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雞脂肪肝和腎綜合徵

鎖定
雞脂肪肝和腎綜合徵(Fatty Liver and Kidney Syndrome in Chickens) 本病是青年雞的一種營養代謝病,由肝臟腎臟和其他組織中存在大量脂類物質而得病。主要發生於肉用仔雞,也可發生於後備肉用仔雞,但11日齡以前和32日齡以後的仔雞不常暴發,以3~4周齡發病率最高。肝和腎均呈現腫脹,肝蒼白,腎呈各種變色,多死於突然嗜睡和麻痹。
中文名
雞脂肪肝和腎綜合徵
外文名
Fatty Liver and Kidney Syndrome in Chickens
性    質
營養代謝病
對    象
肉用仔雞

雞脂肪肝和腎綜合徵病因

主要是營養代謝調節失調,通過飼餵一種含低脂肪和低蛋白的粉碎的小麥基礎日糧,能夠複製出本病,並有25%的死亡率而證實。如若日糧中增加蛋白質或脂肪含量,則死亡率減低;若將粉碎的小麥做成小的顆粒飼料,則死亡率增高。
其次,生物素缺乏也是重要的發病原因。因為生物素在糖元異生的代謝途徑中是一種輔助因子。本病存在低糖血癥,表明糖元異生作用降低。有些學者通過補充許多維生素的試驗中,發現按每公斤體重在基礎日糧中補充生物素0.05~0.10mg,是防治本病的良好方法,也是目前唯一有效的防治方法。

雞脂肪肝和腎綜合徵發病機制

生物素是體內許多羧化酶(固定二氧化碳)的輔酶,是天門冬氨酸、蘇氨酸、絲氨酸脱氨酶的輔酶,例如在丙酮酸轉變為草酰乙酸,乙酰COA轉變為丙二酸單酰COA,丙酰 COA轉變為甲基丙二酸單酰COA等反應中都需要生物素作為輔酶,因此,它對體內脂肪合成起着重要作用。已經發現,本病有低糖血癥,血漿中丙酮酸和遊離脂肪酸水平升高,肝臟中肝糖元水平降低,肝臟內需要生物素為輔酶的丙酮酸羧化酶,乙酰COA羧化酶、 ATP-枸櫞酸裂解酶等脂肪、糖代謝中的限速酶,其活性均有降低,糖元異生作用也降低。有試驗證明,當肉用仔雞的日糧根據粗飼料組成的水平以生物素作為補充物時,能使田間發病率相當下降。

雞脂肪肝和腎綜合徵臨牀症狀

病雞突然嗜睡和麻痹。麻痹常由胸部向頸部蔓延,幾小時內死亡。死亡率多在6%之內,個別的雞羣達20%以上。有些病雞出現與生物素缺乏相似的病徵:生長緩慢,羽毛髮育不良,喙周圍發生皮炎,足趾乾裂等。病雞有低糖血癥、血漿丙酮酸水平升高,肝糖元水平降低和血漿遊離脂肪酸水平升高等生化特徵。

雞脂肪肝和腎綜合徵病理變化

死亡病雞以肝、腎病理變化最為明顯。肝臟蒼白、腫脹,在肝小葉外面有出血點。腎臟腫脹,呈多樣顏色。組織學檢查,可發現腎臟及其許多近曲小管腫脹,有病的近曲小管上皮細胞呈現顆粒狀胞漿,毛刷的邊緣常常斷裂,用PAS染色力不強。並且在近曲小管和肝臟中存在大量脂類。此外,死雞的心臟呈蒼白色,心肌脂肪組織往往呈淡紅色。肌胃和十二指腸前段常含有一種不知原因和成分的黑棕色液體。

雞脂肪肝和腎綜合徵診斷鑑別

根據雞羣發病的日齡、病史、症狀及病理變化即可診斷。注意與雞包涵體肝炎區別,此病為一種禽腺病毒病,其病雞肝細胞可作直接培養,也能繁殖,可觀察到具有特徵性的嗜鹼性包涵體。法氏囊縮小,粘膜變薄。另外,注意與傳染性法氏囊病鑑別,後者腎臟雖然也有嚴重損害,但法氏囊腫大、出血和壞死,以及淋巴細胞變性和壞死等特徵性的病理變化。

雞脂肪肝和腎綜合徵防制措施

針對病因,調整日糧成分比例,例如增加蛋白質或脂肪含量,降低小麥的比例,防止將小麥粉做成顆粒飼料。按每公斤體重在基礎日糧中補充生物素0.05~0.10mg,可有效的防治本病。