可接種於雞腎細胞或直接用接種的雛雞腎做腎細胞單層培養,以分離病毒。 [3] 
血清學檢查:拔取病雞腋下羽毛數根,剪下一小段毛根尖端,與馬立克氏病高免血.清做瓊脂擴散試驗,如出現沉澱線即為陽性。此外,也可用熒光抗體試驗和間接血細胞凝集試驗進行診斷。 [3] 
鑑別診斷:注意與雞淋巴性白血病鑑別。 [3] 

雞馬立克氏病防治措施

發病時無法治療,只能夠改善飼養環境,減少發病率。因此該病主要以預防為主。
  1. 採用高質量的疫苗預防,凍幹苗、進口液氮苗CVI988效果較好,但這些疫苗均不能抗感染,只可防止發病。疫苗稀釋後要儘可能在1小時內用完。1日齡雛雞進行免疫,若不放心可以再在第3日齡或第15日齡時再免疫一次。 [1] 
  2. 加強飼養管理,改善雞羣生活條件,飼餵維生素C、維生素E、AD3粉等增強雞體的抵抗力,對預防該病有很大的作用。飼養管理不善,環境條件差或攜帶某些傳染病如球蟲病等是重要的誘發因素。 [1] 
  3. 加強環境衞生與消毒工作,尤其是孵化衞生與育雛雞舍的消毒。防止雛雞早期感染,非常重要,否則即使出殼後即刻免疫有效疫苗,也難防止發病。 [1] 
  4. 堅持自繁自養,防止購入雞苗的同時將病毒帶入雞舍。採用全進全出的飼養制度,防止不同日齡的雞混養於同一雞舍。 [1] 
  5. 防止應激因素和預防能引起免疫抑制的疾病,如雞傳染性法氏囊病、雞傳染性貧血病毒病、網狀內皮組織增生症等的感染。 [1] 
  6. 一旦發生該病,在感染場地清除所有的雞,將雞舍清潔消毒後,空置數週再引進新雛雞。一旦開始育雛,中途不得補充新雞。 [1] 
參考資料
  • 1.    李鳳玲主編. 蛋雞主要疾病簡明臨牀診斷手冊[M]. 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2020.03:12-14
  • 2.    王慶民,寧中華,李明淑等編著. 科學養雞指南 第2版[M]. 北京:金盾出版社, 2012.09:687
  • 3.    簡載華主編. 獸醫手冊[M]. 南昌:江西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9.03:531
  • 4.    邵洪澤,孫強,白翠,等.雞馬立克氏病的危害、流行病學特點及症狀[J].獸醫導刊, 2010.DOI:CNKI:SUN:DWBJ.0.2010-06-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