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雞西市人民廣播電台

鎖定
雞西人民廣播電台1960年正式對外播音。是雞西新聞傳媒集團的下屬機構之一、雞西唯一一家廣播電台。現有新聞廣播、交通廣播、文藝生活廣播等三個頻率。主要欄目有《全市新聞聯播》《行風熱線》《資訊快報》《生活365》《就業導航》《986聽書堂》等。
中文名
雞西人民廣播電台
外文名
Jixi People's Broadcasting Station
總部地點
黑龍江省雞西市
成立時間
1960年

雞西市人民廣播電台發展歷史

雞西的廣播事業起步於1951年5月建立的雞西縣廣播室,隸屬縣文化館,有50瓦擴音機1台,喇叭30只,安裝在機關和主要街道上,轉播松江人民廣播電台節目。1953年縣廣播室擴建為廣播站,擴音機功率增加到300瓦,喇叭300只,安裝在主要街道和居民比較集中的地方。廣播站除轉播省電台節目外,還不定期地播送一些地方新聞節目和領導講話。
1955年,雞西縣為實現農村廣播聯網正式組建縣廣播站,設站長1人,播音員2人,會計1人。擴音機功率增加到500瓦,架設了東海、興農、滴道3條廣播幹線,部分區、礦也都購置小型擴音機,利用電力線杆架設廣播線,或通過電話線與縣廣播站聯網,配備播音員、機務員。到1956年,全縣大部分鄉、礦與縣廣播站聯網。
1957年,雞西縣廣播站改稱雞西市有線廣播站,購進1台英國產鋼絲帶錄音機,這是當時全市唯一的、也是最早的錄音機。擴音機功率700瓦,廣播喇叭700只,除安裝在機關和街道外,市中心區內有40%的居民住宅也安上廣播喇叭。到1959年,全市廣播喇叭入户數已增加到3400只。在此基礎上,1959年下半年,市廣播站開始籌建雞西人民廣播電台。
1960年7月1日,雞西人民廣播電台在比較困難的條件下建成並開始試播。同年10月1日正式播音,呼號“雞西人民廣播電台”,頻率1530千赫,功率500瓦,覆蓋面積為全市總人口的80%。這是雞西廣播事業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天。從此,雞西有了“雞西之聲”,原市有線廣播站下交雞冠區,改為轉播站。
1962年,受國民經濟調整的影響,雞西人民廣播電台下馬,改為黑龍江人民廣播電台雞西轉播台,原市有線廣播站恢復播音。
1965年,雞西市成立廣播事業管理局。
1968年—1977年,雞西市有線廣播的重點是發展長途聯線,全市廣播喇叭已發展到1.6萬隻。
1979年在保留雞西轉播台的同時,7月1日恢復雞西人民廣播電台的播音。 [1] 

雞西市人民廣播電台頻率列表

雞西人民廣播電台各頻道及收聽頻率
頻道名稱
中波頻率
調頻頻率
新聞廣播
AM1368
FM94.5
交通廣播
AM1485
FM95.9
文藝生活廣播
AM1143
FM98.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